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Mckel0ve 2013-02-07

二、三过渡系列元素的基本性质和反应.镧系、锕系的有关 内容,略作介绍.并将当今高科技发展中的有关 热点 以 小资料 的形 式编入. 本书适用面宽,可适合师范、理、工科各类化学专业元素化学教学的需 要.为了符合跨世纪人才的培养,特别注重应用意识的早期渗透,和理论联 系实践. 全书共分十一章,绪论、第

一、

二、

四、五章由北京师范大学系田荷珍 副教授撰写;

三、

六、

七、

八、

九、

十、十一章由化学系黄佩丽副教授撰 写.化学系赵新华副教授为

第四章的成稿,提供了大量素材,并撰写了部分 小资料 . 配合各章教材的教学媒体:全部 TV 电教软件由田荷珍副教授编导,其中 钛、钒分族由黄佩丽副教授编导;

CAI 计算机辅助软件由臧威成副教授设计 和编制,全部拟题由田荷珍、黄佩丽副教授完成. 在这里,作者要诚挚地感谢北京师范大学无机教研室的全体同仁,他们 在确立本课程的教学目标、考试大纲等过程中,曾贡献过极其宝贵的建议. 值得一提的是,本教材在发行前曾在本系

90、

91、

92 及93 级化学专业、 生化专业的学生中进行了多次使用,学生普遍反映时代感强、可读性好,不 少同学也提出了具体的修改意见. 本书稿撰写完后特请北京大学严宣申教授为主审,北京师范大学吴国庆 教授也参加了审阅.他们都提出了极其宝贵的意见.作者在此表示衷心的感 谢. 促使本书能早日问世,与读者见面,责任编辑李郁颖副编审付出了辛勤 的劳动.作者也在此表示谢意. 本书所采用的单位为 SI 制.全部数据源出于: The Elements John Emsley

1989 Chemistry of the Elements

1984 N. N. Green wood&

A. Earnshaw Advanced Inorganic Chemistry 5th Edition

1988 F. A. Cotton&

G. Wilkinson 基于书作者的水平有限,书中错误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斧正. 作者谨识于北京师范大学 1994.5 基础元素化学 绪论 无机化学(Inorganic Chemistry)是以元素周期系与近代化学理论为基 础,研究元素及其化合物(烃及其衍生物除外)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反应 的一门科学.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酸盐等 C1 化学仍属于无机化学的研究 范畴. 无机化学是化学学科中最古老的分支.中国古代的炼丹术和阿拉伯的炼 金术是化学的先驱.金丹术是化学的幼稚阶段并没有演变为科学.然后近代 化学始于欧洲.值得一提的是:英国的物理学家兼化学家玻义耳(R. Boyle) 将化学确立为科学;

法国的化学家拉瓦锡(A. L. Lavoisier)提出了第一个 化学元素分类表和新的化学命名法,并在他的实验中采用了天平,奠定了近 代化学的基础.但是,近代化学之父是道尔顿(J・ Dalton)而不是拉瓦锡, 这是因为道尔顿的原子学说的提出,抓住了化学学科的核心和最本质的问 题,这一理论无论从深度和广度上都超过了燃烧的氧化学说. 近一个多世纪,无机化学经历了令人难忘的复兴时期.无机化学复兴的 业绩归纳为以下四点: 1.配位化学成为无机化学的带头学科;

2.经典的无机化学内容的现代化;

3.新型化合物的涌现以及对无机化合物的结构和反应机理的研究;

4.无机化学新兴分支学科的形成. 0.1.历史上的无机化学 在历史上,化学学科的体系,经历了三次革命性的飞跃:首先在

1803 年道尔顿创立了原子学说,经历了原子学说创立的革命性飞跃,揭示了 什 么是物质 .接着,在1869 年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的发现,门氏周期系是 一把几乎横跨一个世纪寻找新元素的钥匙.时至今日,它仍具有预见性,是 认识物质世界的锐利武器,如同军事家的作战图.化学在本世纪初,在感性 材料急剧增加的基础上并经过长期的剧烈酝酿,经历了第三次质的飞跃.预 计这次飞跃将在化学键的研究上突破,估计将会更深刻地揭示化学键的本 质,从而导致对化学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能关系的全面阐明.其意义远比 前两次飞跃更深远、更伟大.譬如在化学键理论的指导下,英国化学家柏莱 特(N. Bartlett)于1962 年合成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第一个惰性气体化合物 ――XePtF6,打破了化学界七十年之久的惰性气体不能参加反应的说法. 同样,在化学史上,无机化学家解决了三大难题,其一是法国青年化学 家摩瓦桑(H.Moissan)合成、分离无机化学最活泼的氟单质,使得三百多年 来笼罩这个元素的神奇的面纱终于被揭开,自然界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终于 被征服了. 其二是惰性气体的发现,那是 第三位小数 的胜利. 拉姆塞 (W.Ramsay) 和瑞利(J.W.Rayleigh)发现了氩,产生了惊人的后果,致使在十九世纪末 发现了元素周期元素系零族元素. 其三是稀土元素的分离和提纯,对稀土元素的分离和提纯和对稀土元素 的研究自十八世纪开始,经历了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