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戴静菡 2012-12-08

82 岁的老人王治明昨天捧 着他去年在台湾拍的照片走进晚报, 与 记者分享了他的台湾之旅. 坐在记者面前的王治明老人精神劲 儿不错, 聊起台湾, 他十分激动, "小学的 时候语文课本里有一篇写宝岛台湾的文 章, 当时是第一次听说台湾, 当时被课文 内容所吸引, 想着长大一定要去看看. " 没想到,这一等就是近70 年.2011年, 一直爱写诗的他还给第二届海 峡两岸荷花诗书画大展投稿;

去年, 他终 于和爱人踏上了台湾宝岛, "虽然只有短 短8天, 但是那

8 天的时光深深印刻在 我的记忆里. " "日月潭, 是我在台湾最想看的景点;

台湾中央大学却是我最想去也逛得最认 真的地方, 因为我的母校与它有着些许渊 源. " 王治明说, 当时走在台湾中央大学 里, 脑子翻腾的全是自己年轻时在学校的 时光, 那样的感受不是言语所能表达的. 聊起台湾, 王治明的话匣子就关不 住了, "现在好了, 昆明人到台湾也可以 自由行了, 这真是个好消息, 我们昆明人 去台湾就更方便了, 也说明我们两地的 交流也更密切了. "

1988 年1月, 台湾当局开放台胞赴 大陆探亲后的第一时间, 春城晚报全国 首创在头版开辟 "台湾亲人在找你" 专栏, 历时整整5年, 为491名台胞找到了 亲人.2013年8月28日, 一个吉祥的日 子, 昆明即将试点启动赴台自由行, 滇台 之间, 你来我往, 越发亲密.

25 年间, 或者更长的时间里, 有多 少感人的事件, 有多少尘封的画面, 一封 书信, 一个老物件, 一张老照片, 背后都 可能是一个动人的故事.不管你是在滇 的台胞, 还是曾经赴台的云南人, 或是你 有一段关于滇台间的往事, 都跟我们讲 讲吧, 我们听你的! 互动方式 1. 致电春城晚报新闻热线:0871-64100000;

2.@春城晚报 ( 新浪、 腾讯官方微博 ) ;

3.搜索添加微信公共账号 "春城晚报" ;

4.登录云南网 (www.yunnan.cn) , 进 入相应专栏.

本报记者 曹婕 实习生 武亚平 82岁老人念想近70载 终踏上宝岛台湾 昨天是 "鬼节" , 虽然滇管局执法的工 作人员已经在这几天加强巡查监管, 可还是有少数市民会在河床、 岸坡、 河 堤等周边焚烧祭祀用品.而更多的市 民则选择在小区楼下焚烧纸钱, 昆明 四处都是点点星炎, 这样大规模活动 会不会对昆明的 PM2.5 指数造成影 响呢?昆明市环保局监测数据显示, 连续

3 天, 昆明的空气质量依然是以 优为主, PM2.5 变化不大, 影响没有 春节时的烟花爆竹明显. 昨天傍晚, 昆明闹市区烧纸.

本报记者 周明佳 摄 两岸诗坛和平交流使者王治明

本报记者 龙宇丹 摄 七月半 市民烧纸累坏环卫工 对PM2.5影响没有春节大 截至8月20日昆明今年轻度污染20天 本报讯 在瑞丽市、 陇川县、 镇康县一 带, 有一群特殊的流浪者, 他们是吸毒者, 他们有的来自外地、 外省.没有收入来 源, 他们翻遍了街上大大小小的垃圾桶, 甚至吃不上一顿饱饭, 更别提生病、 感染 后的治疗.昆明云迪行为与健康研究中 心, 在省市民政部门的支持下, 启动了 "流 浪吸毒人员的生活与医疗救助" 项目. 今年, 云南省共11家获得2013年国 家专项资金, 用于在社区养老、 弱势及边 缘人群帮教及医疗、 生活援助等多领域 开展以社会组织为主体, 以发挥社会服 务优势, 让弱势群体获得最直接的受 益.昆明云迪行为与健康研究中心是获 得支持的项目单位之一, "流浪吸毒人员 的生活与医疗救助" 项目在瑞丽市、 陇川 县、 镇康县实施, 为期一年, 金额 23.5 万元. 云迪是为受 HIV/艾滋病威胁脆弱 人群服务的非政府组织, 以脆弱及受益 人群网络组织形式参与艾滋病防治及救 助等活动, 服务于广大高危及脆弱人 群.在以前的活动中, 云迪组织发现了 很多外省吸毒人员因为无家可归而流浪 到边境地区. "流浪吸毒人员的生活与医疗救助" 项目还提供简单的医疗救助工作, 发放 酒精棉球、 清洁针具、 处理皮肤脓肿, 减 少他们身体病痛程度.与当地医疗部门 一道, 为他们提供免费 HIV 检测等基本 医疗服务, 同时结合开展同伴教育, 帮助 他们帮助其恢复身体机能, 使他们能戒 断毒品, 减少当地政府及社会的负担. 工作人员希望通过医疗救助戒断毒品, 重新回归社会, 回到家庭, 使其整个家庭 社会受益.截至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