编辑: 喜太狼911 2014-08-06
05 校长周刊 主编:时晓玲 编辑:高伟山 设计: 李坚真

2012 年3月27 日 星期二 探索治校之道 展现办学智慧

电话: 010-82296604

邮箱: jybxiaozhang@126.

com 一周人物 因为采访班级组改革, 记者来到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 而当真正走进这所学校时, 记者发现, 这所学校进行的教育教学改 革远不止于此. 其中最难能可贵的是, 学校每一项改革几乎都是伤筋动骨式的、 不断逼近教育内核和顺应学生发展天性的教育 规律探索过程. 这不得不使我们在肃然起敬的同时, 萌生了探究发生在这一切改革背后深层原因的想法―― ― 一个人与一所创造了教育奇迹的学校 李涵和学校,一道美丽的教育风景 学生的时间神圣不可侵犯. 落不 到学生发展上的改革都不是真改革. 接 受采访时, 李涵不止一次地陈述着这些 观点. 声音很沉静,也很柔美,但随着对 她了解的深入, 你会分明觉出这柔美和 沉静背后的坚毅、果敢与不容置疑. 李涵有令人惊叹的音乐天赋, 管乐、小提琴、钢琴、琵琶、打击乐,她几乎样样拿得起, 甚至美声她也不 怵. 每回学校举办艺术节, 她都会应学 生之邀, 登台拉上一段曲子, 唱上一首 歌, 与学生同乐. 她的这些本领不是专修 来的, 而是上小学时在学校文艺队一点点 磨出来的,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李涵要 在学校力推有效教学, 要把课程的水分一 点点挤出来,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让教 育去 顺应天性、涵养德性、张扬个性 . 对于学校教育, 李涵还有一套独特 的生炉火理论,这与她从小的生活经历有 关. 她说,那时,她每天早上上学前都要做 一大家人的饭,如果晚上封煤炉时不小心 炉火灭了,第二天就得重新起火. 这对她 做教育有很大启发. 比如,每一次学校开 展德育活动就像是在生炉火,要持续保持 温度,否则,炉火熄灭了,还要重新去点, 费时费力还达不到效果. 李涵有一双灵巧的手, 更有一颗聪 慧的心. 在她成长的那个贫乏年代, 她 如饥似渴地读书, 不仅学会了十几种乐 器, 而且一些被同龄人遗忘的手艺, 比 如做针线活、 织毛衣、 绣花, 她也一样 一样地学. 在她看来, 一个喜爱艺术的 民族一定懂得遵守社会秩序和公德, 也 更懂得尊重自己和他人;

一个具备了艺 术修养的人, 也一定善于自我约束和自 我平衡. 因此, 她总是要求自己的学生 和老师要不断地去丰富和完善自己. 李涵说, 她是一个校长, 更是一个 家长. 因此, 在管理学校时, 她更多的 会从家长和孩子的角度而不单从校长的 角度来考虑问题. 每天早上, 只要不外 出开会, 她都会在校门口迎接学生入校. 去班里听课, 她总会早去几分钟, 晚走 一小会儿,跟学生聊聊刚刚上过的课,问问最近的情况. 在办公室, 只要有老 师或学生来敲门, 无论多忙, 她都会停 下手头的工作, 听他们说话, 跟他们谈 心. 每一次学校出台新的教育教学改革 举措, 她都会给学生、 给家长、 给老师 写信, 告诉他们改革的初衷、 愿景和方 向. 就这样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地埋头 于学校的各种活动中,跟老师在一起,跟学生在一起, 李涵说, 这是她的幸福 所在, 也是她的存在价值. 李涵和她的学校, 早已融为一道美 丽和谐的教育风景. 整合课程,不再让 学科彼此隔绝地向学 生心灵 浇筑 水泥 当大量相同的知识点以不同身份和面貌 出现在不同学科时, 势必造成学生在反复学 习中降低兴趣甚至厌学, 为此, 李涵下决心 带领老师整合课程资源. 几年下来, 该校已 形成 学科内整合教学资源 和 多学科专 题整合教学资源 的教学特色. 整合学科内课程 例如, 数学组把初中3年共37章198节346课时教学内容逐一进行分析研讨, 根据 知识的内在规律和学生的认知特点, 重新整 合为五大知识块:统计知识的整合、概率知识 的整合、《平行线相交线》《三角形》和《证明》 (1)的整合、生活中轴对称和《证明》(2)的整 合、《四边形性质探索》和《证明》(3)的整合. 整合后的课程跨越学段重新组合, 避免了知 识重复和学生时间上的无效消耗. 开发校本课程 该校从地方特色课程资源―― ―黄河入手, 开发和实施了综合实践校本课程 《黄河》. 每年10月, 学校八年级学生都会在相 关学科老师带领下, 来到黄河岸边广阔的自 然课堂开展这一课程. 面对黄河, 语文老师 带领全体师生以气势磅礴的诗歌朗诵―― ― 《黄河颂》, 拉开综合实践课程的帷幕;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