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捷安特680 2012-12-22
《北上》 徐则臣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 《 视听拾碎》李静方著文汇出版社出版空间,另一种 时间 的收纳 ―― ―读李静方新作《视听拾碎》 南妮有些年头了, 关于李静方的两次深刻 记忆,似乎都与南京路有关.

一次是在音响 店,听作为店长的他,侃侃而谈那些唱片那 些音乐家,临走,他送了我一张著名的慢摇 滚CD. 还有一次,是在意大利品牌的衣饰 店,有咖啡喝有杂志翻、沙龙色彩浓郁的店 堂里,静方兄哲学教授一般,跟我们聊了远 不止服装美学的问题. 在南京路邂逅一个 朋友不稀罕, 稀罕的是朋友身份的神奇转 换. 音乐爱好者? 美术评论家? 资本家? 推 销员? ―― ―从来没有看到如此温文尔雅的 学者型经商者. 跨行这时髦玩意儿,二三十 年前,李静方已经涉足,就如同他二三十年 前的文章,放在今天看依然时髦. 神人,奇人,上海一定是他们出品的圣地. 现在,翻开李静方的新书《视 听拾碎》, 四个部分: 生活杂说 音乐感怀 画中索味 文选读评 ,10 万字, 从上世 纪90 年代,跨越至今天. 众多写作者的发 表数字,在这么多年里,或许是他的

10 倍20 倍30 倍. 书中一半的篇幅是画评,这已显示了 静方兄的主业. 阅读这些文章, 会找到作者的专用词 典:能指、所指,界外、边界,同质、异质,认知、演化,内视、物理,定式、反置,想象、意喻,小概率取向、大面积经历……感觉李静 方的表情达意,采取的是 低八度音 ―― ― 反通俗、反常规,在他人停止的地方,于他 却刚刚是一个开始. 他反对 界定 ,在结 论面前,他热衷于重新打开;

他抵抗流俗, 不屑清规戒律,重视个人的独特体验. 一 切事物皆有着无限可能. ―― ― 这仿佛是 评论家的胸怀、气度,这同时也是一 个诗人的诗心. 书中,收有李静方的诗歌,也就 没有什么奇怪了. 在我看来,李静方一直在做拓展 空 间 的艺术工作. 他的画评是这样,书评、 乐评也是如此. 他执著地、坚定地用着自 己的词典,热情地指示观众读者:穿过表层,再看一看,想一想…… 实际上人的感 受空间是很大的,也是自由的. 有一份这 样,就肯定有一份那样. 只要能开拓视野、 发展感觉,可能性总是存在的. 因为人文 知识的建立,是从人自己开始的. 在某篇 文章中,他这样写道. 可能性,也即是生命经验的丰富与感 受力提速的效率. 如果李静方写小说,可能他最要避开 的,就是道德感. 审美是无限的,道德是一 种有限. 即使写诗,李静方也相当注重诗行的 形式感. 那么,在美术作品的形式感与它 给人的思考性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一个 画家就是一门学问,很少看到画评写得如 此认真专注. 让人惊讶与感慨的是, 生活杂说 中 的一些文章,随意摘一点,都可以切 中时弊. 这说明静方兄有预言的本事,还是他 对于 质 的考量一贯保持深谋远虑 ? 比如: 离开年龄、思想、教育、男女、城乡、供需、喜好、心理、使命、创造、舒适和发现, 钞票被赋予了极度的张力. 在这唯一的尺 子下, 属于人之心理的调 剂天性被遮盖了. 妖艳膨胀替换了人格的优雅节制,喧 嚣浮华替代了个人的轻轻私语,压力拼搏 置换了人际的平和互补,功利身份改变了 个人向心的思索和发现…… 用司空见惯去迎合这个正在变迁中的城市,已不再 稀奇. 物质、商品、功利主义似乎已经成为 一切. 每周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