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怪只怪这光太美 2012-12-06

1 年出栏生猪

3000 多万头, 广西壮 族自治区近年来已成为生猪家禽生产 大区.记者日前走访自治区环保厅、 养 殖大市及养殖大户, 了解畜禽养殖业如 何治污? 现状如何 畜禽养殖污染未能有效治理 一头生猪一天的排污量相当于

7 个人. 这是记者在采访中听到最多的 一句话. 在采访中, 记者了解到, 虽然广西 是畜禽养殖大区, 但全区养殖业集约化 水平低、 规模小, 多数是家庭式的养殖, 甚至一些养殖场就建在村庄里, 治理空 间小、 难度大. 十二五 期间, 广西共有

3401 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需要开展畜禽 粪污防治工作, 但从

2011 年至今, 仅768 家通过了国家核查核算认定, 完成目标任 务的 22.58%. 十二五 后两年内必须完 成余下

2633 家养殖场的减排任务, 需要 进行大量的污染减排设施建设. 畜禽养殖污染严重, 为何没有得到 有效管理、 引导和治理呢?广西环保厅 总量处处长曾辉告诉记者其中的原因. 首先, 根据 《广西壮族自治区畜牧 水产业污染防治 十二五 规划》 , 畜禽 养殖业布局必须根据地区的环境承载 力科学规划布局, 然而, 广西众多畜禽 养殖场建设没有考虑环境承载力要求, 无序建设严重. 其次, 是治污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按照这个规划, 十二五 期间广西 80% (3000 个) 的大型规模化养殖场要建立 规范的粪污处理设施, 并对粪污进行无 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需要资金 7.5 亿元, 实际上, 十二五 前3年, 广西对畜 禽养殖污染减排的资金投入累计只有

6000 多万元. 另外, 部分地区畜禽养殖密度高, 在养殖过程中未能做到干湿分离, 养殖 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排入塘, 且无任何防 渗措施, 加上耕地面积少, 土地消纳粪污 面积严重不足, 无法达到减排要求. 目前, 自治区明确提出了全区规模 化养殖和养殖小区配套建设废弃物处 理设施的比例要达到 80%以上, 并且把

3400 多个规模畜禽养殖场的减排目标 任务分解到各市县、 各年度. 原因何在 农牧结合弱化, 粪污资源化 受阻 在采访中,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 学研究所专家许振成指出, 近10 年来, 畜禽养殖产业链全面进入集约化、 规模 化的阶段.但农牧结合日趋弱化, 养殖 粪污回归土壤的通道不畅, 畜禽粪便排 入环境已造成流域性的普遍污染, 优质 水源面临丧失殆尽的危险. 许振成说, 要认识到畜禽养殖源减 排比工业、 城市生活源更难.畜禽养殖 源相对分散、 企业效益低、 治理技术不 配套,不能依靠某一单项技术完成减排.现有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单项技术 各有优势, 但不足以完成减排任务.比如, 农业部门大力推广的沼气工程, 对COD 有较好的控制, 但是几乎全部的 氮、 磷进入沼液, 沼液进入水体将造成 严重的富营养化;

生态垫料在一定程度 上影响畜禽的生长且垫料的后续处理 难;

而单纯依靠污水末端治理达标的成 本高, 一般企业难于承受等. 粪尿都是可利用的农业资源, 如何 做到种养平衡, 走全生态循环模式养殖 呢?记者从广西东园生态农业科技有限 公司了解到, 这个公司在 2013年时, 畜禽 养殖污染物减排项目已通过减排核算. 东园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正是 充分利用现代生物科技, 将东园家酒生 产产生的酒渣及动植物药渣用来养猪、 养牛和养鱼等, 将养鱼产生的塘泥、 鱼 塘水用来种植果蔬和牧草, 通过生物技 术发酵农副产品下脚料, 再将畜禽养殖 产生的粪便等废弃物用来生产沼气、 生 物肥和发电, 最后再用沼渣来养殖蚯蚓 和供给企业及周边农户进行生态养殖、 种植以及开发东园系列有机产品等, 不 断提高畜禽养殖业废弃物资源化、 能源 化、 无害化、 减量化综合利用水平. 目前, 东园企业近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