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丑伊 2012-12-17

创新管理体制和机制,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 善公司治理结构,增强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3、坚持发展整机与提高基础配套水平相结合. 努力实现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 带动基础配套产 品发展. 提高基础件技术水平, 开发特种原材料, 扭转基础配套产品主要依赖进口的局面.

06 年强调产业结构调 整,09 年首次强调整 机和基础件均衡发展, 最值得关注.

4、坚持重点发展和全面提升相结合.依托重点工程, 研制一批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影响大、 关联度高 的重点领域的重大技术装备, 实现核心技术和系统集成 能力的突破;

以点带面,通过自主设计和自主制造,带 动基础装备和一般机械装备产品及零部件生产制造水 平的全面提升.

4、 坚持发展企业集团与扶持专业化企业相结合. 支持装备制造骨干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发展大型 综合性企业集团, 鼓励主机生产企业由单机制造 为主向系统集成为主转变, 引导专业化零部件生 产企业向 专、精、特 方向发展,形成优势互补、 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

09 年强调发展企业集 团与扶持专业化企业 相结合,这与

06 年重 点发展和全面提升相 结合异曲同工. 资料来源:招商证券研发中心

二、两次振兴规划的目标、任务和配套政策对比

1、振兴目标:兼具可操作性和前瞻性 最新公布的振兴细则在年初振兴规划公布的具体目标(比较具体,偏中短期)基础上进 行了调整,细则中的具体目标更全面、更系统,具备一定的前瞻性,完全可以起到指导 和支持未来三年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作用.

2006 年振兴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是 到2010 年,发展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装备 制造企业集团, 增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重大技术装备的制造能力, 基本满足能源、 交通、 原材料等领域及国防建设的需要 ,目标要求相对比较宽泛. 新细则提出的具体目标显然更具备可操作性和前瞻性:首先是产业实现平稳增长;

其次 是市场份额逐步扩大,要求国产装备国内市场满足率稳定在 70%左右,巩固出口产品 竞争优势,稳定出口市场;

第三,细则还首次提出要提高基础配套水平,要求关键自动 化测控部件填补国内空白,特种原材料实现重点突破. 表2:2009年和2006年两次振兴规划具体目标对比

2009 年新振兴规划

2006 年老振兴规划 原先的具体目标 细则中的具体目标

1、 到2010 年, 发展一批有较强 竞争力的大型装备制造企业集 团,增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重大 技术装备的制造能力, 基本满足 能源、交通、原材料等领域及国 防建设的需要.

1、依托高效清洁发电、特高压变电、 煤矿与金属矿采掘、 天然气管道输送 和液化储运、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 通等领域的重点工程, 有针对性地实 现重点产品国内制造.

1、产业实现平稳增长.保持装备制造业生产经营稳定, 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逐步上升,为扩大内需、 转变发展方式、确保国民经济稳定增长提供保障.

2、依靠区域优势,发挥产业集 聚效应,形成若干具有特色和知 名品牌的装备制造集中地.

2、结合钢铁、汽车、纺织等大产业 的重点项目,推进装备自动化.

2、市场份额逐步扩大.提高国产装备质量水平,扩大国 内市场, 国产装备国内市场满足率稳定在 70%左右, 巩固 出口产品竞争优势,稳定出口市场.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