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元素吧里的召唤 2013-11-02

对老化程度较为严重的重 要车间进行 5G 信号覆盖, 可实现车间无线 连接, 还将大力推进基于 5G 技术的视频图 像行为分析能力、 无线巡线 AGV 机器人、 无线机床、 无人工厂等应用, 助力智能制造 再升级. 德阳经开区5G基站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返乡创业 栽桑养蚕争做致富带头人 5月的白果乡黄桷村, 一片片桑园把田 野扮绿.此时, 正是今年第一个养蚕季, 在 村民李霞的养蚕基地, 成千上万只蚕迎来 食欲最好的时候, 一天需要

200 斤左右的 桑叶才能喂饱它们, 李霞不得不雇些人手 来帮忙.

1986 年出生的李霞是黄桷村的养蚕 带头人.两年前, 她还在外打工, 听说县上 对发展蚕桑产业有好政策, 便回到家乡承 包土地开始栽桑养蚕. 和父母辈传统养蚕模式不一样, 李霞 决定建一个养蚕基地.为此她贷了近

40 万元, 用于流转土地、 栽桑苗、 建蚕棚.如 今已栽桑

60 余亩, 建起

1200 平方米的蚕 棚.今年第一季, 李霞养了10张蚕.她告 诉记者, 过去养蚕一般一年只能养4 季, 而 现在最多可以养6季.按她目前的规模, 一 年可以净赚7万多元.未来, 李霞打算通过 扩大基地养蚕规模, 鼓励其他村民栽桑并将 桑叶卖给基地, 这样一方面可以节约成本, 另一方面还可以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蚕桑 复兴 建3000亩桑园重拾信心 白果乡乡长沈陆军介绍说, 蚕桑产业 曾是白果乡支柱产业, 上世纪90年代鼎盛 时期全乡蚕种发放量在9000张左右, 后来 由于市场竞争等原因, 蚕桑产业逐渐衰落, 桑树成了村民们的 伤心树 , 不少人含泪 将桑树挖去.

2016 年中江县编制的现代农业产业 规划中明确 2+2 产业发展方向, 大力发展 粮油、 水产、 中药材和蚕桑产业.白果乡以 此为指导, 重拾养蚕 老本行 , 并计划将其 打造成当地主导特色产业.为此, 乡上通 过引导养蚕大户集约化养殖、 加大奖补措 施等鼓励农民养蚕的积极性, 同时还多次 前往浙江等地的丝绸公司进行考察, 谋求 合作. 据了解, 为鼓励村民们养蚕栽桑, 乡上 制定了专门的奖补政策, 如鼓励土地流转, 流转

30 亩以上并栽种桑树, 在县上每亩 900元的基础上再奖补300元;

450平方米 以上的蚕棚, 每个补10万元……目前白果 乡快活村、 金马村、 黄桷村已流转土地近 900亩发展蚕桑产业, 我们鼓励土地整村 流转, 全乡计划种植蚕桑3000亩. 沈陆军 相信, 有了良好的市场前景以及政策支持, 白果乡的村民一定会重拾种桑养蚕的信 心, 让曾经落寞的产业重现生机. 多点开花 引进新产业落地生根 当前, 脱贫攻坚工作正在白果乡如火 如荼开展, 如何让贫困户持续增收、 稳定脱 贫, 在沈陆军看来只有大力发展产业. 只 有产业发展起来了, 才可能持续增收、 稳定 脱贫, 乡村振兴也就有了基石. 除了蚕桑产业, 白果乡这个传统农业 乡也在努力让农业产业更 多元 .去年腰 店村引进精准扶贫产业扶持项目流转土地

300 余亩种植丹参.腰店村村支部书记唐 明军介绍说, 这300亩土地, 以前只能种植 玉米、 红苕等传统农作物, 因为缺水等原 因, 产量极低. 流转后一亩地一年收入

450 元, 村民还可以通过在丹参基地务工 增加部分收入. 在黄桷村, 一座占地2800平方米的扶 贫养殖车间主体工程基本完工, 这是一座 标准化养猪场, 建成后养殖规模可达2000 头.据黄桷村村主任顾良达介绍, 这座养 殖车间是由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