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ACcyL 2014-02-25
文娱 2019年5月23日 星期四 责编 刘惠杰 美编 冯帅 AⅠ ・

11 5000多年的房基疾病缠身 以木为骨, 以草为筋, 拌泥 砌筑成型后, 再进行火烧处理使 其硬化.

这种在我国仰韶时期, 由古人从制陶工艺中吸取经验 而发明的建筑工艺被称之为 木 骨整塑 .正是因为这道特殊的 工艺, 才使得大河村遗址中的房 屋, 在经过5000多年的岁月后, 仍有1米多高的墙体屹立不倒. 大河村遗址博物馆馆长胡 继忠告诉记者, 自1972 年发掘 大河村遗址以来, 对它的保护工 作一直没有间断, 但这些房基 年代实在久远, 目前地下水位就 在它下面五六米处, 对它的侵袭 还是比较严重的.再加上这种 红烧土建筑的保护修复课题在 国内以及国际上基本可以说是 空白. 因此, 墙体存在的红烧土 坍塌、 碎裂、 脱落、 酥碱粉化等问 题, 有逐年严重的趋势, 影响着 房基墙体的稳定和安全, 急需 进行保护加固. 2018年12月, 在国家文物 局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的支持 下, 大河村遗址仰韶文化房基 F1―F9 保护加固工程全面启 动.为维护房基墙体的稳定性 和安全性, 大河村遗址博物馆 联合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编制 严格系统的保护加固方案, 重 点对红烧土墙体的病害分析和 治理, 并建立和完善对应的房 基保存环境监测系统. 计划工期为期一年, 这对 于我们来说确实是个挑战, 因 为没有先例, 所以一切工作方 法都需要自己来摸索. 胡继忠 说.专家论证后决定, 先对遗址 西侧保存情况较差的墙体进行 试验性修复, 边试验边修复, 再 根据修复结果再次论证、 试验. 试验性修复取得进展 之所以采取如此谨慎的态 度, 胡继忠向大河报记者解释 了原因: 一是因为这个遗址的 重要程度.就目前来看, 它是 全国保存最完好的, 而且这种 木骨整塑的陶房对于研究我国 民居起源有着开创性的作用. 胡继忠指着遗址内一处房基继 续说, 这个就是我们所说的 '

天下第一屋'

, 可以看到这是 一个套房的房基, 类似于我们 现在的三室一厅, 功能分区非 常清晰.我们推测这套房的主 人身份较高, 著名的彩陶双连 壶就是在这个房子里被发现 的. 此次修复工程, 大河村遗 址博物馆特别聘请了全国顶尖 的土遗址保护修复团队――中 国遗产文化研究院的专家们来 进行了方案编制以及工程实 施.修复方式主要采取物理修 复为主, 与化学方法相结合的 方式, 尽可能保持原来的状态、 颜色和风貌. 光是加固材料, 我们就已 经进行了上百次的试验, 并对 每次试验的结果都进行了详细 地记录.填充破损墙体的材 料, 我们就地取材, 用的都是遗 址本身的土壤. 胡继忠说. 大河报记者在大河村遗址 内看到, 三位 全副武装 的修 复人员正在紧张地工作着.其 中一位手拿量杯和滴管的修复 人员告诉记者, 量杯内是特别 调制的加固药水, 需要将其一 滴一滴地慢慢滴入受损部位, 我们前期需要对墙体进行清 理, 清除它表面的灰尘、 盐碱和 苔藓死亡体等, 再进行加固药 水浸入 . 在对西侧墙体进行试验性 加固后,

2019 年3月大河村遗 址博物馆召开了一次专家咨询 会, 对前期的试验修复成果进 行了评估. 专家们对于我们采 取的修复方式、 工具和流程表 示了认可, 认为基本可以达到 预期的效果. 胡继忠介绍说, 基于这些经验, 我们又对遗址 东侧区域的墙体进行了修复. 大河报记者看到, 在遗址东 侧呈反 L 状的一面红烧土墙 体已经呈现出其原有的红色, 与 旁边 天下第一屋 布满盐碱的 白色墙面形成鲜明对比. 我们 准备近期再召开一次专家论 证, 保证万无一失的情况下, 再 对我们核心区域的 '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