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梦三石 2013-02-26
作品

7 2016 年4月8日星期五 Tel: (010)

62580723 E-mail: dushu@stimes.

cn 风景中的 满 姻吴胜明 近读三首写景的宋诗,无意中发现都 有 满 字, 而且越品越有味. 第一首是叶绍翁的 《游园不值》 : 应怜 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 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作者并不很有名, 但这首诗却很有名;

尤其是最后两句形象地概括出生机盎然的 春天, 并寓有深刻的哲理. 这里的 园 应该是如苏州园林的 园 , 是一座小巧别致的私人郊外花园. 本 来春游访友是件快事;

但由于没有遇见所 要访问的人 (不值) , 即园的主人;

也就没有 游园, 更不会看到满园春色;

用今天的话来 说是很 不值 的事了.作者又是敲门―― ― 小扣柴扉, 又是等待很久―― ―屐齿印苍苔, 最后只好离开了. 正是在离开的时候, 回头 一望, 啊! 不少红红绽放的杏花的枝条伸出 墙外.作者深深体会到这花园的春色多么 丰富, 充溢在整个花园, 是 满 了, 是关不 住了! 任何事物只要满了, 就像杯子里装满 了水, 必然要外泄.春色也是一样, 从一枝 出墙的红杏, 我们可以想象, 猜测到园中怒 放的花卉.只有 满 了, 才能 出墙 !这 满 写出了春色的浓度, 即春的气息充满 了园中的每一个空间. 第二首是朱熹的 《水口行舟》 : 昨夜扁 舟雨一蓑, 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 看, 依旧青山绿树多. 朱熹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在 江西的庐山、福建的武夷山等处都有其办学 的遗址.这首诗写夜雨行舟, 朝来雨霁, 卷篷 远望, 绿树青山, 倍觉秀丽.这实际上是一首 哲理诗, 告诉人们: 风浪虽大, 终究是暂时的;

充满生机的青山绿水, 才是永远长存的. 水口是水港名, 在福建闽江左岸. 作者 在夜雨行舟中, 披起蓑衣, 所见到的是 满 江风浪 , 从这四个字, 我们可以看见一幅 画, 那就是江中的波浪是一浪接一浪, 一浪 跟一浪, 浪与浪之间密密的, 是铺满了整条 江, 扁舟是无法躲避的. 这个 满 字, 把风浪 描写到了极致!在这 满江风浪 之中 夜如 何 ?夜是恐怖的!是无可奈何的!这个 夜 究竟要把世界和我们整到 如何 的程度.朱 熹的 满江 和 风浪 联用, 表明了其文学造 诣的高明之处. 从中, 我们可以看出朱熹并不 是一个关起门来讲学的 书呆子 .他对自然 界的风风雨雨并不陌生. 满江风浪 这四个 字就像一幅画, 画面上只见风浪, 没留丝毫的 空白.这风浪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第三首是文同的 《望云楼》 : 巴山楼之 东,秦岭楼之北.楼上卷帘时,满楼云一色. 文同的年代比朱熹要早一百余年, 是 苏轼的表兄.这首诗仅仅

20 个字, 但写的 很有味道.头两句写了望云楼的地点和地 势;

地点是在巴山之西, 秦岭之南;

既然在 两座名山 (巴山和秦岭) 之间, 肯定在山中. 山中多云雾是题中之意,尤其是我国南方 的山中更是如此.在中国 望江楼 望湖 楼 望海楼 常见, 而 望云楼 却鲜见.读 者必然要问在望云楼上见到的云是什么样 子的呢? 作者回答是 满楼云一色 . 多么巧 妙, 即整个的楼是 融化 融汇 融入 在 云中了, 说白了就是 云海 !此处用 满楼 消失在 云一色 之中. 从用 满园 写春色, 满江 写风浪, 满楼 写云海三个例子, 我们可以感到三 位诗人的匠心独具.这三个 满 字用得多 么好.写风景时用 满 字来反衬景物. 满园 是为了映衬 春色 , 满江 是为了映衬 风浪 , 满楼 是为了映衬 云一色 .这个 满 是真正的满, 是烟雨茫茫的满, 是国画 中不留空白的满, 是让人透不过气来的满, 是要溢出来的满. 春色、 风浪、 云海是我们地学家在旅游 地学文章中经常写到的.我们可以从欣赏、 品味这三首诗中得到启发.我们在科学研 究中应该是 满 的, 不留空白, 往往我们的 成果就在 空白 处啊! 【这个 满 是真正的满, 是烟 雨茫茫的满, 是国画中不留空白的 满, 是让人透不过气来的满, 是要 溢出来的满.】 山水人文 著名的西班牙大作家塞万提斯 (1547~1616) 的 小说 《堂吉诃德》 , 对于多数中国读者可以说是既熟 悉又陌生.小说的主人公、 那个骑着瘦马、 身披铠 甲、 手执长矛的骑士游侠老爷堂吉诃德, 和他的仆 人、 矮胖的桑丘 ・ 潘沙的传奇故事, 差不多人人都能 津津乐道.他那疯疯癫癫的作为, 把风车当作巨人, 把旅店当作城堡, 把羊群当成敌人, 把粗俗的村姑 当作心仪的公主, 把苦役犯当成受迫害的骑士…… 不分青红皂白, 乱砍乱杀, 干了许多令人捧腹的荒 唐事, 甚至险些丧命.这个可悲可叹的游侠骑士的 悲剧命运, 作为一个文学典型, 一直被认为是对骑 士文化的绝妙讽刺.不过小说塑造的堂吉诃德, 究 竟是个什么角色, 随着时代的演变, 也有了不同的 理解和新的说法. 近日读德国作家鲁多夫・洛克尔(Rudolf Rocker, 1873~1958) 的人物散记 《六人》 (巴金译, 上 海文艺出版社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