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雷昨昀 2014-05-19

1956 年7月的《妇女良伴》 上,当时的标题是 《助孩 子成就惊奇之心》(Help Your Child to Wonder) .1955 年,卡森的名作 《海洋的边缘》(The Edge of The Sea) 出版后不久,她便开始了这本随笔的 创作.卡森自己没有孩子,但不乏与孩子 共处的经验.这年夏天,卡森三岁的侄孙 罗杰・克里斯汀和他的妈妈在卡森缅因州 的家里做客,他们一起探索小屋周围的树 林,一起到海滩上沿潮线漫步.卡森记录 下了她和这颗幼小的心灵一同面对大自然 时的种种美妙和惊喜.在一开头,卡森写 下让人印象深刻的一幕:一个狂风暴雨的 夜晚,她将一岁零八个月大的罗杰裹在毯 子里,冒着雨跑到幽暗的海滩上,大 浪在远方轰轰涌来,他们:一个是生 平第一次面对大海狂野躁动的幼儿, 一个是半生里对大海怀着深情挚爱的 中年女子,一起快乐地大笑,那是他 们共享的兴奋时光. 这些随笔在杂志上推出后广受好 评,卡森决定将其编辑成册.雷切 尔・卡森的传记作者琳达・利尔在序 言中提到,1959 年夏天的大部分时间 里,卡森都在整理她野外记事簿中的 小片段,并努力回想她那些想要加入 此书的经历.她曾写过"文思泉涌不 费吹灰之力"这样的话语,但1962 年 《寂静的春天》 所带来的杀虫剂争议 占据了她所有的时间和精力,正因如 此,直至临终她也没能进一步扩充这 本在她身后出版的 《惊奇之心》 .在1964 年去世之前不久,卡森写下了这 句话: "我非常想完成这本书,如能完 成,犹如天国. " 感知远比认知重要 作为英语世界描写大自然最优秀 的作家之一,卡森在她的这部小书 中,告诉我们如何去培养持续一生的惊奇之 心,如何去维持我们第一次见到大自然时的 那种新鲜感,更重要的是,如何在孩子的幼 年时代便呵护这种对自然的惊奇之心,让大 自然成为他们一生的支撑系统.用卡森书中 最具深意的一句话总结,便是: "倘若我对 仙女有影响力,我会恳求她赐予世界上每个 孩子惊奇之心,而且终其一生都无法被摧 毁,能够永远有效地对抗以后岁月中的倦怠 和幻灭,摆脱一切虚伪的表象,不至于远离 我们内心的力量源泉" . 何以对保持惊奇之心怀有这么大的热 情,是因为卡森相信,能否学会保持这颗惊 奇之心,来自童年时代的初体验.她希望自 己的书能激励大人和孩子一起去体验自然中 的感受与情怀,并且让他们知道,如果拥有 这样一种体验,他们便会对那些威胁大自然 的活动兴味索然.而面对那些宣称"我怎么 可能教我的孩子了解大自然呢――哎呀,我 连两只鸟都区分不了! "的家长,卡森说, "感知远比认知重要得多,或者说'知道' 的重要性远不及'感受'的一半. " 而卡森相信在大自然中更深刻、更持久 以及更重要的意义在于, "那些凝望地球之 美的人拥有储备生命的力量,只要一息尚 存,就不会衰竭.候鸟的迁徙、潮涨潮落、 待春绽放的苞芽,不仅有着真实的美,也蕴 含着象征意义的美,在大自然周而复始的歌 咏中有着某种无穷的治愈能力――相信黑夜 之后到来的是黎明,冬天之后到来的是春 天. "而这一意义,对每天坐卧于水泥森 林、在雾霾中残喘的我们而言,是怎样的一 道曙光! (李戈) 《 惊奇之心 》 作者: 雷切尔 ・ 卡森 著 出版社: 接力出版社 2014年8月《鲁冰花 》 作者: 钟肇政 出版社: 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 时间: 2014年6月 《惊奇之心》 与孩子一起凝望地球 "夜夜想起妈妈的话, 闪闪的 泪光鲁冰花……家乡的茶园开满 花, 妈妈的心肝在天涯……" 20世纪80 年代出生的人, 都在幼时哼 唱过 《 鲁冰花 》 这首歌, 小小年纪也 会莫名含着泪, 多年来, 一提起鲁 冰花三个字, 这首歌就会自然地在 我心底唱起.而据说在当年, 由小 说改编的同名电影 《鲁冰花》 更是 让每个人啜泣不已. 小说本身却一直没有机会拜 读.这本传说中的 《 鲁冰花 》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