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紫甘兰 2013-12-29
书香伴我行 王雅珍

3 2019年4月25日 星期四 编辑:刘燕琴 董红英 扫左方二维码加入新闻大观园张掖日报官方微信号: zyrb1987 人生・情感 新华社郑州

4 月23 日电 (记者张浩 然) 河南省郑州市荥阳市烈士陵园内松柏 苍翠,庄严肃穆,刻有 张漫萍烈士之 墓 几个大字的方形墓碑静静地矗立在这 里.

碑前安放的鲜花,代表着人们对烈士 的怀念和敬意.除了烈士的家乡荥阳,在 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还矗立着一座张漫 萍烈士纪念碑.英雄已逝,但精神永续. 张漫萍,1910 年出生,河南荥阳人.1926 年夏至

1932 年春,在河南省立 第四师范学校读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主 义青年团,毕业后到北平参加抗日救亡运 动.1932年7月,因叛徒告密被捕,被关 押在北平军人反省分院,即草岚子监狱. 在狱中,张漫萍在薄一波、杨献珍等 同志领导的秘密党支部的领导下,同敌人 进行了坚决斗争.敌人对张漫萍威逼利 诱,酷刑拷打,逼迫他写所谓 悔过 书 ,自首叛变,甚至以枪毙相威胁.张 漫萍向党组织表示,宁死狱中,决不屈 服, 头可断、血可流,誓死不叛变,誓 死不投降 .他义正词严地斥责反动当 局: 我抗日无罪,无过可悔 .经过狱中 斗争的严峻考验,1932 年冬,张漫萍被 狱中党支部批准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 成为狱中党支部成员. 1936年9月,张漫萍经党组织营救出 狱,随后被分派到河南工作,先后担任中 共河南省委秘书长、中共开封市委书记兼 组织部长、中共西华中心县委书记、中共 郑 (州) 密 (县) 荥 (阳) 工委书记兼荥 阳县委书记、中共郑荥密地委委员,在开 封、荥阳、西华等地恢复和发展党组织,宣传党的抗日主 张,发动各阶层群众,组成抗日统一战线,开展抗日救亡 运动,开辟西华抗日根据地.

1938 年底,张漫萍转赴豫皖苏边区,到新四军

4 师彭 雪枫部工作,先后任第

2 总队营长、4 师司令部作战科参 谋.1942年至1944年,张漫萍调安徽淮北,先后担任中共 泗 (县) 五 (河) 灵 (壁) 凤 (阳) 县委宣传部长、中共 蚌埠工委副书记兼城工科长.抗战胜利后,他继续担任中 共蚌埠工委书记,带病转战于安徽淮北、江苏洪泽湖一 带,领导这一地区党的地下斗争.

1947 年7月,张漫萍在安徽固镇县五河集一带开展工 作时不幸被捕.敌人把他吊在梁上,严刑拷打.他坚贞不 屈,大义凛然,怒斥敌人: 共产党是杀不完的!革命是一 定要胜利的! 当夜,凶残的敌人把张漫萍勒死,装入麻 袋,投入浍河.张漫萍壮烈牺牲,时年37岁. 中共荥阳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花金伟说: 纵观张漫 萍烈士的一生,他处处严以律己,事事兢兢业业,从不计 较个人得失,积极主动地担负起党交给的重任.张漫萍烈 士的一生虽然是短暂的,但也是革命的、战斗的、光辉 的.他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是我们前进的精 神动力.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以前课堂上学 到这首诗时,总是不太理解,是多么深切的悲伤,能让人 伤心欲绝?直到外婆突然逝去,那巨大的悲痛压到我喘不 过气来,像是有人狠狠抓着心脏,我才明白,这世上真的 有这样深重的悲伤,它似乎会随着时间慢慢消散,但其 实,它扎根在你心里.不经意的一句话,不经意的一个场 景,都能让它发芽生长,然后思念成殇. 外婆啊,我真的很想她. 小时候,几乎每个寒暑假都是在外婆家度过的,有表 哥和我一起玩,外婆还很宠我,她会给我做好吃的,给我 零花钱让我买零食,她不管我和哥哥玩到几点,只是到饭 点的时候,会一声一声唤我们回家吃饭.那应该是我最快 乐的日子了.后来慢慢长大,外婆慢慢衰老,和她在一起 的时间也越来越少,只能偶尔去看望她.但即使这样,外 婆还是会很高兴,张罗着给我们做好吃的,还总是说谢谢 我们去看她.你看我的外婆,她总是这么彬彬有礼,让我 到现在想她起来,满满都是懊悔. 有一次大学放暑假,外婆摔倒在院子里,本来就不灵 便的腿更是无法走路,妈妈让我去照顾她.那段时间,外 婆不停地说谢谢我,我是她的孙女呀,照顾她是应该的 呀,谢谢我什么呢?那时候她腿脚不方便,只能坐在休 息,没有什么娱乐方式,总是絮絮叨叨和我聊天,可我不 耐烦,不爱听她老掉牙的故事,应答地很敷衍.渐渐地, 外婆就不常说话了.再后来,假期结束我去上学的时候, 看着瘦弱的外婆,我忽然伸手抱了抱她, 外婆,你要好好 的. 那是我和外婆的最后一次拥抱. 去年八月份,外婆说很想念我,于是周末去看她.当 时她想让我和她住一晚上,可我不知抽什么疯,非要回 家,待了一下午,就回家了.走的时候,她仍像以前很多 次一样,站在门口的小路上,冲我挥手: 那快回去吧, 路上小心,到家了给我打个电话. 每次走的时候,她总 是会说这句话,可那次,是她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 那是我最后一次见她. 外婆啊,真的对不起,如果早知道,她会悄悄离开, 我一定在每次见面的时候,都飞奔过去给她一个大大的拥 抱,我一定拉着她说上十天十夜的话,我一定多陪陪她. 我的外婆,她是一个很普通的农村妇女,有两子四 女,做的饭特别香.我最爱喝她熬得鸡蛋汤,最爱吃她做 的土豆烧肉.她总是坐在炕上靠窗的那一边,晒着太阳, 眯着眼给儿女们绣一双双的鞋垫.她总是竖着耳朵听大门 口的动静,若是听见属于儿女们的脚步声,她就笑的眯起 眼来: 你来啦,快坐下! 她总是告诉我要诚信守礼,她 的心中满是感恩, 谢谢 是她的口头禅.她信佛,每天 总会早早起床,打开佛机,在静谧的佛教音乐中,虔诚地 上一炷香.她总是叮嘱我们,门口卖菜的叔叔来的时候, 要提醒她,她好去买点菜给我们做饭.她身体不好,总是 有一大堆的药要吃,但屋子里,总是干净而明亮.她总是 絮絮叨叨,越老却越像个任性的小孩子,可我们都没什么 耐心好好哄哄她,似乎忘了,小时候任性的我们,也是她 温柔地哄着的.后来病重的时候,晚上睡觉她总是呼吸困 难,只能整夜整夜地坐着打盹.她总是对儿女们满怀歉 意: 对不起啊,老妈的病,连累你们了. 2018年9月4 日,她永远离开了我们,享年80岁.我也永远记得她出殡 的那个清晨,阳光美好,但我的外婆啊,再也看不到那么 美的清晨. 不过没关系,我们每一个亲人,都是她生命的 延续.我们每一个有关她的记忆,都是她人生的勋 章.每次想起她来,心口会疼,但却愉快而欢畅. 周末我陪孩子去买书, 路 过超市时, 孩子摇着我的手说: 爸爸, 这家店里的绿豆糕可好吃 了, 给我买些吧 . 绿豆糕? 我兴奋极了, 带着孩子三步并作两步向超市走去. 来到摊点前, 那绿豆糕被我一眼相中.包 装盒是硬纸做成的正方形, 豆绿色占了盒子正 面三分之二面积, 上面镶嵌着粉红色的小樱 桃, 樱桃旁边还有几颗葡萄干点缀着.包装盒 外最下方是一行金色的小字注明了重量和金 额.整个盒子的颜色搭配、 字体装饰看着都让 人觉得舒服、 雅致.它就像茫茫人海中回眸一 笑的美少女, 甜美而靓丽. 望着孩子嘴角扬起的幸福, 勾起了我儿时 的回忆…… 那个时候家里条件不好, 父母亲都是地道 的农民, 自从我记事起, 家里的收成似乎就没 有盈利过.父母亲种植棉花, 那花骨朵, 那喜 人的长势就如在云朵上行走, 人人见了都夸 好, 可是正值摘收季节, 两个多星期的连阴雨, 活生生把这些白花花的生命扼杀殆尽.接着 又是花生, 投进去五麻袋的优质种子, 等到收 获时节却只收成了三麻袋, 真可谓是福不双至 祸不单行. 那一年家里没有了经济来源. 有一天傍晚父亲回到家中, 手里提着一件用牛皮纸包裹的东 西.父亲在母亲耳畔轻声不知说了什么, 放下就出去了.我问母亲 是什么东西, 母亲告诉我是绿豆糕, 并告诉我不允许偷吃.我诺诺地 点点头, 可是想吃的欲望早已如决堤的汪洋倾泻千里.母亲不放心 就把它高高挂在墙上. 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 那淡黄的牛皮纸包装映满我的眼帘.听 好友小旗说那东西很好吃, 上次他舅舅从渭南就带回来一包.我越 想心里越不是滋味.可是我抬头仰望真是可望不可即, 我咬指冥思, 看看熟睡中的小妹计上心来. 我摇醒小妹, 告诉她有好宝贝, 只是太高不好取.妹妹一骨碌爬 起来说: 哥, 我给你搭人梯. 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记忆中小妹身 体胖乎乎的, 黑黝黝的肤色很有力气.家里的门闩以前就很高, 我时 常踩在她身上拧门闩, 现在看到高高挂起的包裹如巨人般伫立在眼 前, 这搭人梯便成为我们不二的选择.我踩在她身上, 妹妹一咬牙我 便向目标进发.近了, 近了, 渐近了.那时心里就如抹了蜜, 从舌头 一直甜到了肠胃.可是无论我如何努力, 手离那牛皮纸包裹还有十 公分, 无奈只能作罢. 我不甘心, 踱着步心急如焚. 哥, 用竹竿. 小妹一开口, 我豁然开 朗.小妹不但有力气, 还很有智谋.我拿来竹竿, 稳着自己的胳膊不让 竹竿抖动, 轻轻的接近挂绳, 用力一戳, 那宝贝就如葫芦娃落藤一样, 扑 通掉在地上.我迫不及待地撕开包装, 那淡黄绿的糕体就如刚出浴的美 人, 光滑细腻, 散发着浓郁的清香.一口咬下去, 像万花筒一般, 散射出 无数甜蜜和幸福.那丝滑的口感, 浓郁的芳香, 甜而不腻, 软而不碎.我 和小妹双手捧着, 仿佛阳光普照心房幸福无比. 后来我们才知道, 这两份绿豆糕是送给外婆的生日礼物.不禁 为自己犯下的错误懊悔不已. 如今看看我手里这份绿豆糕, 儿时的往事涌上心头, 不禁感叹时 光如白驹过隙, 我始终觉得, 绿豆糕之所以令我念念不忘, 就是因为 它自身给我带来的是满满的回忆和深深的自责. 春回大地, 万物复苏.清晨, 明媚的春光照拂着她那 相伴已久的大地恋人, 人们沐浴在暖暖的春风里享受着 春姑娘洒向人间的一切福泽.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这个 字眼注定是个充满希望的季节,春天也是读书的好日 子.周末一个人拿着一本爱不释手的书斜倚在阳台的竹 椅上, 泡上一大杯喜欢的菊花茶, 就这么细细地品读着, 不紧不慢时间就像沙漏一样慢慢地从指尖滑过.自觉充 实而又精力充沛.有好奇者常问我: 三十多岁的女人, 要操持家务, 要相夫教子, 要圆滑世故, 要精于算计, 看书 应该不是我这个年龄的重心. 我笑而不答, 心想: 子非鱼 焉知鱼之乐. 的确, 读书是我的个人爱好, 幼年的时候, 家境一般, 物资匮乏, 没有大量的书籍供我阅读.好在父亲是名教 师, 虽然主授理工类科目, 可还有不大不小两柜子书籍. 那时也不管自己是否能读懂, 就一本一本地看, 最先接触 的是四大名著, 里面的之乎者也总是扰乱思绪, 但趣味性 还是很大的, 后来又翻看了前汉演义, 清史通俗演义等书 籍.通过读书了解了四大美女的凄婉故事, 也对四大才 女的才情佩服得五体投地, 喜欢上了黛玉的楚楚可怜和 焚稿断痴情的刚毅和决绝, 更学会了吟诵那首凄苦清高 的 《葬花吟》 , 质本洁来还洁去, 强于污浊陷渠沟. 多么 有志气的话语, 折射出了绛珠仙草的脱俗不凡和伟大的 人性光辉, 世人大都喜欢宝钗而我独喜黛玉, 喜欢她的锋 芒, 喜欢她的脾气, 喜欢她的小心眼和哭哭啼啼的样子, 更喜欢她那独有的才情.是人都有不完美, 试想如果黛 玉像王熙凤那么圆滑事故, 像薛宝钗那么落落大方, 上得 厅堂, 下得厨房, 那她就不是天上掉下的林妹妹了, 她 该和凡人无二, 是个普通的市井村妇罢了. 读书的时候思绪总是跟着历史的波涛在翻滚, 王昭 君, 蔡文姬……一个美女一个才女同样是为了母国的安 定团结和亲, 结局却是大不相同, 一个上书求归, 被君王 赦令 从胡俗 依游牧民族收继婚制, 最终客死他乡, 留下 一座孤零零的青冢.一个远嫁后12年后还能归汉, 或许 是曹操怜惜此女的才华, 或许是感怀与蔡邕的友谊, 当文 姬再次踏上故土的时候应是百感交集, 无以言表吧.文 姬一生三嫁, 虽然抛夫别子, 但回归故里也算人生无憾 了.可怜了昭君, 一个娇滴滴的江南美女, 忍受着北方人 的粗犷的言行, 和牛羊肉马奶酒的膻味, 试想账房哪能与 皇帝后宫的华美建筑相比, 艰苦的环境硬是将这个美人 早早给折磨死了, 呜呼哀哉可悲可叹! 读书的乐趣或许就是这样, 喜他人之喜, 忧他人之 忧.2000 年的时候, 偶尔拿起一纸报纸, 上面刊登着几 篇张掖人自己的文章, 我就细细的阅读起来, 深受启发, 从此以后与张掖日报结下了不解之缘, 也就是那个时候, 我开始关注张掖日报.记得那年的夏天, 我写了平生的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