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hgtbkwd 2013-05-04

.笔者认为,诺思似乎在这里明显地犯了一个重大的理论错误.因为, 纵观整个人类社会经济史,我们只能得出与诺思完全相反的结论:交易费用的增加,是历史上经济增 长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对欧美社会的近现代经济增长来说,更是如此. [5] 这里,韦森虽然没有将新制

6 当代财经 Contemporary Finance &

Economics 度经济学理论中有关理论 ( 随着制度的进步交易费用应该越来越低 ) 与实际 ( 测量到的总量交易费用 越来越高 ) 的矛盾称为 诺思第二悖论 ,但他把它称为新制度经济学的 重大理论错误 ,实质与所 谓的 诺思第二悖论 完全相同. 国内学者中最早将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中有关理论 ( 随着制度的进步交易费用应该越来越低 ) 与实 际(测量到的总量交易费用越来越高 ) 的矛盾称为 诺思第二悖论 的是李建标和曹立群 (

2003 ). [1] 他们在 《 诺思第二悖论 及其破解―― ―制度变迁中交易费用范式的反思 》 一文,首次使用了 诺思 第二悖论 这一术语,并对 诺思第二悖论 的两个方面的表现进行了揭示: (

1 ) 政府界定的产权 规定了经济体系中基本的激励结构,产权的变化使得组织和组织内部的企业家从事各种活动的成本收 益发生变化,组织和个人因此调整自身的行为,推动制度的变迁.由于非正式制度的存在,调整多在 边际意义上进行.调整的方向是节约交易成本.换言之,从每一个时点上来观察,交易费用在不断下 降. (

2 ) 诺思和瓦利斯 (

1986 ) 所做的研究显示,在美国经济中,交易费用从

1870 年占国民生产总 值的 25%上升到

1970 年的 45%. [3] 在另一篇文章中,诺思估计在今天的西方发达国家,交易费用大致 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50%.因此,从长期来看,交易费用是在不断上升.李建标和曹立群认为,悖论就 出在这里. 一方面,从边际意义上的短期来看,交易费用总是在下降;

另一方面,每一个时期的下 降最后带来的是长期交易费用的增长!……由此我们就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制度变迁的交易费用标准 还正确吗?如果不正确,制度变迁的方向是什么?如何对不同的组织、不同的制度进行比较? [1] 对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中有关理论 ( 随着制度的进步交易费用应该越来越低 ) 与实际 ( 测量到的 总量交易费用越来越高 ) 的矛盾的所谓 诺思第二悖论 ,国外学者也有所发现和研究.例如,Mer- amveliotakis 和Milonakis (

2010 ) 就认为诺思和瓦利斯理论中存在一个 矛盾性结论 . [6] 正如他们所说: 根据瓦利斯和诺思 (

1986 ) 的研究,一种经济越发展,它的制度环境就越有效,其交易费用水平则 越高.这一结论与诺思 (

1990 ) 有关经济发展依赖于有效的产权和制度结构的一般陈述是不一致的 ……因为如果事实果真如此,那么,它与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就存在一个明显的矛盾,即:如果 经济发展带来了更高水平的交易费用,那么,交易费用能够在何种意义上作为有效制度出现的解释变 量?换一句话说,如果有效的制度环境带来了经济增长,而这又与高水平的交易和交易费用相联系, 那么,在解释有效制度的出现时,交易费用的解释价值何在呢? [6] 对诺思和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中这一所谓的 诺思第二悖论 ,韦森 ( 2001,2002 )、李建标和曹立 群(2003 ) 等也提出了一些破解的思路. [5][7][1]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他们的破解思路是以将其看作是新 制度经济学的 重大理........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