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huangshuowei01 2014-01-23
北京**饮食有限责任公司审核案例 推荐机构:北京大陆航星质量认证中心股份有限公司 认证领域: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认证人员:刘爱华(作者)、李风荣、赵明霞、江芳、时立芳、黄刚 (技术专家) 关注餐饮配送企业可追溯相关过程管理 摘要: 本案例通过对一家餐饮企业审核过程中关于标签标识的审核发 现,有效推动企业餐饮服务过程中的可追溯管理.

一、企业简介 1.1 企业背景:北京**饮食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饮食公司)是**实业 集团的全资子公司,积极倡导"绿色、健康、营养"的膳食理念,赢 得社会各界和消费者的信赖.2008 年被北京奥组委指定为北京奥运 会餐饮服务提供商;

2012 年荣获北京市餐饮协会"十大商务宴"、 "十大婚宴"品牌称号;

2015 年度被中国烹饪协会评为中国团餐

50 强企业;

荣获中国十大团餐知名品牌称号. 1.2 企业质量(Q)、环境(E)、职业健康安全(S)及食品安全(F) 管理体系覆盖范围为: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厂区***食堂(餐饮制 作间)中餐集体用餐的制做及配送服务.

二、审核方案策划 2.1 基于本次对再认证组织上一周期的绩效评价情况,安排于

2016 年11 月15-16 日对该企业进行了 Q/F 再认证,E/S 为初次认证审核 (二阶段).本案例仅针对 Q/F 认证领域. 2.2 认证依据: 2.2.1 认证标准 QMS:ISO 9001:2015 FSMS:GB/T 22000-2006 / ISO 22000:2005 及GB/T 27306-2008 2.2.2 企业所建立的文件化信息 2.2.3 适用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要求 2.3 审核组安排: 组长:刘爱华(专业审核员) 组员:李风荣、赵明霞、江芳、时立芳、黄刚(FSMS 技术专家) 2.4 主要审核部门及场所 办公室、人力资源部、市场部、运营部、物流采购中心、品控部、供 餐中心等,加工场所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厂区***食堂 2.5 案例内容涉及的相关分工 2.5.1 涉及部门及区域:运营部及供餐中心 刘爱华负责配餐加工过程;

时立芳负责配送过程,黄刚作为时立芳的 专业技术支持 2.5.2 涉及的标准条款 Q: 8.5 F: 7.9

三、审核过程简述 3.1 该加工中心为石景山

6 个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的老年人提供午餐的 供餐服务.按照老年人的特点,营养配餐,设计菜品,制定菜谱. 3.2 在加工场所餐食分装间审核员刘爱华观察到,制备好的餐食分装 在消毒后的塑料保温桶中,分装后没有在相关包装物上配有任何标 签,陪同人员颀某(食品安全小组组长)告知,一般会在装车前检查 时再贴配送标签.该信息传递至负责对配送过程审核的组员. 3.3 在配送装车一直到达配送地分餐结束,该组审核员看到每个保温 桶/箱贴有配送标签,但只标识了餐品的名称,未标注生产单位名称、 地址、 联系电话、 食用时限提示等内容. 就该审核发现开具了不符合.

四、不符合开具依据 4.1 不符合 ISO 9001:2015 标准 8.5.2 条款"标识和可追溯性" 4.2 不符合 ISO 22000:2005 标准 7.9 条款"标识和可追溯性系统" 要求和 GB/T 27306-2008 标准 6.4.4 条款对"配送标签管理"的要求 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GB/T 27306-2008 的6.4.4 条款"配送标签管理"中明确要求: "送餐所用餐具和食品容器上应有标签,注明生产单位名称、地址、 联系电话、生产时间、生产批号和食用时限等". 餐饮服务行业还要满足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如《餐饮服务食 品安全操作规范》(国食药监食[2011]395 号),其中第三十四条对 中央厨房食品包装及配送要求第四款中, 配送食品的最小使用包装或 食品容器包装上的标签应标明加工单位、生产日期及时间、保质期、 半成品加工方法,必要时标注保存条件和成品食用方法. 4.3 审核组与企业进行交流时,重点强调了餐饮配送行业的风险及相 关法规标准的要求,标签对过程控制中的可追溯、食品安全控制等的 作用.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