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hgtbkwd 2012-12-27
第2 6卷第4期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V o l .

2 6 N o .

4 2

0 1 8年8月JournalofX i a m e nU n i v e r s i t yo fT e c h n o l o g y A u g .

2 0

1 8 收稿日期:2

0 1

8 G

0 4 G

2 8 修回日期:2

0 1

8 G

0 6 G

2 1 作者简介:叶曼雯 (

1 9

9 4-) ,女,硕士研 究生,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英美文学.通讯作者:林佩璇(1972-) ,女,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口笔译和话语研究,E G m a i l :

1 3

6 6

2 8

5 3 8@q q . c o m. 引文格式:叶曼雯,林佩璇,张小媛.鲍勃?迪伦歌词中 风 之意象的解析 [ J ] .厦门理工 学院学报,2

0 1 8,2

6 (

4 ) :

6 4 G

6 9. C i t a t i o n : Y E M W,L I NPX,Z HAN G X Y.O nt h ei m a g e so f w i n d i nB o bD y l a n ? sl y r i c s f r o m t h e p e r s p e c t i v e o f i m a g e t h e o r y [ J] .J o u r n a l f o X i a m e n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2

0 1 8,2

6 (

4 ) :

6 4 G

6 9.( i nC h i n e s e ) d o i :

1 0.

1 9

6 9

7 / j . c n k i .

1 6

7 3 G

4 4

3 2.

2 0

1 8

0 4

0 1

1 鲍勃?迪伦歌词中 风 之意象的解析 叶曼雯,林佩璇,张小媛 ( 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 福州

3 5

0 0

0 7 ) [ 摘要]鲍勃?迪伦用 风 之意象营构了情景交融而又意蕴无穷的审美空间.其笔下之风形态多 样,包含悲情之风、抗议之风以及浪漫之风.丰富的风意象是迪伦不同时期反叛个性的展现以及内心情感 的承载,亦是迪伦反抗社会反抗现实的强兵利器,借助风之意象,他奏出了一曲曲悲壮动人的时代强音. 风之意象凝聚了迪伦深深的忧患意识,以及对时代、人生、生命、自我的质疑与反思,亦奠定了其沉郁悲 情的歌曲主基调. [ 关键词]鲍勃?迪伦;

歌词;

意象;

风;

情感;

意境 [ 中图分类号] I

1 0

6 ?

2 [ 文献标志码]A [ 文章编号]1

6 7

3 G

4 4

3 2 (

2 0

1 8 )0

4 G

0 0

6 4 G

0 6 鲍勃?迪伦是2 0世纪最伟大的摇滚音乐家,一个流行文化的标志形象,更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和 语言大师.著名学者滕继萌教授曾说: 作为战后整整一代人的精神代言人,鲍勃?迪伦创作了大量 极具史诗性的流行音乐诗篇. [

1 ] 从2 0世纪6 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知识界便逐步认识到鲍勃?迪伦作 品的文学价值,2 0世纪8 0年代末9 0年代初在美国更形成了一批对其作品、创作理念、个人生平进 行研究的 迪伦学者 ,2

0 1 6年鲍勃?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国内外对于迪伦的研究更成为热点. 近年来,国内外对迪伦的研究主要从音乐价值、个人生平、歌词诗性几个层面对其歌词解析.赵玺 媛[ 2] 立足于鲍勃?迪伦的歌词意象,利用皮尔斯符号意指的三分式,从再现体、对象以及解释项三个 方面对其歌词意象进行分析,探讨意象与迪伦忧郁气质的联系.张若晓[

3 ] 分析了歌曲 ? 你属于我? ( Y o uB e l o n gt oM e)中的沧桑孤寂的爱情意象,? 暴雨将至?( A H a r dR a i n ? sAG o n n aF a l l)中阴暗 压抑的环境意象以及 ? 随风飘荡?( B l o w i n gi nt h eW i n d)中直扣心灵的反问,展示迪伦温柔而悲伤 的灵魂.而关于迪伦歌词中风之意象的研究十分欠缺,仅陈建文[

4 ] 探讨了 ? 答案在风中飘?一曲中风 之意象的反战内涵、风之悲情以及迪伦借风之意象所传递出的反战求和,追求自由生命空间的信息. 因此,本文立足于迪伦歌词中大量使用的风意象,较为全面系统地剖析其内含的情韵与意境的建构, 以期为鲍勃?迪伦的分析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