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AA003 2019-07-30
3

10 责任编辑: 任晶晶

电话: (010)

65389201 电子信箱: wybyszk@126.

com 2013年8月30日 星期五 军事文艺 新的突围: 强军目标对军事文学的呼唤 张西南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 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 强调,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 根本工作路线.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的中国梦, 必须紧紧依靠人民, 充 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 主动 性、 创造性. 这一论述, 为我们更好地 建设文化强国, 促进文艺繁荣指明了 方向. 回顾我们党的文艺发展史, 可以 发现, 党始终把 人民 二字写在社会 主义文艺的旗帜上, 始终把服务人民 作为文艺工作的根本指针. 早在

71 年前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上, 毛泽东同 志就旗帜鲜明地提出, 文艺必须是 为人民大众的, 首先是为工农兵 的 , 文艺工作者 必须和新的群众相 结合, 不能有任何迟疑 . 这篇铿锵讲 话, 开启了中国文艺的新纪元. 在座 谈会精神的鼓舞下, 赵树理写出了 《小二黑结婚》 《李有才板话》 等为农 民所喜闻乐见的通俗小说;

周立波亲 自带队参加土改, 走村串户, 与农民 打成一片, 为后来创作 《暴风骤雨》 打 下了坚实基础;

鲁艺师生运用大众艺 术范式, 将工农兵作为主角搬上舞 台, 创作了 《兄妹开荒》 《减租会》 等秧歌剧.延 安的文学创作实践和新秧歌运动,传遍神州大 地,唤起了一个民族团结进取、共御敌寇的革 命热潮.同时,它也雄辩地证明,这些历经岁 月洗礼而仍传唱不衰的文艺经典的诞生,从来 不是偶然的,它是艺术家沿着工农兵方向前进 的结果.

70 多年过去了, 今日之中国与当年的陕北 已经有了天壤之别, 随着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 开放进入新阶段、 社会进入转型期, 人们的思想 观念、 价值取向、 文化诉求日益多元多样多变, 但无论时代如何发展, 社会如何进步, 以人民为 本, 歌颂人民 这个人类世界历史的创造者 , 仍 应成为文艺工作者永恒的创作原则. 然而, 我们不无遗憾地发现, 当下的某些文 艺作品和文艺工作者或多或少地脱离了群众. 譬如, 有的文艺演出、 影视剧急功近利, 惟票房、 收视率是瞻, 把经济效益当作最高标准;

有的作 品把恶搞当创新, 视解构为时髦, 以戏说为有 趣, 挑战公共理性, 孜孜于穿越颠 覆, 将严肃的历史题材娱乐化, 把优 秀的传统文化低俗化;

有的作家整 天栖身于 亭子间 , 沉迷于私人写 作、 商业写作、 身体写作, 堆砌着风 花雪月、 顾影自怜、 浅吟低唱的文 字;

还有部队的少数作家、 艺术家, 下不去部队, 蹲不住基层, 缺乏为兵 服务的热忱. 如此浮躁、 消极、 低沉 的作品, 怎能催人奋进, 激励斗志? 这样的文艺工作者, 又怎能德艺双 馨为人们所喜爱呢? 过去, 群众路线是我军克敌制 胜的重要法宝, 今天, 群众路线同样 是实现中国梦的最伟大力量, 而文 艺工作本质上就是群众工作. 建军 以来, 我军文艺工作始终奔涌在时 代的潮头, 发挥出熔铸军魂、 凝聚军 心、 教育官兵、 鼓舞士气、 引领风尚 的巨大作用. 实践证明, 人民群众的 实践是最为广袤、 最为肥沃的大地, 只有接 地气 , 才能有 人气 , 只有 充满情感, 才能激发灵感. 通过在部 队的磨砺和服务, 不仅可以赢得官 兵发自内心的尊重, 寻找到价值归 属感, 还可以勘探到创作的富矿, 焕 发出创造的活力. 可以说, 文艺作品在部队生活 中扮演的角色分量有多重, 文艺工作者在官兵 心目中的地位就有多高. 因此, 军队作家艺术家 们都应当强化 为兵服务 的使命意识和担当意 识, 不为金钱所累, 不为名利所惑, 坚守艺术操 守, 坚持重心下移, 为时代立传, 为战士放歌.

1916 年, 印度诗人泰戈尔在日本东京的一 次演讲中这样说: 古希腊的明灯在初点燃的土 地上熄灭. 罗马的威力被埋葬在广大帝国的废 墟下. 但是建立在社会与人的精神理想基础上 的文明仍然活在中国和印度. ……正像活的种 子一样, 天上降下滋润的雨水, 它就会抽芽、 成长, 伸展它造福的树枝, 开花、 结果 . 为人民 不是一个浮泛的口号, 需要付诸于实实在在的 行动. 作为军队文艺工作者, 我们有理由、 有责 任紧跟时代, 植根军营, 深入生活, 拥抱官兵, 让 优秀的军事文艺作品抽芽、 成长、 开花、 结果, 释 放出爱军习武的正能量, 奏响实现强军梦的雄 浑乐章. 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已经确定, 一幅为 打仗、 能打仗、 打胜仗的新蓝图正在遍布神州的 演兵场上展现. 作为我军软实力组成部分的军事 文学, 滞后于强军实践的现状显而易见. 主要表 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离得远, 与我军深化改革的 步履拉开了距离, 成熟的作家有能力却钟情于过 去的人和事, 新生代作家心有余而力不足, 自身 的局限制约了创作. 二是表现浅, 已有的一些作 品思想含量低、 透视能力弱, 只限于小故事、 小情 趣的小纠葛, 对我军推进改革的复杂矛盾触及不 多不深, 其反映的部队现实生活还停留在浅表 层. 三是力量散, 本来就在紧缩的文学队伍, 未能 把有限的创作资源集中起来, 犹如散兵游勇四面 出击, 作家的关注点和创作的着力点相对分散, 与上个世纪军事文学曾有过的 集火突击 的态 势形成鲜明对照. 尽快打破目前军事文学长期徘 徊的局面, 从整体上实现又一次新的突围, 为实 现强军目标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 既是现阶 段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赋予军事文学的使命 任务, 又是军事文学保持自身生机活力, 开拓繁 荣兴盛之路的内在要求. 回顾新时期军事文学进程, 两次重要突围都 取得了丰硕成果. 第一次是上个世纪

70 年代末 至80 年代中期,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推动下, 以自 卫还击作战和百万大裁军为契机, 军事文学在经 过漫长的浩劫之后成功实现了第一次突围, 率先 拉动我军文艺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第二次是 上个世纪末至本世纪初, 在世界新军事变革风起 云涌的大背景下, 以调整军事战略方针、 全面启 动我军改革为契机, 军事文学在面临舞台艺术和 影视艺术的双向夹击下, 顽强地实现了第二次突 围. 如果说前一次突围具有全局意义, 属于战略 性的转折, 那么后一次突围则是局部的行动, 属于 战役性的突破. 尽管差异明显, 但都对军事文学的 发展乃至整个军队的文化建设产生了重大而深远 的影响. 实现又一次新的突围, 就要学习借鉴历史 经验, 顺应大势、 抓住机遇, 以党中央已经作出应 对当前中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矛盾和挑战、 全面 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为契机, 以更大的勇气和智 慧, 认清军事文学的困境何在、 薄弱环节在哪里, 冲破长期受阻的藩篱, 从而闯出一条生路来, 进一 步激发和凝聚军事文学的创造力. 下生活 向着 未来战争演兵场拓展延伸 现在部队的专业作家大都在总部、 战区和军 兵种层面的领导机关, 久居大都市, 身在高墙里, 日子长了, 就好像生活在物质和精神的 围城 之中, 既有思想的束缚、 生活的隔膜, 也有工作中的 顽痒痼疾和创作自身的制约局限, 就像有无形的 壁垒, 把一些作家困在那个狭小的天地里. 多年 来, 部队始终呼吁作家要 下生活 , 但被当作口 号喊得多, 停留在会议和文件中多, 至于怎么组 织落实就很少问津了, 也无相应机制监督考评. 如在过去的年代, 只要作家迈开双腿就能到自己 想去的部队 下生活 . 但在今天这个新时代, 部 队的情况已发生了深刻变化, 实战化的训练已不 在当地, 要出营房、 跨区域, 甚至上天入海到国 外;

演习不再是单一平面, 往往是诸军兵种合成 立体, 与外军双边、 多边联演已成机制并有扩大 之势;

执行多样化任务早已出了国门, 足迹航迹 到达亚、 非、 欧, 长距离、 持续性、 常态化, 如此这 些, 已成为当前我军最基本、 最重要的实践. 但在 作家们看来, 对于已经和正在发生着变化的军 情, 只是知其一而不知其二, 或知其然却不知其 所以然, 其原因不是作家主观不想去熟悉和了 解, 而确实受到各种环境条件的限制自身又无力 去解决. 振兴军事文学, 就不能只是一般的号召 和要求作家 下生活 , 也不能作为一时的权宜之 计, 而是要由相关部门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长效 机制来, 优先考虑组织作家切实把握好我们党新 形势下建军治军的总方略, 明确加快推进国防和 军队现代化的行动纲领, 有重点地到我军改革发 展的前沿去. 如参加总部筹划指挥的战略战役演 习, 与外军跨国界的联演联训, 执行国际维和、 海 外护航和地区性的反恐处突, 就像当年组织作家 到执行边境轮战任务的部队去生活, 组织作家 重走长征路 、 北上南下 、 追赶兵车 等活动 一样, 自上而下, 打破建制, 混合编组, 相互交流. 宏观能与战区、 集团军首长近距离对话, 了解战 略战役层面强军打赢的深谋远虑;

微观能与前沿 部队入列同行, 直接抵达作战演习地域, 行动军 事化, 生活野战化, 不以 创作员 的头衔去采访, 而以 战斗员 的身份去体验. 需要强调的是, 今 天的作家需要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强烈创新愿望、 追梦想象和探索胆量, 但又要防止那种单纯好 奇、 猎奇而不求甚解、 浮光掠影的态度. 只有从观 念到方式都来一个转变, 才........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