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cyhzg 2014-02-07

(二)我国核电产业发展空间广阔 我国能源结构问题突出,发展核电是能源安全战略选择.随着 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已成为煤炭、 石油、 天然气全品种的净进口国. 我国对化石能源过度倚重,其中煤炭占 67.5%,较世界平均水平高 37%,导致目前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酸雨程度、粉尘污染均居世界 首位,并成为世界第一大碳排放国家.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治理环 境污染角度看,我国能源结构调整迫在眉睫.在以水电、核能、风能 和太阳能为主要代表的低碳能源中,水电已形成较大规模,风电和太 阳能由于现阶段受到并网技术、大规模储能技术的极大限制,仍然不 具备构成我国能源主要品种的能力, 核电将成为未来能大规模替代火 电的能源品种. 国家能源局指出,发展核电是世界主要发达国家调整能源结构 的共同选择,也是我国实现能源结构调整目标的有效选择.2014 年5月16 日,发改委、能源局、环保部联合发布的《能源行业加强大气 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中提出,我国力争

2017 年底运行核电装机达到

5000 万千瓦、在建

3000 万千瓦,在建和运行核电总容量达到 8,000 万千瓦.2014 年6月23 日,国家能源局局长吴新雄在全国 十三五

3 能源规划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到2020 年我国核电运行装机容 量争取达到 5,800 万千瓦;

核电在建工程装机容量争取达到 3,000 万 千瓦,在建和运行核电总容量达到 8,800 万千瓦.截至

2014 年6月30 日,我国投入商运的核电机组

20 台,总装机容量为 1,778 万千瓦, 在建装机容量约

3050 万千瓦,较上述规划仍有较大差距,未来我国 核电发展空间广阔. 福岛事故后,国务院出台了 国四条 ,暂停审批新核电项目,并 对全国核电厂开展了全面安全检查.2012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 议通过了国家核安全综合检查报告, 总体评价我国运行和在建核电站 质量可控、安全有保障.2012年10月,国务院颁布《核电安全规划》 、 《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 ,明确将核电产业定位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 业.2013年,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完善核电上网电价机制有关问题 的通知》 ,明确全国核电标杆上网电价确定为0.43元/千瓦时,并规定 该标杆电价高于核电机组所在地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含脱硫、脱 硝加价,下同)的地区,新建核电机组投产后执行当地燃煤机组标杆 上网电价;

低于核电机组所在地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的地区,承担 核电技术引进、自主创新、重大专项设备国产化任务的首台或首批核 电机组或示范工程, 其上网电价可在全国核电标杆电价基础上适当提 高.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脱硫脱销燃煤电价均高于0.43元/千瓦时,核 电的经济优势更加显现,特别是在经济发达的华东、华南以及华中地 区,核电都有较强的竞争力. 2014年以来,我国政府对核电重启的态度越发明确.2014年4月18日,李克强总理在新一届国家能源委员会首次会议上强调,要在采 用国际最高安全标准、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适时在东部沿海地区启动

4 新的核电重点项目建设.

(三)我国内陆核电有望适时重启 世界在运行的核电机组中,沿海与内陆机组布局各占一半,内 陆装机容量约占2/3.国际上并未单独区分内陆核电,各国核电选址 多基于自身资源禀赋条件,如地理位置、水资源、地质条件、电力需 求等.美国、法国等沿海有核大国,虽濒临海洋,但核电站却主要分 布在内陆.我国在沿海地区的电力需求逐渐趋于饱和后,随着内地省 份经济的不断增长以及沿海厂址的稀缺, 核电厂址选址开始偏向于内 陆,尤其是中部地区自然资源匮乏的省份. 2014年1月,国家能源局公布《201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 ,提 出要安全高效发展核电,适时启动核电重点项目审批,稳步推进沿海 地区核电建设,做好内陆地区核电厂址保护.湖南省缺电少煤、无油 无气,正处于对能源需求急速增长时期,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其 能源现状决定势必需要发展核电, 湖南省代表团已经在2013年全国两 会上全团提出议案,呼吁尽早启动内陆核电项目建设.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