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JZS133 2012-12-28
新华社记者 一鼓作气谋改革, 回答市场之问―― 走进万华烟台工业园, 只见管道纵横、 高塔 林立, 运输货车出出进进, 一派繁忙景象.

这个曾为皮鞋提供原料的合成革厂, 为何能 成为世界化工领域的佼佼者? 记者最近到万华采访, 一路走、 一路看、 一路 问……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万华的诞生, 与解决中国人穿鞋问题有着不 解之缘:

40 年前的中国, 还是一个踩在布鞋上的国 度. 应当把它作为重点建设项目, 因为人民太需 要了. 在万华展厅, 记者见到40年前中央领导批 示件, 急切之情跃然纸上. 要钱给钱. 国家拿出4.6亿元, 约占当年全国 财政的千分之四, 从国外引进聚氨酯合成革生产 装置…… 要人给人. 来自全国各地约

7000 人汇聚在 砂石遍布的芝罘湾畔, 奋战近5年…… 万华第一代掌门人刘永祯, 被轻工部从锦西 化工厂副厂长的职位上调来了. 万华第二代掌门人李建奎来了: 当时我在 轻工部工作, 二话没说就从北京来烟台了. 万华集团原总裁丁建生也来了: 我1982年从 青岛化工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化工部外事局, 听说这 里大量招人, 我就过来了. 万华现任掌门人廖增太紧随其后: 1983年, 我从华东理工大学一毕业就来了, 经历了引进技 术设备创新改造的过程.

1983 年, 万华试车成功, 中央领导专程到现 场剪彩庆祝. 万华就这样呱呱坠地! 此后10年, 万华累计为2亿双合成革皮鞋提 供原料, 相当于提供全国皮鞋原料的四分之一. 中国老百姓实现了从 穿布鞋 到 穿皮鞋 的历史跨越, 万华也随之踏上了从 计划 走向 市场 的艰辛探索―― 一方面, 万华沿袭着传统计划模式. 轻工部 拨原料、 下指标, 我们生产后再由轻工部统一调 配. 丁建生说. 另一方面, 外国企业产品不断涌入, 民营合 成革企业迅速兴起, 动摇了万华产品一统天下的 地位. 很快, 万华从 皇帝女儿不愁嫁 变成了 门前 冷落鞍马稀 . 市场, 给万华人上了刻骨铭心的一课. 作为计划体制的 宠儿 , 国有企业能不能在 市场竞争中成为 弄潮儿 ? 这是万华, 也是所有 国有企业必须回答的重大课题. 时任技术车间副主任的丁建生那个急啊: 成本一万一, 卖价七八千, 企业眼看着往死里 作. 这个一口胶东腔的山东大汉, 性子急、 嗓门 大, 楼上说话, 楼下都听得见. 市场的棒喝敲醒了万华. 从此, 万华义无反顾地迈出从 计划 到 市 场 的步伐, 坚定不移地踏着国家改革的时代鼓 点―― 1993年破除铁饭碗、 铁工资、 铁交椅;

1995年进行第一次企业制度改革;

1998年进行股份制改造;

2001年登陆资本市场;

2006年进行员工持股试点;

2016年开展更进一步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2018年整体上市获批准;

…… 与改革旋律同频共振, 万华一鼓作气. 改制. 上世纪

90 年代开始, 全国国有企业逐 步推进劳动、 人事、 分配制度改革. 万华第一时间 在全厂试行全员合同制, 打破铁饭碗, 搬掉铁交 椅, 取消铁工资…… 时任万华人事主管栾新光说, 如果没有这些 变革, 后期很难实现与国家改革的对接.

1995 年, 万华由 烟台合成革总厂 改制为 烟台万华合成革集团有限公司 , 成为山东省首 家、 全国第8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国有企业. 剥离. 精干主业, 主辅分离. 万华在此后的数 年间,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