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Mckel0ve 2019-08-29
3

8 责任编辑: 王P2017年9月8日 星期五 文学院 海南岛被称为 椰岛 , 顾名思义, 肯 定与椰树有关.

在海南岛, 只要你仰望 天空, 你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景致: 蓝天白 云间, 有一棵直上云霄的树, 灰褐色的有 环痕的笔直的树干细长, 越往上越倾斜;

树顶长有羽毛状叶子, 形成树冠, 尤如一 把巨大的绿伞, 它就是椰子树. 有 海南椰子半文昌, 文昌椰子半东 郊 美誉的东郊椰林, 椰海壮阔, 广茂昌 盛, 英姿各异, 漫步其间, 即使是在密集 的树中, 往上眺望, 那些有节奏的绿, 在 高阔间的恣意, 依然让我心境豁然, 一些 词句不断在我脑海里涌现: 以轮回的颠 覆/探出嫩芽/生命穿壳而过的顽强/铸造 本质//根脉是深入土壤的毛细血管/母体 脉动/根蒂葳蕤//年轮/比不过拔节的速 度/骨感的身躯/始终昂首/以强健的颜 值/蓬勃成风景//羽叶搅碎阳光/筛下金 子/回报根的情意//椰果在天高云阔中肆 意/以高洁的骨骼/及魂魄隐入的水心/回 馈烟火人间 我所描述的椰子树, 是用语言对他物的一种审美.在东 郊椰林, 生活在这里的农民, 世世代代以椰为食、 以椰为用. 明代大学士丘浚在 《南溟奇甸赋》 中称赞, 椰一物而十用其 宜 一点都不假.椰子的皮可以加工成地毯、 绳子;

它的根可 以制药;

椰叶可以用来包裹薏糕、 做n的壳;

枝干可以制家 具, 建房屋当顶梁等.在我有限的视野里, 没有哪种植物像 椰子树这样物尽其用, 受益者众, 我对它的情感, 尤如青梅竹 马.记得小时候到母亲的娘家文昌白延坡口村, 守家的井头 婶见到我, 第一件事就是拿一根顶端绑着镰刀的竹杆到家门 口的椰树下摘椰子, 让我先把椰子水喝了, 再把椰子劈开, 如 果椰肉是嫩的, 就用小勺子刮椰肉来吃, 椰肉甜滑细软, 像果 冻又比果冻天然且经得起回味;

椰肉老的, 肉硬油多, 嚼过后 齿间留香.咬不动了, 就把那老椰肉刨成丝, 拌两三条小咸 鱼, 再放一点盐炒一炒, 就是一盘菜了.那是个物质匮乏的 年代, 椰丝炒咸鱼配地瓜稀饭, 是我儿时吃过的印象最深最 令我时常回味的饭菜.那时家里的生活用具也多是用椰壳 做的, 如装有木柄的椰子壳制成的勺、 汲水用的碗等. 把椰子的物件推向更高审美意趣的, 当属用椰壳制成的 工艺品, 即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海南椰 雕 .出生于东郊镇西沟村的符史琼就是海南省非物质文化 遗产项目 (海南椰雕) 传承人. 我是在东郊椰林建华山的一栋民房里拜访符史琼的. 符老师身材中等, 面相憨厚, 寡言, 乍一看, 地道农民一 个.他先给我看了一些他用整个椰壳雕的储物罐、 小花瓶等 椰雕工艺品, 图案多是花、 草、 鸟、 云等.不容我细看, 又急带 我到一间外表破旧的平房, 掀起盖在几个尚未面世的椰雕作 品上的塑料薄膜, 呈现在我面前的是一些大气磅礴的樽、 瓶、 坛.我震撼!它们流畅的线条、 典雅的造型、 温润自然的椰 壳肌理充满了宫廷感, 把它们放在展馆或宾馆大堂里作为镇 馆之宝, 一点都不为过.如他制作的一个两米二高的椰雕镶 贝大花瓶, 瓶上的图案是一幅天涯海角图, 底是沙底雕, 花瓶的 一面, 是用贝壳镶成的有渔民、 海鸥和船的画.两对担着鱼的 渔民的背影, 从步态里, 都能感受到丰收的喜悦.图案的下面, 用贝壳镶有诗文: 风情闻四海, 生态自天然.椰乡文化展, 农家 新又新.花瓶的另一面, 是用贝壳镶成的有乡村、 椰子树、 牛的 画.尤其是三棵婀娜的椰子树下, 两头一大一小正在行走的牛, 形态逼真, 很有动感, 海南农村的乡野气息浓郁.图画的下面, 用贝壳镶有诗文: 家乡多秀色, 百里翠相连.玉液千村醉, 瑶圃 万象妍.整个花瓶精致、 大气又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气息. 我第一次见这么高大上的椰雕镶贝大花瓶, 站在它旁 边, 显得我更矮小, 敬佩之情顿由心生.没想到平时在田间 地头、 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椰子壳, 竟由符老师的双手化腐 朽为神奇. 制作这个花瓶需要多久? 一年. 符老师的回答让 时间, 耐心, 恒心 这些词在我 脑里跳跃.一年365天, 符老师带着他的徒弟们, 天天对着这 些椰壳、 贝壳, 切割、 抛光、 打磨、 镶贴、 嵌贝、 雕刻……与它们 相守、 对话、 神交, 那一雕一刻, 就是他的言语, 他的表达. 符老师制作的另一个作品, 是一个一米多高的吉祥如意 樽.这个樽由三部分组成, 底座由木雕镶贝而成, 顶部是用 黄花梨雕成的一只小象.樽主体的材质是椰子壳切割成块, 打磨、 拼贴而成.樽的左右, 各有一个由椰壳制作的小象头, 象鼻上各有一个圆环.樽的前后, 各有 吉祥 、 如意 两个 字, 雕刻的图案是双龙戏珠.吉祥云中的双龙, 以翻云覆雨 的身姿, 耍弄着一颗硕大的被火焰包围着的珠, 双龙跃动的 姿态形象逼真, 画面沸腾, 雕工的细腻、 层次的复繁与画面的 大尺寸, 让人不敢相信, 小小的椰壳, 竟能有如此精彩的大制 作.与此形成反差的是, 樽盖部位, 采用的是线雕手法, 白描 的花饰和纹饰, 线条之均匀、 流畅与简洁, 给人安静秀气的感 觉.这动与静、 简单与复杂, 都显示了符老师那双看似粗糙 却能创造美的手的传奇. 这个用纯椰壳拼贴、 雕刻成的樽更显示了椰雕艺术的纯 粹与质朴的高贵.我抚摸着它上面的浮雕纹饰: 太完美了, 这个樽得需要多少块椰壳? 这里每一件作品所拼贴的椰壳片都在两万片左右.小 椰片的纹理都要与整体和谐, 如果有一片颜色不和谐, 我就 要将它换掉.每一片椰片之间的衔接都必须不留痕迹, 还要 经过艺术处理, 让它们之间达到天衣无缝的效果. 说到椰雕 制作, 木讷的符老师话语变得流畅, 面肌也生动起来.他非 常享受我看他的作品时那种叹为观止的表情. 是的, 他确实值得享受.从小就常拿粉笔在地板上乱 画, 没有笔就在沙地上画的他;

即使是家徒四壁, 饿着肚子也 要拿起小刀在椰壳上雕刻的他, 像椰树的根脉对土地的眷恋 一样, 对椰壳饱含深情.每一片椰壳, 在他眼里都是宝物, 都 有灵性.他从不在自己的作品上刻自己的名字, 但他用大半 辈子的时光, 以精研细磨的精神专注于椰雕, 很契合椰树坚 韧的品格和全然奉献的精神. 我思绪翻飞, 感慨连连.离开符老师的作坊时, 有关 海 南椰雕 的词句又在我的脑海里跳跃: 一个椰壳/一把刻刀/ 与孤寂相守/与椰壳对视/守住的是光阴/守不住的是刀尖/它 可游走龙蛇/它可包藏万象人间//三四毫米/沉浮凹起/沉下 风花雪月/浮起万种风情/镂出意趣空灵//微小的椰壳/一个 自然的物件/它的圆/圆不过一把刻刀/刻刀的圆/圆不过椰雕 艺人的手和心/一刀一刻/刻的是心情/把玩的是滋味人生// 微小的椰壳/也能窖藏历史的横亘/从苏轼坊间的品牌/到登 入朝堂的贡品/再到随喜方家的宝件/时光之手/经日月的翻 检/掂出了椰雕绵长的深邃. (作者系鲁迅文学院第十一届高研班学员) 椰树椰树・・椰雕椰雕韩芍夷韩芍夷我在老槐树下悠悠醒来, 懵懂般睁 开眼睛, 我不知道刚才发生了什么, 母亲 仍在拍打着我, 满脸泪痕. 喊: 孩儿, 赶 快回来. 二娘放下手中的鞋底子, 惊恐 地叙说着刚刚发生的一幕. 我爬上了老 槐树, 眼前是漫天的花朵, 槐花浓郁的香 让我误以为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没有恐 惧, 松开手, 在旁逸斜出的枝条上站起身来, 在云端行走. 我以为那是安全的, 就像走在村庄之外无边的旷野. 咔嚓――只一声, 从云端跌落. 那时间, 魂魄须臾离开身体, 冉冉上升, 没有惊悚, 没 有疼痛. 这是我对灵魂的最初理解, 一个人短暂的休克, 可 以体验到失重的灵魂. 所以我坚信魂是存在的, 要不为什 么常有孤独的母亲在老河滩上疾步而走, 手中敲一面瓷 盆. 当当当――声音波及风, 波及月光下的流水, 波及一个 未解的世界. 而受到惊吓的孩子就会在昏暗的灯光下醒 来, 张开嘴说渴, 说恍惚进入了一个梦境, 身体是虚无的, 村庄逐渐消失, 跟随一道光, 去向一个莫名之地. 而身后忽 然传来母亲急切的呼唤声. 有关招魂的起源, 在周代的文字中就有记载, 招魂者 要从前面爬上屋顶, 手拿失魂者的衣服面向北方, 呼喊对 方的名字, 连喊三声, 以期魂魄归依. 再从房屋的后面下 来, 把衣服盖在失魂者的身上. 我理解一些民俗的由来, 自始至终, 村庄存在于民间, 没有话语权, 也没有应得的 选择权, 一旦祸事降临, 不得不依靠于天, 并生成自己独有 的方式, 祈风求雨, 敬拜天地神灵, 以求解脱当下的困窘或 灾难. 招魂的方式有两种, 一是招生者之魂, 比如一不小心 跌落在老槐树下被母亲幽幽唤醒的我;

另一种是招死者之 魂. 郦道元在 《水经注》 中说: 沛公起兵野战, 丧黄妣于黄 乡. 天下平定, 乃使使者以梓宫招魂幽野. 另有采蘅子 《虫 鸣漫录》 : 百计捞救, 数日不得尸, 乃招魂设位, 草草成 服. 是对死者的敬重, 也是对自我心灵的安慰. 想想, 曾经 风雨共度的亲人, 或客死他乡, 或遭遇飞来横祸, 作为血脉 相亲的我们怎能不睹物生悲, 怀想起从前的好, 怀想起旧 日的音容笑貌, 简设灵堂, 魂兮归来. 广福哥的灵柩是在一场大雨之后返归的, 人们站在路 口, 看远方的天空乌云堆积成哀伤. 女儿巧枝 19岁, 被母亲 的电话从西南的一所大学催回, 一开始并未说明, 只说家 里出了点事情. 儿子还小, 穿着孝衣在人群中钻来钻去, 被 母亲一把抱在怀里. 灵车停下, 遗像安放在骨灰盒上在村 庄里行走. 人群静默, 树静默, 广福哥家的那条狗仿佛明白 了主人的忧伤, 缓慢地夹在人群中行走. 只是听人说起, 我才知道广福哥死在开封的一座窑 厂. 没什么别的手艺, 广福哥烧窑已经有些年头了, 从17岁 跟着叔叔出门讨生, 学会了烧窑. 那一天, 砖窑有些异样, 广福哥像往常一样把煤填进窑孔, 脚下忽然有些松动, 他 并未在意, 这对于年久失修的土窑好像已经是常事, 再有 十来天就要秋收了, 巧枝的学费也就有了着落. 这样想着, 窑下糊窑门的老常从窑门洞灰头土脸地出来, 喊广福哥赶 紧下来. 可是晚了, 轰隆一声, 火光与浓烟升起, 窑面塌了 下去. 很多年了, 村庄里出去的人越来越多, 有的人即便不 是衣锦还乡, 也还能在节日里和亲人团聚. 有些人――在 海上钻井平台当焊工的李四兄弟, 跌落于一场大风, 尸首 难寻;

在东北建筑工地上的陈志同, 被迎头坠落的钢筋穿 体;

在南方纺织厂的虎子娘, 头发被机器缠住只剩最后一 口气时说, 把刚买的书包帮我给儿子带回去. 我沉陷于表达的困境, 在叙说有关炊事的章节里难以 脱身, 逝者已逝, 那些游荡的灵魂是否一次次企图在浓浓 的夜色中返回, 归返于村庄的屋顶. 他们是否听见了生者 的呼喊, 一遍遍, 一声声, 哭红了双眼, 也没能将亲人唤醒. 这是一个嬗变的时代, 人们以血肉与虚无的存在抗衡, 孩 子上学, 亲人罹患病痛, 一家人的吃穿用度, 能换回这些的 无非是金钱. 这是让人悲哀的事情, 科技在发展, 窘困者在 生活中挣扎. 还是要返回, 作为村庄的见证者, 我明白失去亲人的 疼痛与悲伤. 于是出现了招魂食谱. 我们村的丧仪, 以男女分单双日区别下葬. 这一天所 有的亲朋好友到场, 随份子、 磕头、 入葬, 而后各归其家. 其 重点在于死者的至亲, 出嫁的女儿或侄女都要摆一桌花 供. 供菜有鸡有鱼 (女儿家抬鸡, 侄女家抬鱼) , 各有十, 且 鸡嘴鱼嘴里都要噙上钞票. 主持人报, 大女儿家到了, 唢呐 吹响, 迎接到十字路口. 侄女家到了, 塞 给吹唢呐的 10块钱, 唢呐声滴滴答答飞 上了云霄. 这时还有些单调, ................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