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丑伊 2013-05-30

其中所述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与单通路耦合;

所述第二电路包括:第一端部谐振器;

与所述第一端部谐振器耦 合的第一谐振器;

与所述第一谐振器耦合的第二谐振器;

与所述第二 谐振器耦合的第三谐振器;

与所述第三谐振器耦合的第四谐振器;

以 及与所述第四谐振器耦合的第二端部谐振器;

并且 在所述第一端部谐振器和第二端部谐振器之间的耦合、在所述第 一谐振器和第四谐振器之间的耦合以及在所述第二谐振器和第三谐振 器之间的耦合同相.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滤波器电路, 其中所述第一电路包括: 第三端部谐振器;

与所述第三端部谐振器耦合的第五谐振器;

与 所述第五谐振器耦合的第六谐振器;

与所述第六谐振器耦合的第七谐 振器;

与所述第七谐振器耦合的第八谐振器;

以及与所述第八谐振器 耦合的第四端部谐振器;

并且 在所述第三端部谐振器和所述第四端部谐振器之间的耦合、所述 第五谐振器和所述第八谐振器之间的耦合以及所述第六谐振器和所述 第七谐振器之间的耦合中,一组相邻耦合同相.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滤波器电路, 其中所述第一电路包括: 第三端部谐振器;

与所述第三端部谐振器耦合的第五谐振器;

与 所述第五谐振器耦合的第六谐振器;

以及与所述第六谐振器耦合的第 七谐振器;

与所述第七谐振器耦合的第八谐振器;

以及与所述第八谐 振器耦合的第四端部谐振器;

并且 在所述第三端部谐振器和所述第四端部谐振器之间的耦合、所述 第五谐振器和所述第八谐振器之间的耦合以及所述第六谐振器和所述 第七谐振器之间的耦合中,一组相邻耦合反相. 200410006748.9 权利要求书第5/5页6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滤波器电路, 其中所述第一电路包括: 第三端部谐振器;

与所述第三端部谐振器耦合的第五谐振器;

与 所述第五谐振器耦合的第六谐振器;

以及与所述第六谐振器耦合的第 四端部谐振器;

并且 在所述第三端部谐振器和所述第四端部谐振器之间的耦合以及在 所述第五谐振器和所述第六谐振器之间的耦合反相. 22.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滤波器电路, 其中所述第一电路和所述第二电路包括多个谐振器;

并且所述多个谐振器中的至少一个由超导体形成. 200410006748.9 说明书第1/25页7滤波器电路 本申请涉及在于2003年2月26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 N o .

2 0

0 3 -

0 4

8 5

1 7 中所包含的主题,该申请全文在这里被引用作为参考.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通滤波器,并且更具体地说涉及其中在通带中的群延迟时间偏差较小的延迟时间补偿带通滤波器. 背景技术 进行无线或有线通信的通信设备由各种高频部件例如放大器、混合器和滤波器构成.在这些部件中,带通滤波器通过布置多个谐振器形成,用来发挥只允许特定频带的信号通过该滤波器的功能. 在通信系统中,要求带通滤波器具有不会在相邻频带之间引起干扰的边缘特性(skirt? characteristic) .边缘特性指的是在从通带结束到阻带的 范围中的衰减程度.因此当采用具有陡峭边缘特性的带通滤波器时,可以有效地利用该频率. 另一方面,要求通信系统中的带通滤波器具有在通带中平缓的群延迟特性.通常,通过与复频率s 相关的传递函数的实数零(real? zero) 和复 数(complex? zero)零来进行群延迟补偿. 为了使群延迟特性平缓,有时采用其中将均衡器连接在过滤器的后一级上的方法.但是,该方法的问题在于,由于均衡器的损耗导致插入损耗增加. 作为其中滤波器电路自身执行群延迟补偿而没有使用均衡器的滤波器,在IEEE? Transactions? on?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 ,第18 卷(1970) ,第290 页中报道了一种正则滤波器(canonical? filter) .在该滤波器 中,第一至第N个谐振器顺序主耦合,并且第一和第N个谐振器、第二200410006748.9 说明书第2/25页8和第(N-1)个谐振器等副耦合,从而总共存在有(N/2-1)个副耦合.在具有六级或更多级的正则滤波器中,通过提供实数零和复数零来实现灵活的群延迟补偿.一般来说,这已经应用在波导滤波器或介质滤波器上.但是,在正则滤波器中,传递函数的零取决于所有副耦合的复杂相互作用,由此造成了这样一个问题,即难以调节滤波器特性.当通过采用平面电路例如微带线、带状线或共面线将大量谐振器布置成正则滤波器形式时,非常难以抑制不想要的寄生耦合,由此产生出难以获得所要求的特性的问题. 作为正则滤波器的一变型,在I E E E ? T r a n s a c t i o n s ? o n ? M i c r o w a v e Theory? and? Techniques ,第30 卷(1982) ,第1300 页中报道了一种波导滤波 器.但是,在该滤波器中,谐振器按照比一般的正则滤波器更复杂的方式耦合,因此难以调节滤波器特性.目前存在的问题在于,非常难以通过采用平面电路例如微带线或带状线或共面线来实现这种滤波器.作为其中采用平面电路同时实现了陡峭边缘特性和平缓群延迟特性的滤波器,已知有在I E E E ? T r a n s a c t i o n s ? o n ? M i c r o w a v e ? T h e o r y ? a n d Techniques ,第43 卷(1995) ,第2940 页中所报道的级联四级过滤器.该级 联四级过滤器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四个谐振器形成为一组以形成一个副耦合.由于传递函数的纯虚数零,所以可以通过设置衰减极点(attenuation? pole) 来实现陡峭边缘特性,并且可以通过实数零来实现群延 迟补偿.由于传递函数的零以一对一的关系对应于副耦合,所以该滤波器的优点在于,能够有这样一种结构,其中可以很容易调节滤波器特性并且在平面电路中抑制不想要的寄生耦合.但是在这种级联四级滤波器中,不可能实现传递函数的复数零,因此存在这样的问题,即不能进行灵活的群延迟补偿. 级联四级滤波 器的一个示例为在IEEE? Transactions? on?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 ,第29 卷(1981) ,第51 页中所报道的8 级波导滤波 器.通过将其中使在8级正则滤波器的第一和第八级之间的耦合为零的电路的耦合系数矩阵旋转变换来设计出该滤波器.通过设置一个实数零来进行延迟补偿.但是由于没有提供复数零,所以不能进行充分的延迟200410006748.9 说明书第3/25页9补偿. 在JP2001-60803A中还披露了一种实现这样一种滤波器电路的方法,在该滤波器电路中由于传递函数的纯虚数零,所以通过设置衰减极点来实现陡峭边缘特性,并且通过实数零来进行群延迟补偿.但是,在该方法中,不可能使用传递函数的复数零,并且因此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即不能进行灵活的群延迟补偿. 发明内容 如上所述,目前不存在具有这样一种结构的滤波器,其中可以实现用于群延迟补偿的传递函数的实数零和复数零,容易调节滤波器特性并且在平面电路例如微带线、带线或共面线中抑制了不想要的寄生耦合. 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滤波器电路,它包括:一复数........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