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hgtbkwd 2014-02-23

1961 年减少城镇人口

1000 多万人 , 其中精简职工

873 万人,

1962 年又减少城镇人口

1000 多万人 ,其中精简职工

850 万人 . 第三次失业问题严重时期是

1968 -

1975 年.早在 文革 以前, 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 ,城 镇就业压力愈来愈大 ,作为解决就业的一种方式, 就已经鼓励城镇知识青年参加边远地区半军 事化的农业生产建设兵团或到农村插队落户 ,1962 -

1966 年已有

100 多万城镇知识青年到农 村落户 .1966 年 文革 开始后, 经济受到极大破坏 ,工商业处于停滞状态, 工厂停止招工 ,大 学停止招生,城市初高中毕业生既不能升学, 也无法分配工作.城市失业及相关问题急剧严重 起来 .于是作为解决失业问题的 逆工业化 措施又一次被启用 ,从1968 年底开始, 在公开号 召下 ,全国展开了持续

7 年之久的城镇知识青年 上山下乡 运动 ,这场运动名义上是出于 反 修防修 和 缩小三大差别 ( 城乡、工农 、 脑体) 的政治目标, 实际更直接的是解决失业问题的经 济目标 .( Berstein , T . P . ,

1993 ,pp .

42 -78) 在这一时期共有

1600 多万城镇知识青年通过反 城市化的 上山下乡 ,到农村去 安家落户 , 年均

200 多万 .( 胡绳主编,1991 , 第432 页) 第四次失业问题严重时期是

1978 -1980 年.① 文革 结束以后, 百废待兴, 经济处于恢 复过程 ,尽管大学恢复招生,工厂恢复招工,吸纳一部分劳动力或推迟了一部分劳动力的就业 时间 ,但比较集中的知识青年回城仍然使城镇失业问题骤然严重起来.这三年每年的城镇登 记失业率都在 5.

5 % 左右,每年的城镇失业人数在

530 -540 万人.这次解决失业问题 ,基本 上仍是沿用国家安排的 单位化 措施, 流行的作法是父母退休子女顶替岗位, 或者由国有企 业、 机关、事业单位和街道办安置工作性质的家属集体企业 . 第五次失业问题严重时期是

1996 年至今, 情况仍在发展 .1993 年出现经济过热和房地 产泡沫经济现象以后 ,国家又一次连续多年实行收紧银根的宏观紧缩政策 ,经济软着陆, 但企 业普遍不景气, 产业结构转变的要求使传统产业萎缩 , 停产倒闭的企业增多, 加快国有企业改 革的要求也使多年存在的隐性冗员问题暴露出来.结构调整和体制转变的关键时期的汇合 , 加剧了失业问题 .1997 年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

570 万人左右 ,企业下岗人员( 指因企业经营 等原因离岗回家 ,但仍与原企业保留名义劳动关系的人员) 大量增加 ,虽然目前各有关部门( 劳 动部、统计局、 国务院研究室、 总工会) 的调查和统计结果有一定出入 ,但是这一问题达到改革 以来最严重的程度却是一致的判断 .1997 年多项大范围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 ,下岗人员的规 模为城镇从业总人数的

7 %左右 ,据此推算全国下岗人员为

1028 万人, 约一半集中在制造业 , 约60 %是女职工( 女职工占全部职工的

39 % ) ,约70 %是25 -44 岁的中青年职工, 约50 % 已 不同程度地再就业.这样 ,登记的失业人员和下岗无业的总人数达到约

1500 万人, 实际城镇 失业率( 失业人数占劳动力的比率,

1997 年中国劳动力参与率为

82 % ) 为6.

2 %.另外 ,许多

2 ① 冯兰瑞

1996 年曾撰文 , 认为

1995 年以后 , 改革以来的第 三个失业 高峰已经 到来 , 前两 次失业高 峰分别是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