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阿拉蕾 2012-12-16
B07-B08 2018年5月21日 星期一 编辑: 向平 美编: 马晓迪 华不注 暗淡了刀光剑影, 远去了鼓角争鸣 这是电视连续剧 《三国演义》 中的主题曲, 在我们济南其实也有 暗淡了刀光剑影, 远去了鼓角争鸣 之处, 那就是旧军门巷 和卫巷.

过去, 旧军门巷在卫巷的西边. 明代称总督为 军门 , 清代沿用明朝 的称谓, 称提督、 总兵或巡抚也叫军门. 旧 军门巷, 曾经是山东巡抚丁宝桢的府邸. 丁宝桢, 贵州平远人, 字稚璜, 咸丰三年进 士, 同治二年, 擢山东按察使, 会同僧格林 沁弹压过宋景诗和捻军. 被清政府先后授 予山东按察使、 山东布政使、 山东巡抚, 赏 头品顶戴, 太子太保, 后又调任四川总督. 故称 丁军门 . 他智斩安德海, 其刚正不 阿的品质在济南人民心中写下了辉煌的 一页. 他创办山东机器局, 在山东、 四川大 兴 洋务运动 , 创办山东的军事机械制造 业是有很大贡献的. 早在一百多年前, 丁宝桢创办山东机 器局时的创业思想和其经营管理方式就 有很多先进的地方, 今天看来也是高效与 务实的. 他于1875年11月开始筹建山东机 器局, 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建成投产. 1876年 丁升任四川总督, 又着手建立四川机器 局. 他创办这两个近代军事企业, 首先是 他亲身感受到了新式枪炮对于军事作战 上的优越性, 对于维护清政府的统治起了 重要作用. 更重要的是为了对抗列强的侵 略. 1870年天津教案发生, 清政府和英、 法 等国的对外关系立即紧张起来, 身为山东 巡抚的丁宝桢认为山东地处海防前哨, 又 是护卫京畿地区的重要屏障, 必须加强海 防. 1874年和1875年, 日本侵犯台湾和英国 侵略云南事件相继发生, 这更使他深感创 建山东机器局刻不容缓. 为此, 他多次上 奏朝廷明确指出, 创办机器局, 制造枪炮 是因为它们实为御侮利器, 中国自强之 术, 于修明政事之外, 首在精求武备. 丁宝桢深知创办企业需要人才. 为此, 他把选拔人才作为第一要事. 他说: 练兵必先利器, 制造尤贵得人. 在他的 悉心罗致下, 不少有用人才如张萌恒、 薛 福辰、 徐建寅、 曾昭吉等, 纷纷招到山东机 器局. 张萌恒原系湖北候补道员, 广东人, 对炮台、 机器各事见闻极多. 徐建寅是著 名科学家徐寿的次子, 于机械、 物理、 化学 深有研究, 到山东后被委任为山东机器局 第一任总办. 正是由于丁宝桢十分重视人 才的挑选与使用, 川、 鲁两省机器局才办 得有声有色. 在创办过程中, 丁宝桢对于选择厂址 也是慎之又慎. 为此, 他基于 三利 而设 厂: 设厂内地, 不为彼族 (外国侵略者) 所 觊觎, 万一别有他事, 仍可闭关自造, 不致 受制于人, 利一也;

附近章丘、 长山等县 煤、 铁矿产富饶, 民间久经开采, 但就内地 采料, 已觉取资无穷, 纵有闭关之时, 无虞 坐困, 利二也;

秦、 晋、 豫、 燕、 湘、 鄂各省由 黄 (河) 、 运 (河) 溯流而上, 一水可通, 将来 制造军火有余, 可供各省之用, 转输易达, 利三也. 考虑的是十分周到的. 购置先进的机器设备也是必不可 少的. 1876年他派徐建寅去上海购买英 国普恩公司制造弹药的机器和马蒂尼 枪的设备, 又从福建调来 万年春 轮专 事运输. 这在当时是比较先进的. 另外, 在经营方式、 雇工用工方面也都有许多 值得称道的地方. 还应当记述的是, 丁宝桢在济南创办 了尚志书院. 对于教养风化, 选拔人才都 是很有作用的. 他聘请了许多饱学之士来 书院讲学. 其中, 就有我市著名画家弭菊 田先生的曾祖弭道彰, 他于地理学、 心理 学和经济学都有研究. 为济南地区培养了 不少人才. 旧军门巷还有一个重要的地方, 这里 是新华电影院的旧址. 那时候济南的电影 院比较少, 历下区的新华电影院占据着非 常重要的位置, 最受人们欢迎. 我读小学 (南城根小学) 的时候, 学校每年假期都给 学生一种季票: 一个小本本, 每看一次电 影就撕下一张, 其价格非常便宜, 也就是 几分钱的样子, 假期之中可以随时去看. 那时的电影票价是1角5分, 彩色影片的票 价两角. 今天恒隆广场的西边是曾经的卫巷. 卫巷, 因为有 卫 , 所以才称 卫巷 . 什么是 卫呢? 卫, 就是封建社会朝廷的武警部队, 各个朝代建制不同, 其名称也相差很大. 卫以下又设千户所、 百户所. 在济南 西郊就有 闫千户 村, 可以一瞥旧时卫的 建制遗迹. 在卫巷里面有卫的官署, 其旧 址辛亥革命之后改建为济南第一师范小 学, 后来改为南城根小学, 再后来改为黑 虎泉西路小学. 如今, 这条充满着军事意味的老街 已经消失了, 成为现在的恒隆广场. 只 有这名字还能让我们回忆起旧时的风 貌, 从这条街上飘过来的微风还能听见 几百年前战马嘶鸣, 折射出光怪陆离的 刀光剑影. 明府城史话 济南方言里有 木乱 这个词―― ― 权且 这样写吧, 因为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写法和 释义. 在济南, 木乱 一词一般是这么用的: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蓑衣呢, 木乱我一上午 了. 这个词还有一些衍生, 比如 迷离木乱 迷留木乱 等等. 它表示心情烦躁、 郁闷、 焦躁, 不舒服、 不痛快, 又发泄不出来. 就如同 长了一身疥, 三伏天穿着大棉袄站在大太 阳地儿底下, 浑身刺痒又不得挠, 这么一种 状态. 木乱 的写法, 很多人认为应该写作 没乱 , 这里的 没 字读作 mò , 是古代话 本小说、 散曲中经常出现的一个词汇. 没乱 一词较早的出处是金代董解元所写的 《西厢记诸宫调》 , 书中第三卷有这么一句: 空没乱, 愁把眉峰暗结. 元代曾瑞的 《集贤 宾・宫词》 套曲也出现过 没乱 这个词: 睡 不着, 坐不宁, 又不疼不痛病萦萦. 待不思量 霎儿心未肯, 没乱到更阑人静. 在明代话本 小说 《金瓶梅》 中, 这个词也出现过多次: 不 去出来, 也不行事, 急的妇人春心没乱. 至于 迷留木乱 , 在元明话本小说里也 经常出现, 一般写作 迷留没乱 . 如上文提到 的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 中, 卷七有这么一 句: 最难甘眼底相逢, 有情夫婿, 不得团圆! 好迷留没乱, 教人怎舍拼. 同样是 《西厢记》 , 王实甫的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 里也出现过 这个词: 着小生迷留没乱, 心痒难挠. 迷留 没乱 这个词还有另外一种写法, 写作 没撩 没乱 . 元代武林隐所作散曲 《蟾宫曲 ・ 昭君》 中就是这么写的: 哀哀怨怨, 一曲琵琶, 没撩 没乱离愁悲悲切切, 恨满天涯. 明代施耐庵 《水浒传》 第七回里也有这么一句: 过了两三 日, 众多闲汉都来伺候, 见衙内心焦, 没撩没 乱, 众人散了. 但不管是 迷留没乱 还是 没 撩没乱 , 没乱 一词总是没有歧义的. 木乱 一词的写法似乎就这样圆满解 决了, 但回过头来想, 为什么要写成 没乱 呢? 对这个词的起源仍是解释不清楚的. 有趣的是, 我们发现 没乱 这个词存续 的时间段基本是元代和明代, 清以降很少 使用. 而 没乱 的出处, 多是在话本小说和 散曲中, 也就是说正统的文人不用这个词. 所以, 没乱 这个写法只是元明时代的一个 口语记音, 并不是该词的真实写法. 其实, 无论是 木乱 还是 没乱 , 两种 写法都不正确, 它的本字应该写作 瞀乱 . 瞀 , 现在一般读作 mào , 从目, (wù) 声. 瞀 字的本义是指眼睛昏花、 目眩, 引申 为心绪紊乱, 或者愚昧无知. 《文选 ・ 宋玉 ・ 九辨》 中有 慷慨绝兮不得, 中瞀乱兮迷惑. 私 自怜兮何极? 心怦怦兮谅直 的诗句, 对于 瞀 字, 张铣注释: 叹与相绝而不见, 使中 昏乱迷惑也. 瞀, 昏也. 瞀乱 一词很早就 出现了, 指昏乱、 精神错乱等含义, 是古代较 为常见的书面语. 如 《后汉书 ・ 廉范传》 中就 使用过这个词: 融怪其貌类范而殊不意, 乃 谓曰: '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