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苹果的酸 2019-07-30
6 月4日下午, 我国著名锅炉水处理专家、 原 北京化工大学教授魏刚挥手作别, 享年 72岁.

虽然一生获奖无数, 光国家发明奖就获过四 次, 这位老人却自谦只是 节能环保战线上的一名 老兵 . 村里出的第一个大学生 施亮至今记得第一次见到导师魏刚的情景. 手里拎着一个蓝色碎花布袋, 是他留给我的记 忆. 家人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魏刚一生极为简 朴, 病危之际并不在意身后之事, 只希望有人能够 将自己的研究工作继续进行下去. 这可能跟魏刚小时候的经历有关.1944 年, 魏刚出生在陕西省一个贫苦农民之家.母亲去世 早, 兄妹五人与父亲相依为命.为了让魏刚上学, 姐姐辍学回家挑起了生活重担.读书时, 每到星 期天, 魏刚都步行十几里山路回家, 从家里背上一 周吃的干粮, 白开水就干粮度过了高小和中学. 艰苦的生活磨练出他吃苦耐劳的品格, 也使他分 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从小学到中学,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1962 年, 他考入兰州大学.全村最穷的一家 出了村里第一个大学生. 写得了文章, 拧得了螺丝 学生赵曦回忆说, 魏刚虽说是个学者, 但拧螺 丝又快又好, 绝不逊色于工人.有一次建设中试 生产车间, 为了车间早日建成投入使用, 他与工厂 师傅并肩工作, 从剪垫片、 拧螺丝到电焊、 切割全 都亲自上阵, 从拉电走线到安装上下水全都一人 搞定. 原来, 大学毕业后, 魏刚最初被分配到大连国 防科委七院九所工作, 从事海军舰艇材料的研 究.当时课题组组长非常注重年轻人的培养, 课 题论证、 方案制定、 实验室试验、 舰船实验、 数据总 结、 实验台架和试验装置制作、 仪器设备修理等都 放手让魏刚去做.这让魏刚各方面都得到极大的 锻炼, 动手能力得到很大提升, 为以后的科研工作 打下了良好基础. 做学问不能只待在象牙塔里 魏老师从不认为一个人做学问就要钻进象 牙塔里, 而是非常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非常注意科 研成果向生产的转化.因此魏老师的工作才能不 仅具有很高的理论水平, 一系列文章被 SCI收录, 同时也能够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 并向全 国推广. 赵曦说.

1976 年, 魏刚调到原化工部化工机械研究院 工作, 从此与节能环保结下了不解之缘, 先后四次 荣获国家发明奖. 化工装置试车是一件大事, 工厂集中所有技 术尖子, 也不能保证一次试车成功.一旦失败, 将 导致上万吨废水排放, 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当时, 系统清洗成为试车前的最大障碍. 魏刚发现并提出了 环境协同效应 及其作用 机理, 以此研发出了多用酸洗缓蚀剂 Lan-826. 这种缓蚀剂首次在扬子石化应用就获得了成功, 从而结束了我国依赖国外厂商承包大型清洗工程 的历史. 进入

21 世纪, 节能减排成为国家战略.已 在北京化工大学工作的魏刚率先将美国前总统 克林顿提出的 绿色化学挑战计划 这一理念引 入我国, 开创性地提出将源头消除、 工艺改进和 末端治理相结合的处理方法, 研发了一系列废 水零排放技术. 尤其是2007 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的锅炉废水近零排放技术, 开创了锅炉运行的 新理论和新工艺, 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在多家 企业进行了示范推广, 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经 济效益. 挑战世界难题得有足够魄力 魏刚曾坦言,搞科研、 做学问, 吃苦是次要 的, 更重要的是, 要敢于 冒风险 . 在开发Lan257C 清洗技术时,由于原材料不合格,第一次试验失败了.这次失败让课题组损失了

12 万元, 小组成员承受了来自多方的压力.面对压力,魏刚说, 要挑战世界性难题, 必须得有足够的 勇气和魄力, 因为对未知领域的探索, 其成功 率仅为3%. 经过持续努力,第二年终于试验成功. 在长期科研实践中, 他总结出一条规律: 技术 路线不通→质疑现有的理论→寻找突破口, 提出 新理论→以此为指导设计新方案.这个思路指引 他探索规律性的东西, 在求同之外分外重视求异, 打破传统. 大脑从早到晚都被实验和数据占据着, 几乎 没有休息的时间.灵感突现时, 即便是深夜, 也会 高兴地从床上爬起来直奔实验室. 魏刚曾说, 这 正是搞科研、 做学问的魅力所在. 节能环保战线上的一名老兵 ――追忆我国著名锅炉水处理专家魏刚

5 新闻热线: 010―58884060 E-mail: adaxuqian@126.com 责编 许茜2017 年6月19 日星期一KE JI REN WU 科技人物

本报记者 姜靖与83 岁的闻玉梅院士对话, 她的智慧、 随和、 雅致, 不时 流淌出来. 目前,闻玉梅20 多年来主攻的治疗性乙肝疫苗研究正在 进行三期临床试验, 有望成为世 界上第一个用于乙肝的治疗性 疫苗. 科研的核心是创新, 科研 的道路是勤奋, 科研的态度是求实, 科研的目的是为人民. 闻玉梅 在上世纪

90 年代说过的话, 至今印在实验室的墙上. 我做科研, 不是为了发表论文, 也不在乎论文分值, 而看重实实在在为老百姓 解决问题. 闻玉梅为控制乙肝付出了毕生的精力, 这源于最朴素的想法, 过去中国的肝病患者太多了, 严重威胁人民健康.一定要摘掉 '

肝病大国'

的帽子! 在漫长的科研道路上, 闻玉梅从未退缩过.上世纪

80 年代 先后在英国、 美国学习, 她靠着节衣缩食购买研究需要的低温冰 箱和幻灯机, 取得卓然成绩;

非典时期, 她不顾安危南下广州深入 一线……长期执著于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与研究, 她在研究乙肝 病毒的分子生物学与免疫学领域中作出了系统、 创新性的贡献, 成 为国际公认的研制治疗性乙肝疫苗的开拓者之一. 我们走过非常艰辛的道路, 曙光在前, 但还有一段路要走. 闻玉梅说. 在学业上, 她对学生极为严格.一名研究生曾因学业问题不 能按期毕业, 找闻玉梅大吵, 闻玉梅平静而认真地对这位学生说: 你这样毕业, 对自己一生不利, 我必须教出优秀的学生. 后来, 这 位延期毕业的学生工作非常出色, 成为一名教授.他写信给闻玉 梅: 我真懊悔, 当年应该在您身边多待几年. 闻玉梅年轻时曾经参加医疗小分队在贵州等地区工作, 对当地缺医少药的现象忧虑不已.她特别乐意培养边远地区的教师, 她的学生遍布青海、 西藏、 黑龙江、 云南等地, 至今与闻玉 梅保持着密切联系. 一名好老师, 要广泛了解自己领域的最新进展, 否则永远是 一本老教谱 不要觉得学生水平不高, 要坚持教学相长、 相辅相 成 ……耄耋之年的闻玉梅, 仍然带着年轻的心走在路上. (据新华社) 闻玉梅: 带着年轻的心走在路上 留声机 人物点击 仇逸(本栏图片来源于网络) 《自然・细胞生物学》 曾刊登 一篇论文, 提出了一套全新的多 能干细胞诱导因子.中国科学 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研究员陈捷凯就是这篇论文的 通讯作者之一. 学界认为, 陈捷凯所在团队 新发现的诱导因子, 具有非常广 阔的科学前景. 这篇论文的背后, 是陈捷凯和团队长达七年半的努力. 常人看来, 七年磨一剑 乏味而枯燥.对陈捷凯而言, 做科研 就是一个坚守的过程. 我之所以探索某个问题, 是因为我看到了一 种可能性, 无论结果证明它是对的还是错的, 对于我来讲都很重 要.我不会在意为此付出的时间长短. 陈捷凯说. 在研究 诱导干细胞重编程障碍 课题时, 团队很早就确定了一 个障碍因素, 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却始终找不到该因素影响 干细胞进程的一个 靶标 , 几乎所有人都失去了信心.但陈捷凯没 有放弃, 并特意从广州跑到上海去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 最终的 实验结果证明了设想的正确.由于工作做得很扎实, 科研成果很快 就发表在 《自然・遗传学》 上. 研究课题经常需要连轴转, 挑战身体极限.在一次实验中, 陈 捷凯感觉浑身乏力, 他还是坚持把实验完成.回到宿舍量了体温, 发现已经高烧到 40摄氏度了. 锐气不被时间磨平, 热情不被挫折浇灭. 这是陈捷凯在科研 道路上的信念.他选择学生时坚持一个重要标准――必须有毅力, 做科研会遇到很多挫折, 没有毅力的人是无法坚持到底的. 我通常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想着去实验室, 这已经成为习惯 了. 陈捷凯说, 研究做到一定层次之后, 确实会觉得很辛苦很累, 但如果真的不让我做, 我会有种 '

生无可恋'

的感觉. 他认为, 能够全身心投入科学研究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 我的生活需要不确定性, 科研恰恰是最具不确定性, 需要全 身心投入进去, 把思维发挥到极致, 这种感觉令人享受, 就像有些 人玩极限运动, 是在挑战身体的极限一样, 做研究就是在挑战脑力 的极限.

2014 年春节期间, 一位国外学者刊发了两篇干细胞学界的重磅 论文, 涉及的内容可能颠覆整个干细胞领域, 陈捷凯无心继续休假, 年没过完就赶回研究所做实验, 对论文内容进行论证. 当时我认为 这个事情太重要了, 必须赶回来. 在陈捷凯看来, 能够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努力, 是幸运 的. 科学的疆域无边无际, 我们要去发现新大陆.我只是科学丛林 里的一个探路者. 陈捷凯说. (据新华社) 陈捷凯: 科学丛林 探路者 刘羽佳 马晓澄 时间回到

2012 年, 那时的刘青松结束了 在哈佛大学医学院

6 年的博士后研究生活,

34 岁的他准备打点行囊回国.

2012 年7月, 刘青松与同在哈佛大学医学 院学习的妻子刘静, 以及好友王文超、 任涛一 起来到安徽合肥, 加入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 心, 组建了肿瘤药物学研究团队.除他们外, 团队还有

18 名海外留学人员, 分别来自美国、 日本、 韩国、 芬兰等国家. 攻克癌症的梦想, 让这群年轻人走到了 一起. 目前公认, 癌症是无法完全 根除 的.刘 青松说, 癌症之所以难以完全治愈, 一方面是 因为癌症的发病机制多种多样.同一癌症, 不 同人的发病原因可能不同.另一方面, 癌细胞 变异过快, 种子 癌症细胞很难弄清楚. 由于化疗、 放疗、 手术等传统癌症治疗方 式的副作用较大, 近年来, 癌症的精准个性化 治疗成为热点.刘青松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许多肿瘤的发生是由某些与生长相关的 激酶 发生异常活化而引起的. 精准靶向治疗为战胜癌症找到了希望. 刘青松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通过研发针 对突变激酶的 靶向药物 , 有效抑制这些激 酶的活性,从而达到抑制癌细胞增长的目的. 靶向药物 可精准抑制致癌靶点, 控制癌 细胞的生长, 而不会波及正常细胞.因此, 相 较放化疗等常规治疗手段, 靶向药物治疗不 仅精准, 还可减轻患者痛苦, 提高带瘤生存的 质量. 抑制 激酶 活性 把癌症变成可控慢性病,他说行锁定了目标, 刘青松团队从零开始, 用四年 多的时间, 针对目前临床常见的癌症相关激酶 靶点, 构建了仅依赖于目标靶点基因生长的大 型癌症激酶细胞库.由于该技术体系模拟临床 癌症病人在基因层面的发病机制, 因而又被称 为 试管里的病人 . 目前, 刘青松团队构建的细胞库囊括了与 肿瘤发展相关的近

70 种主要激酶靶点, 涵盖 了绝大多数在临床肿瘤病人身上发现的与临 床治疗、 耐药性等相关的突变, 细胞种类已达 到150 余种. 对于药物研发来说, 不仅要确定药物的疗 效, 还要明确药物的作用机理和副作用. 当问 到这个细胞库的作用时, 刘青松说, 他们建立的 细胞库, 因为仅依赖于单一的激酶基因生长, 所 以可以快速、 准确地检测出药物对激酶靶点的 打击活性, 同时表明药物的作用机制. 由于我们的细胞库涵盖了

70 多种不同的 激酶, 因此可以快速判断药物对除了目标靶点 之外的其他激酶的作用, 从而有效评估药物的 靶点选择性, 对药物在临床上可能产生的机制 性毒副作用进行预测. 刘青松说. 试管里的病人 '

靶子'

已备好, 接着就是研发、 筛选有效 的 '

子弹'

. 刘青松说, 团队要从成千上万种化 合物中挑选出有研究价值的 苗头药物 , 但 人工筛选的方法, 不仅费时费力, 而且准确 性也比较低.

2013 年 ,刘 青松团队自主开发了国内首个将高通量靶向基因测序技术与高通量体外 药敏检测技术相结合的肿 瘤精准治疗技术体系(HDGS) , 利用高通量药物筛选方 法, 对肿瘤病人的原代癌症细胞进行体 外培养和高通量药物敏感性检测, 为肿瘤 患者最大限度地筛选出可用之药. 他们建成的高通量药物筛选和测试技术 平台, 采用自动化操作系统, 可实现自动分液、 自动加样和自动检测一整套的药物筛选流水 线作业, 能达到每天完成

10000 个药物筛选测 试的水平. 利用这些条件,团队针对白血病、淋巴癌、 肺癌、 甲状腺癌等癌症开发了一系列的激 酶抑制剂, 申请了

30 多项中国和国际专利, 发 表了一系列高水平的文章.与此同时, 该团队 与安徽省本地的药物研发企业进行合作, 今年 就有一个针对白血病的创........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