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ok2015 2013-10-29
进展

6 主编: 刘丹 编辑: 沈春蕾 校对: 么辰 E-mail押dliu@stimes.

cn

2014 年10 月20 日 星期一 Tel: (010)

62580715 古脊椎所 古脊椎所 隗 昆明植物所 昆明植物所 隗 中国启动青藏高原 气候效应研究十年计划 本报讯 青藏高原作为世界上最高大的高原, 对全球气候系统有着重要影响.然而, 由于观测 资料的缺乏, 目前人们对青藏高原的气候效应的 认识仍旧不足. 中国最近启动了一个为期十年、 总额达

2 亿元人民币的项目: 青藏高原地―气耦合系 统变化及其全球气候效应 .该项目首要目标 之一就是收集尽可能多的 青藏高原观测数 据.在最近几周, 研究小组已经开始将传感器 装载到探空气球以及无人机上. 该项目的发起人之

一、 科学委员会专家组 组长、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吴国雄院士说: 亚洲季风和全球气候变化同时受到青藏高原 和海气相互作用的影响. 青藏高原主要通过激 发罗斯贝波来影响北半球的环流系统和气候 变化. 由中国气象局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联合资助的这一项目在中国是史无前例的. 项目 将持续执行到

2023 年,这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 理解青藏高原对亚洲乃至北美气候变化的影响 以及有助于对极端气候事件的预测. (周权)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 实验室成立 本报讯 近日,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举行了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实验室成立仪 式暨废弃资源循环利用研讨会. 中心主任、 中科院院士江桂斌在致辞中首先 对各位专家参加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实验 室成立大会表示热烈欢迎, 还就固体废弃物处理 与资源化研究谈了自己的看法, 并对新成立实验 室提出了殷切的希望. 他说,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涵盖了 固体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 有价资源的回收与再 生利用和废弃物管理与风险控制技术等多个领 域和方向, 希望实验室能够面向学科前沿和国家 重大需求, 坚持自主创新, 通过各方面力量的整 合, 为有效遏制我国固体废弃物环境污染、 解决 固体废弃物处理过程中的重大和关键问题提供 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成立仪式结束后,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 实验室举行了废弃资源循环利用研讨会.实验室 主任张付申介绍了实验室的定位与发展规划.李 秀金教授、 乔琦研究员和叶树峰研究员分别以 《废 弃物到生物能源――厌氧消化技术的作用与未来 发展》 《静脉产业现状与发展》 和 《氰化渣处理技术 的现状与展望》 为题作了专题报告. (雨田) 留学回国人员进行学术交流 本报讯 为活跃学术气氛、促进学术交流, 提 高青年科技人员和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科研能力 以及表达能力,

10 月15 日,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 生物研究所举办了公派留学回国人员学术交流 报告会. 张波、 刘宝龙、 高庆波、 李天才四位博士的报 告图文并茂,分别展示了他们在加拿大AAFC-ECORC 研究所、英国约翰英纳斯研究 中心 (JIC) 、 英国莱斯特大学和新西兰森林研究所 学习和工作情况,着重介绍了国外科学研究、 野 外考察、 研究生教学、 实验室管理、 东西方文化和 生活差异以及从事研究的过程及取得的初步研 究成果. 参会人员就其报告内容和感兴趣的问题与 他们进行了交流, 会场气氛热烈.这次报告会拓 宽了大家的学术领域, 启发了科研思路, 有效地 促进了交流和学习. 所长助理兼组织人事处处长钟海民在报告 会结束时作了总结.他说留学人员回来后作学 术报告是一个非常好的继续教育与培训的形 式, 今后要形成制度, 留学人员带来国外最新的 研究动态,希望青年科技人员和研究生珍惜在 研究所工作和求学时光, 积极参加学术报告, 培 养科研能力. (张兴琪) 新型高分子材料与控制释放 国际会议召开 本报讯 近日, 由苏州大学和中科院长春应用 化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第三届新型高分子材料与 控制释放国际会议 (SIPCD2014) 在苏州举行. 与会人员共同庆祝了国际著名生物材料和 药物释放科学家 Jan Feijen 教授的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