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黑豆奇酷 2013-06-26
朱湾, 中唐名士.

高仲武在他的 《中兴间气 集》 里写道: 朱湾率履正素, 放情江湖, 郡国交 辟, 潜耀不起, 有唐高人也. 意思就是, 朱湾循 礼明道而又不事权贵, 纵情山水之间. 各地政 府、 各路诸侯都有意招揽, 但他却总不出山, 是 世间高士. 这首诗也得到了高仲武的好评, 他认为 受气何曾异, 开花独自迟. 这一联是哀而不 伤, 深得风人之旨. 其人其诗, 得到的虽然都是好评, 但两种 好评之间也有不搭调的地方. 这首诗, 以寒菊喻 人, 有大器晚成、 怀才不遇之叹, 分明是夫子自 道. 他也不是完全不想出来从政嘛, 而当郡国交 辟之时, 又为何潜耀不起呢? 其实到后来, 朱湾还是出山了. 永平军节 度使李勉重金相酬, 盛情相邀, 终于辟朱湾为从 事. 在节度府中, 李勉和朱湾 日相谈, 分逾骨 肉 , 也就是俩人成天胡吃海聊, 比亲人还亲. 后来不知何故, 朱湾离开了李勉. 再后来, 朱湾干谒湖州崔刺史, 欲谋职事, 却吃了闭门 羹, 于是留书大发牢骚, 有 门如龙而难登, 食如 玉而难得 之句. 再后来, 朱湾彻底死了心, 隐居 会稽山阴, 真正 潜耀不起 了. 综合分析, 我觉得朱湾一开始拒不出山, 可能一方面是 择主而事 , 因为当时已兴藩镇 割据之风, 不靠谱的 主 太多;

另一方面是 待 价而沽 , 因为他自视甚高. 后来跟了李勉却不 得志, 多少也能说明, 朱湾这位 高人 也高不到 哪去. 要知道, 李勉是李唐宗室, 封F国公, 后来 又做到宰相, 跟着他干, 是最好的机遇了, 果有 大才, 怎会显不出来? 后来唐朝又出了一个善于咏菊的诗人, 曾 经屡试不第, 比朱湾还怀才不遇. 但是他最终却 干成了吓人的大事. 对比一下他写的菊花诗吧: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 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朱湾 《赋得露中菊》 众芳春竞发, 寒菊露偏滋. 受气何曾异, 开花独自迟. 晚成犹待赏, 欲采未过时. 忍弃东篱下, 看随秋草衰. 肆说 唐诗 也肆/文 王建明/图 沈尹默曾评论张充和的小楷书 法是 明人学晋人字 , 一般引用这 句话都当做是赞赏, 就连张充和本 人当年也不清楚是褒是贬. 西泠印 社二一六年春拍有 《张充和临 〈大 隋故太仆卿夫人姬氏之志〉 》 十通, 最后一通跋语云: 当时, 尹师评余 小楷云: 像明朝人学晋朝人字. 余不 知其褒贬而喜惧兼之. 启功《论书绝句》第八一首: 黄庭画赞惟糟粕, 面目全非点画 讹. 希哲雅宜归匍匐, 宛然七子学 铙歌. 自注云: 明人少见六朝墨 迹, 误向世传所谓晋唐小楷法帖中 求钟王, 于是所书小楷, 如周身关 节, 处处散脱, 必有葬师捡骨, 以丝 絮缀联, 然后人形可具. 故每观祝 希哲小楷, 常为中怀不怡. 而王雅 宜画被追摹, 以能与希哲狎主齐盟 为愿, 亦可悯矣. 又说: 汉铙歌声 词淆乱, 至不成语, 而明人盲于佞 古, 竟加仿效. 石刻模糊, 书家亦囫 囵临写. 风气所关, 诗书无异也. 沈尹默的评语,似乎也当如此理解, 不能视为赞赏. 西泠那件张充和临摹的书法作 于一九八六年, 跋语中说, 四十多年 前沈尹默要她临 《元公姬氏志》 , 但 她不知其意何在. 盖余幼临晋人小 楷, 而拓本又非佳者, 且每喜笔断意 连, 以致薄弱. ……今观此志, 笔笔 踏实又生动, 信尹师善诱, 而又何其 婉转也. 今特志之, 以纪念吾师. 呜呼, 焉能起吾师而告之曰: 今吾知师 意所在矣. 张充和在跋语中还提到表兄李 芋龛当年常对她说: 笔画不连, 非寿 者相. 若果如芋龛之言而不寿, 则 终不能临此志也. 以前也曾以为张 充和小楷学明人王宠 (雅宜) , 现在 看来未必, 只是和王宠一样, 误向 世传所谓晋唐小楷法帖中求钟王 . 王宠仅活了四十岁, 是否如李芋龛 所言 笔画不连, 非寿者相 , 明人詹 景凤也曾评王宠的字 骨不相属 , 并指出这是 促龄 的主要原因, 这 又是一个有趣的话题, 可参阅薛龙 春 《雅宜山色――王宠的人生与书 法》 (上海书画出版社,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