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阿拉蕾 2013-08-03

(二) 基本原则. ――坚持县级主体和三级联动相结合. 发挥县 (市、 区) 和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深化 改革的主体作用, 因地制宜制定区域内企业 绩效综合评价办法, 有效推进资源要素差别 化管理, 落实重大项目和政策的落地.在市、 县两级联动的基础上, 加强与省级协同推进, 形成三级联动机制, 以 最多跑一次 改革为 牵引, 增强改革工作的系统性、 有效性. ――坚持改革创新和依法依规相结合. 进一步推进制度创新, 完善 亩均论英雄 改 革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注重依法依规实 施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政策, 确保改革在法 治轨道上深化推进. ――坚持动力转换和降本减负相结合. 推动 亩均效益 综合评价从提高资源要素产 出率向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转变, 强化创新驱 动发展, 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坚持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相结合.

1 2018 年/第9期以 亩均效益 为核心, 以市场化配置为导向, 以差别化措施为手段, 完善激励倒逼机制, 优 化产业政策, 促进优胜劣汰, 不断增强经济创 新力和竞争力.

(三) 主要目标. 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用地

5 亩以上 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已经实施 亩均效益 综合 评价的基础上, 到2020 年, 全市所有工业企业 (除电力和燃气、 给排水、 垃圾焚烧、 污水处理 领域外) 和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 (不含批发零 售住宿餐饮、 银行证券保险行业和房地产开 发) 以及产业集聚区、 经济开发区、 工业园区、 小微企业园、 特色小镇全面实施 亩均效益 综合评价.与 亩均效益 综合评价制度相匹 配的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 产业创新升级机 制全面完善;

全市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 提升,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亩均增加值、 亩均税 收、 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增 速, 单位能耗增加值和单位排放增加值年均 分别提高 4%以上, 研究与试验发展 (R&

D) 经 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提高 0.2 个百分 点, 实现亩均税收

1 万元以下的低效企业出 清;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加快形成质量高、 效 率优、 创新强、 体制活、 协调性好的具有丽水 特色的现代化绿色经济体系.

二、 建立健全 亩均效益 综合评价机制

(一) 全面开展企业综合评价.以县 (市、 区) 和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体, 完善导向 清晰、 指标规范、 权重合理、 分类分档、 结果公 示的企业综合评价体系.按照 谁主管、 谁统 计、 谁负责 的原则, 加强数据清查、 统计、 报 送等工作, 全面推进企业 亩均效益 综合评 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评价以亩均税 收、 亩均增加值、 R&

D 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 入比重、 单位能耗增加值、 单位排污增加值、 全员劳动生产率等六项指标为主, 评价结果 分为 A、 B、 C、 D 四档.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综 合评价以亩均税收为主.规模以上服务业企 业综合评价以亩均税收、 亩均营业收入等指 标为主.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实施高新技术企 业 亩均效益 综合评价.对新升规模以上企 业、 新设立企业、 重大项目建设期内企业, 过 渡期原则上不超过

3 年. (责任单位: 市经信 委、 市发改委、 市科技局, 各县人民 政府、 丽水开发区管委会)

(二) 推进产业和区域综合评价.各地各 有关部门要切实按照省级统一部署, 扎实完 成产业集聚区、 经济开发区、 高新区、 小微企 业园、 特色小镇等区域 亩均效益 综合评价, 并结合区域发展实际, 加快推进重点产业和 重点乡镇 (街道) 等 亩均效益 综合评价.区 域评价指标体系分别由市发改委、 市经信委 等职能部门根据产业和区域实际制定. (责任 单位: 市发改委、 市经信委、 市科技局、 市商务 局, 各县人民政府、 丽水开发区管 委会)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