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LinDa_学友 2013-02-16
专题

2019 年3月7日星期四 执行主编 / 赵广立 编辑 / 赵利利 校对 / 何工劳 Tel: (010)

62580722 E-mail押glzhao@stimes.

cn

8 社址院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一条乙 猿号邮政编码院员园园19园 新闻热线院园员园原62580699 广告发行院园员园原62580666

62580707 传真院园员园原62580899 广告经营许可证院京海工商广登字

20170236 号 零售价院1援5园元年价院288 元 工人日报社印刷厂印刷 秦岭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引自 《地球环境学报》 ) 大秦岭生态环境: 过去、 现在与未来 姻陈怡平

本报记者 张行勇 秦岭, 广义上, 西起甘肃省临潭县 北部的白石山,向东经天水南部的麦 积山进入陕西.在陕西与河南交界处 分为三支,北支为崤山,中支为熊耳 山, 南支为伏牛山, 全长约

1600 多千 米.秦岭既是中国南北气候等自然地 理要素的分界线, 也是 天然中药库 和 世界生物基因库 .同时, 秦岭在中 华文明的繁衍和发展中也做出了不可 替代的贡献, 被誉为 中华龙脉 . 在以建设文明生态环境为主旋律 的新时代, 秦岭的生态功能更加重要, 它不仅是支撑西安这一国际化大都市 及关中平原永续发展的生态屏障, 还 是长江、 黄河重要支流的涵养地.秦岭 的生态环境好坏直接影响长江和黄河 中下游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南水 北调中线工程水源供给, 因此, 陕甘豫 三省协同推进大秦岭生态文明建设功 在当代, 利在千秋. 1.过度利用秦岭森林资源的 历史教训 关中地区自周以来先后有

13 个 朝代在此建都, 秦汉以来, 皇家大兴土 木, 营建宫室别苑, 如秦之阿房宫、 隋 之大兴城, 唐之大明宫、 兴庆宫等, 个 个规模宏大.宫殿、 城池、 官宅、 修庙 建祠、 修城建寨、 造船建桥对木材的需 求量巨大,关中地区的原始森林被掠 夺性地砍伐, 至唐开元年间, 秦岭北坡 近山无巨材 .伐薪烧炭对秦岭森林 植被造成巨大破坏.汉唐时期,长安 城的人口约在

100 万左右.即使按

50 万人计算, 唐长安城一年生活薪炭消 耗约为

91250 吨薪柴.如果每株可用 薪柴的中等树木按

100 公斤 (干燥) 计算, 长安城平均每年薪柴消耗量可 达到

912500 株成材树木, 大约 l 平方 公里的森林.因此, 著名历史地理学 家史念海先生感叹说, 据常情而论, 以树木当柴烧, 说起来不过是日常生 活中的一种琐事,可是日积月累, 永 无止期, 森林地区即使再为广大, 也禁 不住这样消耗 .英国学者伊懋可指 出, 周文明是建立在毁坏森林的基础 上的 . 从秦汉一直到明清,秦岭森林资 源的过度消耗导致关中地区的生态 环境急剧恶化, 河流淤浅, 河渠水量 减少, 断流时有发生, 生态严重失衡. 关中平原旱涝灾害频发, 直接影响到 关中的农业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与 稳定. 贞元元年春, 旱, 无麦苗, 至八 月, 旱甚, 灞航, 井皆无水.六年 春, 关辅大旱, 无麦苗. 昔日 长安 城 的繁荣不复存在.如清代康熙二 十二年 (1684 年) 至雍正五年 (1728 年) 的45 年之间, 渭河及支流有记载 的断流有六次之多,平均 7~8 年一 次,19 世纪中叶清同治元年(1862 年) 、 二年 (1863 年) 渭水连续两年出 现干涸, 上世纪渭河断流出现四次, 以1928 年最为严重.史念海先生指出, 西安周围诸河的流量显著减少, 惟一 的原因是由于秦岭森林的破坏 . 2.新中国成立后秦岭生态保 护的成就与问题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