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无理的喜欢 2013-08-01

叠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划、配备 救护车和居民就诊停车位,方便居民就诊(改扩建参照执行) .

三、内部功能分区 根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本功能,可划分为临床诊疗 区、中医馆(含康复理疗区) 、预防保健区、医技及辅助诊疗区 和行政后勤区,各区域设置规划符合相关标准,区域功能及建 设要求如下:

(一)临床诊疗区.占业务用房建筑面积的比例约为 37%〔9〕 ,主要提供全科诊疗等服务.在建设时,应充分考虑 服务提供范围和服务接待能力,并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和患者流 量评估预留空间;

就诊流程通畅,区域布局合理,应方便患者 就诊,减少患者就诊过程的走动距离;

指示及引导系统清晰易 辨,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增加电子叫号系统或提供人 工引导就诊服务.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增设满足二级 以下常规手术、妇产科、口腔科以及五官科服务需求的业务用 房. ――

8 ―― 诊疗等候区 临床诊疗区 该区域应设置全科诊室(不少于

3 间) 、抢救室、预检分诊 室(台) 、治疗室、处置室、观察室〔9〕 ,按照卫计部门规划布局 要求需设置腹泻门诊和发热门诊;

开展了养老康复服务的社区 卫生服务中心可根据需要设置以康复护理为主要功能的住院及 辅助用房. 全科诊疗区 诊疗区

(二)中医馆.中医馆按照成都市示范中医馆的建设标准 打造,占业务用房建筑面积的比 例约为17% , 其中中药房≥50m2 ,煎药室≥20m2 .主要提供 中医诊疗及中医康复服务,有条 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提供物 ――

9 ―― 理训练(PT)和作业训练(OT)等服务〔12〕 .中医馆应采用中 式风格,凸显设计感和人文关怀理念,体现中医药天人合一的 自然和谐思想,同时注重时代感及医疗机构的卫生和安全要 求. 该区域应设置中医诊室(≥2 间) 、康复治疗室、针灸理疗 室等有中医康复特色的科室;

开展了残疾康复服务的社区卫生 服务中心可设置物理训练(PT)室、作业训练(OT)室、语言 认知训练室等.

(三)预防保健区.占业务用房建筑面积的比例约为 28%,主要提供预防接种、儿童保健和妇女保健(含计划生育 指导)等服务,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提供口腔保健、 眼保健、精神卫生及心理咨询等服务.在建设时,该区域应独 自成区,与临床诊疗区分设出入口,其中,免疫接种、儿童保 健用房宜设置在首层〔9〕 ,区域装饰 风格应温馨活泼、充满童趣,可选 用海洋、丛林、卡通故事等主题乐 园的形式进行整体打造,该区域应 充分做好儿童安全保护措施,候诊 和留观区应放置容易清洁消毒,不会撞伤孩子的圆角及没有空 隙的沙发,做好饮水、用电和设施设备的安全防护. 该区域应设置预防接种室、儿童保健室、妇女与计划生育 指导室、健康教育室等.开展妇女保健、儿童保健的按照妇女 ――

10 ―― 保健和儿童保健规范化门诊标准建设;

预防接种门诊按照四川 省和成都市预防接种门诊建设标准打造〔14〕 ,建筑面积根据创建 的等级确定,宜设置在首层,若设置在二楼及以上需配备电 梯;

开展了口腔、眼和心理卫生等保健服务或家庭医生签约服 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设置相应科室.

(四)医技及辅助诊疗区.占业务用房建筑面积的比例约 为11%,主要提供检验检查和健康管理的辅助服务.在建设 时,其装饰风格应与同层相邻服务区域的装饰风格自然协调. 该区域应设置检验室、B 超和心电图室、西药房、中药 房、消毒间等,开展了相关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DR 室、 医保结算服务室(可提供门特结算服务)等功能科室. 检验检查区域 门特结算服务台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