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笔墨随风 2019-08-30
2011年第一期 总第2期28 编委名单 编委会主任 龚旗煌 董晓华 执行主编 宋亚男 编辑戴倩摄影博雅排版印刷 北京燕园京红彩色印刷公司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校友会 目录 百年物理讲坛…1 学院动态…2 * 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宇宙学 研讨会成功举行 *中国科学院 爱因斯坦讲席教授 讲座成功举办 *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校长一行来访 *伦敦大学学院校长一行访问我院 *物理学院代表团访问台湾大学理学院 *钟赐贤先生来我校作有关福岛核事故的专题报告 *北大核研院与九院二所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举行 研究进展…4 *发明一种石墨烯材料剪裁方法 *非线性波的负折射率折射的实验发现 *利用LAMOST发现新类星体的成果入选我国十大天文 科技进展 *在LHC上探索夸克内部结构研究中取得的新进展 物理人 主题文化节…6 * 物理科学的人文情怀 陈佳洱对话王恩哥 *红楼一梦揭秘探隐初解惑,再证前缘求全问死终释然 *郭秋菊教授为全校同学讲解核辐射防护知识 * 从生活中发现物理学习的乐趣 校友活动…12 *物理学院举办2011年校友新年酒会 *王恩哥院长出席北加州校友见面活动 *物理学院87级物理专业学生返校聚会 *邓志峰校友与学院师生交流活动 *91级校友入学20周年返校活动暨物理91基金成立 *原技术物理系老教职工联谊聚会圆满成功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赵凯华物理教育基金………

18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捐赠基金项目一览……………

22 物理学院新楼项目简介…23 校友信息更新启事…25

1 2011年6月7日下午,北京大学百年物 理讲坛第三讲在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大厅举 行.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David J. Gross 教授应邀做了题为 物理学基础之前沿 的学术报告.北京大学副校长、物理学院 院长王恩哥教授在报告会前会见了Gross教授,并于报告会后为Gross教授颁发 北京 大学百年物理讲坛 的纪念品.北京大学 物理学院师生与来自北大、中科院等单位 的近300名听众在现场聆听了Gross教授的 精彩报告,并在会后与Gross教授互动交 流.报告会由北京大学科维理天文与天体 物理研究所所长林潮教授主持. Gross教授的报告涉及了物理学最基础 和最前沿的多个方面.Gross教授认为物理 学的前沿问题是对人类认知极限的不断超 越.他形象生动地介绍了量子色动力学、 超对称场论、弦理论和大统一理论的一些 基本概念,并对宇宙学、量子物理学、凝 聚态物理学、生物物理学等一系列开放性 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展望,使听众们大开眼 界,意犹未尽. Gross教授1941年2月出生于美国.1966 年获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学 位,其后以青年荣誉博士后的身份来到哈 佛大学,1969年进入普林斯顿大学工作, 1972年升任物理学教授,随后陆续被授 予Eugene Higgins物理学教授和Thomas Jones数理物理学教授荣誉称号.现任加利 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科维理理论物理 研究所所长.2004年,因其在基础物理学 领域的突出贡献,Gross教授与H. David Politzer和Frank Wilczek共同获诺贝尔物 理学奖. Gross教授此行还参观了北京大学科维 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并与科维理 所、物理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众多师生亲 切座谈. 背景链接: 北京大学百年物理讲坛 2010年,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创办 北京大 学百年物理讲坛 ,邀请国际著名学者论 述物理、天文和大气与海洋科学领域的基 础前沿问题,及其最新科技进展,以学术 创新与思想、智慧的交流迎接新的辉煌. 北京大学百年物理讲坛 第三讲成功举办 百年物理讲坛 2011年第一期 总第2期2学院动态 关于谢心澄、王恩哥 职务任免的通知 学校研究决定,任命谢心澄为北京大学 物理学院院长,王恩哥不再兼任北京大学 物理学院院长职务. 2011年6月27日 谢心澄简介: 1982年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毕 业,同年通过Cuspea选拔考试赴美深造. 1988年在美国马里兰大学获博士学位. 1988年至1991年在美国华盛顿大学、马里 兰大学做博士后.1991年至2004年在美国 Oklahoma State University任助教授、 副教授、教授.2004年任校董事会讲座教 授.2000年受聘为中科院国际量子结构中 心成员,2001年获得中科院海外知名学 者,2002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海外类 资助,2005年应聘为中科院物理所首席研 究员、凝聚态理论与材料计算研究室主 任.2008年底入选首批 千人计划 . 2010年任北京大学讲席教授、量子材料科 学中心主任,2011年任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院 长.共发表SCI文章120多篇,包括三十余 篇PRL文章.现任科技部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项目(973计划)首席科学家.现主持一 项中科院方向性项目,一项基金委重点项 目,长期以来得到美国NSF和DOE的连续支 持.为美国物理学会会士(APS Fellow). 中国科学院 爱因斯坦讲席教授 讲座成功举办 2011年4月14日上午,由北京大学物理学 院、清华大学物理系、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 和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合办的中科院 爱因斯 坦讲席教授 讲座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 举行. 物理学诺贝尔奖获得者Klausv.Klitzing博士应邀做了题目为

30 Years Quantum Hall Effects: History, Applications, and New Developments 的 学术报告.Klitzing博士以幽默风趣的语言, 从他的诺贝尔奖牌和诺贝尔颁奖仪式讲起,回 顾了他于1980年从实验上发现量子霍尔效应以 来,该成果在科学技术领域产生的重要影响. 他还提到其论文在审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指 出任何一个科学新发现在开始都会受到质疑, 鼓励青年学子不畏困难,勇于探索. 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校长一行来访 2011年4月15日,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校长 Dr. Ernst Schmachtenberg一行访问我校, 随行的还有亚琛工业大学Fraunhofer激光技 术研究院院长Dr. Reinhart Poprawe和中国 地区项目协调人Peter Hartges.北京大学校 长周其凤院士在临湖轩会见了来宾,陪同会 见的有物理学院副院长龚旗煌教授、介观物 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李焱教授.

3 伦敦大学学院校长一行访问我院 2011年5月9日上午,伦敦大学学院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校长兼教 务长Prof. Malcolm Grant一行访问我院. 陪同来访的有伦敦大学学院副教务长郭正 晓教授.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王宇钢 教授代表学院接待了来宾,俞大鹏教授和 陈志坚教授等参与了会面. 物理学院代表团 访问台湾大学理学院 2011年5月9日下午,作为北京大学在台 湾大学举办的 北京大学日 活动之一, 北京大学理科学院老师与台湾大学理学院 老师在台大理学院进行了专场交流活动. 物理学院参加交流活动的有副院长龚旗煌 教授、大气与海洋系副主任张庆红教授和 技术物理系副主任华辉副教授.台湾大学 钟赐贤先生来我校 作有关福岛核事故的专题报告 2011年5月5日晚,我院邀请了核工程 技术专家、著名学者钟赐贤先生来北京大 学作了一次非常精彩的专题讲座.讲座的 主题是关于福岛核电事故的起因、后果、 教训和对中国核电事业的挑战与机遇. 钟先生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核子工程 系,曾在通用电气、洛克西德?马丁等公司 从事反应堆设计和分析等相关工作多年, 对各种类型的反应堆的设计细节、特点、 安全性等都十分熟悉.在讲座中钟先生结 合反应堆工程理论和自己的实际经历,仔 细分析了福岛核事故发生的一系列具体过 程,并指出这次危机对全世界核电的结构 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必将带来深远影响.钟 先生还详细介绍了一种先进安全的第四代 反应堆―高温气冷堆(HTGR),对HTGR的walk away safety等特性作了详细介绍, 并从建造成本的角度出发,指出未来将 HTGR和风能结合是解决中国能源问题的一 个非常好的选择. 北大核研院与九院二所 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举行 2011年5月19日至20日,北大核研院与 九院二所第一次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 行.九院二所各位所领导和全体室主任等 一行18人组团前来参加会议,北大核研院 相关教师和研究生近百人参加了会议,共23人次在会上做了学术报告,内容涉及核 科学技术的各个方面.物理学院的部分九 院本科定向生也参加了会议和研讨. 理学院院长罗清华教授对北大理科各学院 老师的来访表示了热烈的欢迎. 2011年第一期 总第2期4研究进展 发明一种石墨烯材料剪裁方法 如何实现对石墨烯(Graphene)材料剪 裁的人工控制,这是近年来科学家一直努 力的目标之一.这项工作的重要性是可以 对石墨烯能带进行调制,从而有望获得具 有各种所需物理性质的微电子器件.在最 近的一篇论文中,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北 京大学国际量子材料科学中心王恩哥与研 究生刘磊和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王文龙 等研究人员共同合作,发明了一种新的方 法,即二维胶体晶体刻蚀法,它使制备石 墨烯纳米带的剪裁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 二维胶体晶体刻蚀又称纳米球刻蚀 (NSL),是利用自组装胶体微球作为图形 掩膜的一种并行(parallel)刻蚀加工技 术,具有操作简便、高产出、成本低廉等显 著优点,为未来大批量制备石墨烯纳米带提 供了一条有效途径.研究人员进一步对预先 制作好的石墨烯FET器件,通过逐步刻蚀实 现了石墨烯电学性质的 器件原位 (on- chip)动态调控,展示了该方法在石墨烯 电子器件研究中的潜在应用价值.相关研 究工作发表在近期的Adv. Mater. 23,1246 (2011) 上.并被Nature Asia Materials作 为研究亮点新闻重点报道. 非线性波的负折射率折射的 实验发现 非线性化学波的负折射率折射是目前斑 图动力学中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此种折 射现象的新特性能够为深入理解非线性波 的传播机制提供参考,但是其产生机制与 理论解释尚不清楚.此前一直缺乏对应的 实验证据与产生条件,仅在数值模拟中观 察到了此种现 象.在最近的 一份研究工作 中,北京大学 物理学院的欧 阳颀教授和博 士生元旭津, 在系统中的CIMA反应扩散 系统的实验中,成功地在正波(外旋螺旋 波)与反波(内旋螺旋波)参数区的界面 上观察到了负折射率折射,并根据非线性 波的竞争机制,从理论上做出了成功的解 释. 负折射出现条件为,正波到达正反波 界面时能够作为反波波源,激发出反波 列.根据非线性波的竞争机制,反波区频 率低的波在竞争中获胜,因此只有频率低 于反波的正波,才能在边界上产生负折射 率折射行为.在实验与数值模拟中,均成 功的获得了与理论分析一致的结果.研 究结果已发表在近期的《物理评论快报》 上(Xujin Yuan, Hongli Wang, and Qi Ouyang, Phys. Rev. Lett. 106,

188303 (2011)).

5 利用LAMOST发现新类星体的 成果入选我国十大天文科技进展 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与中国天文学 会在全国范围内共同组织的2010年度 十 大天文科技进展 评选活动近日揭晓.我 校物理学院天文学系吴学兵教授领导的科 研团队提交的科研成果 郭守敬望远镜 (LAMOST)在SDSS光谱巡天天区发现新的 类星体 入选.本次评选活动征集参选项 目共计20项,其中参选 天文基础和应用 基础研究类 的项目11项,参选 技术及 设备发展和工程进展类 的项目9项,最后 经有关天文单位的170余位专家投票在两类 项目中各评选出5项入选.吴学兵教授等的 成果是本次十大天文科技进展中唯一由高 校牵头的入选项目. 在LHC上探索夸克内部结构 研究中取得的新进展 迄今,人类对物质结构最基本层次的 了解处在夸克、轻子的水平上,但对于物 质更深层次结构的研究却一直没有停止.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夸克模型建立后,理论 粒子物理学家们就开始了探索各种可能的 复合夸克结构模型.由于复合夸克的能标 很高,以当时的实验水平很难被探测.随 着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 (LHC)开始运行,人们看到了进一步探求 夸克内部结构的曙光.李重生研究组在他 们的最新工作中给出了任何可能的复合夸 克模型所诱导的LHC上的双喷注产生过程 的精确理论预言,并详细讨论了如何结合 LHC上的实验结果给出对应的复合标度或者 严格的实验下限.这一结果对于实验家在 LHC上寻找夸克的复合结构将很有帮助,进 而增进人们对深层次物质结构的认识.李 重生研究组的上述工作最近已在美国《物 理评论快报》上发表 [Phys. Rev. Lett. 106, 142001(2011)],并立即引起LHC和 美国Tevatron的实验家们关注, 有关的几 个实验组均来信索要了他们的有关数值程 序.在该研究中,李重生的博士研究生高 俊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1年第一期 总第2期6 物理人 主题文化节 物理科学的人文情怀 陈佳洱对话王恩哥 暨物理文化节开幕式成功举行 2011年3月12日下午,北................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