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XR30273052 2013-11-26

(三) 主要目标 到2020年, 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 接待人次达33亿人次, 营业收入超过7000亿元;

布局优化、 类型丰 富、 功能完善、 特色明显的格局基本形成;

社会效益明显提高, 从事休闲农业的农民收入较快增长;

发展 质量明显提高, 服务水平较大提升, 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成为拓展农业、 繁荣农村、 富裕农民的 新兴支柱产业.

三、 主要任务

(一)加强规划引导. 按照生产生活生态统

一、 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总体要求, 围绕农业生产过程、 农 民劳动生活和农村风情风貌, 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 因地制宜科学编制发展规划, 调整产业结构, 优化 发展布局, 补农村短板, 扬农村长处, 注意乡土味道, 保留乡村风貌, 留住田园乡愁, 形成串点成线、 连片 成带、 集群成圈的发展格局. 要挖掘农业文明, 注重参与体验, 突出文化特色, 加大资源整合力度, 形成 集农业生产、 农耕体验、 文化娱乐、 教育展示、 水族观赏、 休闲垂钓、 产品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休闲农业点 (村、 园) , 打造生产标准化、 经营集约化、 服务规范化、 功能多样化的休闲农业产业带和产业群. 积极推 进 多规合一 , 注重休闲农业专项规划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城乡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 异地扶贫 搬迁规划等的有效衔接. 依托休闲农业点 (村、 园) 、 乡村旅游区建设搬迁安置区, 着力解决异地扶贫搬 迁群众的就业脱贫问题.

(二)丰富产品业态. 鼓励各地依托农村绿水青山、 田园风光、 乡土文化等资源, 有规划地开发休闲 农庄、 乡村酒店、 特色民宿、 自驾车房车营地、 户外运动等乡村休闲度假产品, 大力发展休闲度假、 旅游观 光、 养生养老、 创意农业、 农耕体验、 乡村手工艺等, 促进休闲农业的多样化、 个性化发展. 支持农民发 展农 (林、 牧、 渔)家乐, 积极扶持农民发展休闲农业合作社, 鼓励发展以休闲农业为核心的一二三产业 融合发展聚集村;

加强乡村生态环境和文化遗存保护, 发展具有历史记忆、 地域特点、 民族风情的特色小 镇, 建设一村一品、 一村一景、 一村一韵的美丽村庄和宜游宜养的森林景区. 引导和支持社会资本开发农 民参与度高、 受益面广的休闲旅游项目. 鼓励各地探索农业主题公园、 农业嘉年华、 教育农园、 摄影基 地、 特色小镇、 渔人码头、 运动垂钓示范基地等, 提高产业融合的综合效益.

6

(三)改善基础设施. 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升工程, 扶持建设一批功能完备、 特色突出、 服务 优良的休闲农业聚集村、 休闲农业园、 休闲农业合作社, 着力改善开展休闲农业村庄的道路、 供水设施、 宽带、 停车场、 厕所、 垃圾污水处理、 游客综合服务中心、 餐饮住宿的洗涤消毒设施、 农事景观观光道路、 休闲辅助设施、 乡村民俗展览馆和演艺场所等基础服务设施, 改善休闲农业基地的种养条件, 实现特色 农业加速发展、 村容环境净化美化和休闲服务能力同步提升. 鼓励因地制宜兴建特色餐饮、 特色民宿、 购物、 娱乐等配套服务设施, 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四)推动产业扶贫. 对资源禀赋有优势的贫困地区, 要优先支持农民, 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 休闲农业合作社、 农家乐和小型采摘园等, 重点实施建档立卡贫困村 一村一品 产业推进行动, 带动贫 困地区传统种养产业转型升级, 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要探索社会资本参与贫困地区发展休闲农业的 利益分享机制, 引导和支持社会资本开发农民参与度高、 受益面广的项目, 着力推动精准脱贫. 要通过休 闲农业, 推动贫困地区优质农副土特产品的加工和销售. 积极培树创办领办休闲农业致富带头人, 注重 培树巾帼创办领办休闲农业致富带头人.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