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此身滑稽 2019-12-21
公考通 APP 微信公众平台 公考通网校 www.

chinaexam.org

2017 年广州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双考区) (网友回忆版) www.chinaexam.org

1 2017 年广州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双考区) 材料一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 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 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 一日叫春节. 材料二 年 怎么过?90%的广州人都会逛一趟花街.

2017 年1月25 日,开市一声响锣,越秀、荔湾、海珠、天河、白云、黄埔等广州

11 个花市正式拉开序幕. 材料三 这些年来, 过年 在多个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下面通过案例的形式来感受这些 变化. 除夕这天,家住怡宁新村的老范一家人像往年一样团聚在一起.不一样的是,往年过 年,大家喜欢打扑克、搓麻将,一起热闹热闹,增添节日氛围,但今年,直到除夕下午也 没组织 牌局 ,而是在微信群里抢红包,玩得 不亦乐乎 .老范建的这个微信 家人 群 ,原本是想让今年远在外地值班不能回家的姑妈、表姐几家通过微信群和大家团圆. 没想到不管长辈还是孩子,在群里都聊得很起劲,比我还积极. 老范笑说.不仅如此, 赶时髦 的一家子还在群里玩起了 抢红包 的游戏,30 多个人轮流发红包,看谁抢得 多.虽然每次随机抢到的只是几块、几毛甚至更少,但一家人其乐融融,无论相隔多远, 都犹如团聚在一起. 有人归心似箭,有人 望乡却步 .后者思念家乡却又害怕归乡,渴望团圆却又心有 顾虑.这个群体,被称为 恐归族 . 相比于 恐归族 、 恨嫁族 ,山东小伙小王把自己归为 城漂族 ,他过年回家 最怕的是顿顿喝酒. 头整天晕乎乎,胃整天辣辣的,真是怕了. 小王说,老家在农村, 春节没啥事儿,亲戚朋友就聚在一起喝酒;

他的酒量不好,每喝必倒,但不能不喝,怕伤了 和气. 大学即将毕业,小李今年一点也不想回家过年.他说: 我现在就怕家人问起来毕业 之后的事,更怕同学聚会时,人家保研的保研,考研的考研,签工作的签工作,可是我还 没个着落,这个年肯定难过. 像小李一样觉得自己 混 得不如别人而不愿回家的年轻 人不在少数.有调查显示,69%的人过年不想回家的原因是 不能衣锦还乡,面子上过不 www.chinaexam.org

2 去 . 团圆的喜悦与生活的焦虑并存,后者在春节期间集中爆发. 恐归族 感叹:过节, 怎么就成了 过劫 ?而更多的人在问:怎样让过年回归质朴的舒心和快乐? 材料四 如今,科技的高速发展让我们迈入了智能网络时代:街上往来的人群不再是单纯地行 走,餐桌前的人手上握着的不再只是筷子,电视机前的人注视的也不再只是节目内容,随 处可见的是低头玩手机的年轻人. 晒朋友圈、刷朋友圈是很多年轻人过年的时候特别热衷的活动.然而,面对过年时朋 友圈里不断刷屏的吃吃喝喝、残羹剩饭的图片,有的网友动起了心思.有晒春联的:在朋 友圈里晒晒自己家的春联,是手写的就更好了,既可以表达自己对新年的美好祝愿,也可 以展现自己的人文素养.还有晒民俗的: 五里不同俗,十里改规矩 ,各地都有自己的 民俗.网友们将拍摄到的民俗活动图片在朋友圈 显摆显摆 ,既吸引了朋友的目光,又 传播了中华美好的传统文化.更有晒亲情的:给爸爸捶背的镜头,帮妈妈梳头的镜头,带 孩子戏耍的镜头,与妻子交心的镜头,大大方方在朋友圈晒一晒,分享自己的幸福亲情, 也能激发别人的小家情怀. 随着人们对空气质量问题的持续关注,烟花爆竹的禁放问题重新回到公众视野.2017 年1月,河南省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出紧急通知,要求进一步扩大禁止 燃放烟花爆竹区域范围,实现市县域全覆盖,包括乡镇和农村,坚决杜绝燃放烟花爆竹. 但仅在下发通知两天后,该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文件,决定收回并停止实施该通知. 这则 最严鞭炮禁放令 ,最后以 朝令夕改 而告终,确实让人意外.其直接原因 或源自该省烟花爆竹经营企业的联名上书.可社会对于烟花爆竹的需求,从来不仅仅是一 个消费问题.虽然这起事件中,当地民众对于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态度未能突显,但 政府部门对于禁令的紧急叫停,或许折射了当前环保与民俗之间的某种拉锯尴尬. 《意见》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 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 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问题: 请结合全部给定材料,以 透视春节之变 为主题,写作一遍议论文. 题目自拟、观点正确、条理清晰、逻辑严密,不要大段撕抄材料,在1500―1800 字之 间(计入标点与空格). 提醒:本题由考生回忆以及网络搜集而来,仅供参考. www.chinaexam.org

3 【参考例文】 透视春节之变 事关休戚已成空, 万里相思一夜中. 往昔, 文人骚客面对春节发出如此的喟叹;

有 钱没钱,回家过年. 今朝,黎民众生面对春节说出这样的心声.春节,作为传统文化的 标志,能够历经百朝千载而不衰,是因为它与时俱进,与世俱变.春节之变,是习俗之变, 是观念之变,是社会之变,更是文化之变. 春节之变,是习俗之变.曾经过春节有这样一个习俗:春节之日,晚辈双手作揖,双 膝跪地给长辈行礼,以表达对长辈的祝福,多数地方称之为 磕头 .如今这种习俗已经 消失不见.曾经过春节是这样一副场景:一家人围着桌子打麻将、玩扑克,用传统的娱乐 活动传递情感.如今大家都是在微信群里抢红包、发图片,借助新兴的网络平台来表达心 声.曾经过春节是这样传达祝福:挨家挨户登门拜访.如今则是凭借社交软件将图片、视频 等更丰富多样的祝福送到千里之外.春节习俗的改变,是传统文化革新的表现,它抛弃了 传统文化中落后的习俗,吸收新时代的养分,使得传统节日更加符合人们和时代的要求, 从而让传统节日焕发新的生机. 春节之变,是观念之变. 非大鱼大肉不算过年,非金银首饰不算礼物 ,传统的春 节里,鱼肉、奢侈品是必不可少的物品.如今,人们不再盲目追求奢侈昂贵,而是注重实 用和健康.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费眠. 过去人们认为过春节就要呆在家里, 围炉守岁 ;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旅游等更多元、更新颖的方式来度过春节.对于过 春节的观念的改变,是新时代下人们对于传统文化新的阐释,新兴的观念给春节这个传统 节日注入了新的血液. 春节之变,是社会之变.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在过去,人们回家过春节需要 跋山涉水,历经千辛万苦才能抵达家园;

如今,高铁、动车的普及,极大便利了人们的出行, 实现了真正的 千里江陵一日还 .曾经回家乘车购票,要通宵达旦排队等待;

如今只需在 网上点点手指,车票就 飞 到了身边.春节之变,是社会之变,是社会从交通落后、服 务欠缺向四通八达、体贴入微的转变,这是社会的进步,更是经济的腾飞. 春节之变,是文化之变.往日, 圣诞节 、 万圣节 侵占神州,使传统节日的地 位岌岌可危;

今昔, 红色旋风 席卷全球,成为举世欢庆的重大活动.春节之变,是中国 文化之变,它是中国传统文化打开国门走向世界、实现文化输出的象征,不仅对于提高国 家 软实力 、提升民族文化自信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新途径. 变通革弊,与时宜之.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通过汲取时代的 养分促进传统文化的变革,丰富传统节日的内涵,使之更好更多地融入到生产生活的各个 www.chinaexam.org

4 方面,从而焕发出传统文化的生机,才能够实现文化输出,让华夏之声响彻世界! www.chinaexam.org 5 ........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