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无理的喜欢 2013-10-23
B02 2014年6月19日 星期四 编辑: 徐静 美编: 马晓迪 青未了 ・ 人文齐鲁 夏圣之老先生, 当年是威海环翠 区江家口村桑农世家 乐善堂 的创建 者和种桑养蚕的传承人.

他的祖屋与 我家只有一墙之隔, 是我爷爷夏廷藩 的好友, 我称他二大爷. 从我三岁起, 他接受爷爷委托担当我的启蒙老师, 对我尽心尽力, 却分文不收. 我不仅可 以随意跑到他身边玩耍, 而且, 经常特 许参观他的 三无 (无声、 无言、 无菌) 蚕房. 老先生的做人观、 财富观、 宠物 观和生死观, 给我留下一生难忘的深 刻记忆. 老先生七八岁丧父, 在爷爷景安 和母亲的培育下成长, 因家贫只读了 几年书, 但自小养成了好学和独立思 考的好习惯, 还掌握了养蚕、 养蜂、 养 奶牛 三大宝业 的养殖经验. 他首先 继承祖业, 利用蚕茧业产出价值高、 资 金周转快的优势, 逐步扩大再生产, 年 年有盈余, 先后购置了近百亩土地, 把 养蚕业和农业都办得红红火火, 二十 多口人的 乐善堂 人丁兴旺, 成为当 地有名的大家庭. 对农村脱贫致富问题, 老先生在 当年就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他曾说过: 从我的经验来看, 农村单靠种田收 粮, 不能走出贫困, 只有发展相应的养 殖业和畜牧业, 相互配套发展, 才能有 钱又有粮. 老先生为什么一生酷爱种桑养蚕 呢? 小时候他曾对我说: 年幼丧父后, 爷爷和母亲待我都挺好, 但他们不能 替代我失去的父爱, 因此性格变得有 点孤僻……蚕儿是我的宝贝, 它能为 我带来愉快、 创造财富. 我最爱蚕儿的 清静气质, 蚕儿刚孵化出来极为幼弱, 死亡率很高, 需要日夜悉心照料. 看起 来它十分从容安静, 却生来胆小娇气: 如遇嘈杂声响就会到处乱爬, 如遇不 洁桑叶会拒食;

遇到强光或刮风, 也会 表现不安. 蚕儿这些习性, 要求饲养人 员悉心观察, 轻手轻脚地耐心伺候, 做 到一丝不苟. 所以, 在这 '

无声、 无言、 无菌'

的昆虫世界里, 每时每刻都在磨 练饲养人的意志和性格. 看来, 老先 生将蚕房比作了修身的无声学校. 对 蚕儿的灵气, 老先生颇有领悟地说: 蚕儿虽小但很有灵气, 它没有语言, 却会分辨人们的言语声和脚步声. 蚕 儿渡过幼苗困难期, 才能逐步健壮成 长, 这个过程要经历四次休眠, 不吃不 动, 蜕变换装;

然后爬上预置的树枝, 选好它满意的位置, 开始做茧, 同时净 身, 排除多余体液, 期待来年再为人类 谋幸福. 大概是全面抗战的上世纪40年代 初, 夏老先生因肺病走完了自己的人 生之路, 享年68 岁. 就在重病弥留期 间, 他又做了一件惊世赅俗的改革壮 举. 有一天, 他精神甚好, 就召集了一 次家庭主要成员会议. 他手持遗嘱, 正 式宣布他的后事要约法三章, 并要求 子女签名照此办理. 遗嘱是这样拟写 的:

一、 不许对任何人泄露我的病危 和逝世的消息;

不许啼哭, 不许烧香纸 祭拜, 不许穿着孝服, 不许挂灵幡, 不 接任何人的奔丧. 总之, 不许为我打扰 任何人. 如有人寻问我的去向, 你们就 答: 他驾鹤西去了! 听不懂的, 可以多 说两遍.

二、 不许为我化妆修身, 只要 为我更换一身干净的旧衣裳, 再买两 丈白布把我裹起来即可, 让我干干净 净地离开人世.

三、 不许购置棺材和随 葬物品;

只要在自家田头挖个深坑, 将 我下葬深埋即可, 不必与老太太合葬;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