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摇摆白勺白芍 2013-03-18

50014、HJ 2015.

6 工艺设计 6.1 一般规定 6.1.1 处理工艺及参数应根据废水水质特征、废水经处理后的去向、排放标准、本地区的有关特点等, 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6.1.2 应采用生化处理为主、物化处理为辅的工艺技术. 6.1.3 应配备能在每年制糖生产开始前进行培菌启动的设施. 6.1.4 主要处理构筑物应分成不少于两组,按并联设计.处理水量较小时也可只设一组,但应配套应急 措施. 6.2 工艺路线选择 6.2.1 甘蔗制糖废水处理通常宜采用图1所示的工艺技术.但当甘蔗制糖废水CODCr大于1500mg/L时, 宜采用图2所示的工艺技术.

8 6.2.2 甜菜制糖废水处理宜采用图2所示的工艺技术. 6.2.3 当甘蔗制糖废水CODCr不大于500mg/L,且废水排放标准执行GB 21909-2008中的 新建企业水污 染物排放限值 时,可取消水解酸化处理单元. 6.2.4 当甜菜流送洗涤水、压粕水、洗滤布水、冲滤泥水在生产环节中已经过沉淀处理,其SS不大于

500 mg/L时,可取消预沉淀池. 6.2.5 深度处理系统主要用于下述情况: a)当废水排放标准执行 GB 21909-2008 中的 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 时,或其它对排放水悬浮 物指标要求较严的场合. 格栅 调节池 水解酸化处理 好氧处理 污泥浓缩 污泥脱水 干泥处置 回用处理 说明: 回用于其它生产环节 图1甘蔗制糖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回用作冲灰水 深度处理 事故池 制糖废水 推荐处理工艺 可选处理工艺 达标排放 废水处理 污泥处理

9 b)当废水总磷浓度较高,好氧处理的生物除磷无法满足要求时. c)当废水污染物浓度远高于常规制糖废水水质范围时. 6.2.6 回用处理系统的工艺根据回用水的用途确定. 6.3 工艺设计要求 6.3.1 格栅 6.3.1.1 调节池前应设置格栅. 6.3.1.2 宜采用机械格栅,废水量较小且栅渣不多时可采用人工格栅. 6.3.1.3 格栅应按最大小时废水量设计. 6.3.1.4 机械格栅栅条间隙宽度宜为3 mm~10 mm,人工格栅栅条间隙宽度宜为10 mm~20 mm. 其它制糖废水 甜菜流送洗涤水、 压粕水、 洗滤布水、冲滤泥水 预沉淀池 格栅 调节池 厌氧处理 好氧处理 深度处理 事故池 回用作冲灰水 污泥浓缩 污泥脱水 干泥处置 达标排放 回用于其它生产环节 图2甜菜制糖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回用处理 说明: 推荐处理工艺 可选处理工艺 废水处理 污泥处理

10 6.3.1.5 格栅的其它设计应符合GB 50014的规定. 6.3.2 沉淀池 6.3.2.1 沉淀池可采用竖流式、平流式、辐流式或斜管(板)沉淀池等类型,废水量较大时宜采用幅流 式沉淀池.活性污泥法后的二沉池不宜采用斜管(板)沉淀池. 6.3.2.2 预沉淀池应按最大小时预沉淀废水量设计;

二沉池应按调节池提升泵的最大组合流量设计. 6.3.2.3 预沉淀池的主要设计参数宜按表4的规定取值. 表4 预沉淀池的主要设计参数 项目 单位 竖流式、平流式、辐流式沉淀池 斜管(板)沉淀池 表面水力负荷 m3 /(m2 ・h) 1.5~3.0 2.5~5.0 沉淀时间 h 1.0~3.0 ― SS处理效率 % 40~70 40~70 CODCr、BOD

5、TN、TP处理效率 % 10~25 10~25 6.3.2.4 辐流式、平流式、竖流式二沉池的主要设计参数宜按表5的规定取值. 表5 辐流式、平流式、竖流式二沉池的主要设计参数 项目 单位 活性污泥法后 生物接触氧化法后 表面水力负荷 m3 /(m2 ・h) 0.7~1.2 0.7~1.2 沉淀时间 h 2.0~4.0 2.0~4.0 固体负荷 kg/(m2 ・d) ≤150 ― 6.3.2.5 沉淀池的其它设计应符合GB 50014的规定. 6.3.3 调节池 6.3.3.1 调节池的有效容积应按照废水排放规律确定,无相关资料时宜按最大日平均时流量的8~12 h 废水量设计.........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