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施信荣 2019-12-15
第3版文化艺术2019 年1月15 日 星期二 www.

huangshannews.cn 似像非相 似像非相 之印象淮安 之印象淮安 本 本版责 版责任 任编辑 编辑/ /胡玉琪 胡玉琪 E E- -mail:hsrbhyq@ mail:hsrbhyq@163 163. .com com 守护文化 砥砺前行 ――四十年收藏之点滴感悟 (下) 程道德 回报桑梓 助力家乡文化建设 我出生于安徽省古徽州一府六县之 一的休宁县.其地处皖南山区, 面积不 过2000 平方千米, 清朝末年, 人口不及

20 万.从宋嘉定至清光绪之

600 年间, 休宁 本籍与寄籍举子考中文武状元者, 达19 位之多,享 中国第一状元县 之誉.1999 年, 我正式退休, 终于有时间精力来 回报培育我

22 年的桑梓故里.作为一介 书生, 唯有助力地方文化建设.2002 年, 适逢母校休宁中学九十华诞, 为配合休 宁县宣传状元文化, 我在休中举办 中国近 现代文化名人尺牍展 , 展出名人书法作品 140余幅, 其中有林则徐、 曾国藩、 左宗棠、 张之洞、 翁同、 孙家鼐、 张謇、 黄思永、 曹 鸿勋、 刘春霖、 冯桂芬、 潘祖荫等一批状元、 榜眼、 探花、 翰林之遗墨.这次展出, 整个 小城为之轰动, 为休宁县创建 状元文化 馆 , 奠定必要之舆论基础.

2004 年春夏之交某日, 在京休宁籍 人士恳谈会 在北京一处简朴餐馆召开.当天, 我在会上倡议, 休宁县应建立 一座状元博物馆.当时我携一包物品登 台, 首先向县领导及各位同乡问候, 接着 说: 我们家乡是状元县, 历史上曾走出 过19 位文武状元, 其中, 仅清代就占

14 位, 这何等了得!若状元县能建起 '

状元 博物馆'

,我将捐出收藏之科举制度文物, 作为状元博物馆展品.今天, 我带来 八件清代科举制度文物文献, 作为我第 一次捐赠品. 胡宁县长接过赠品, 并郑 重表示: 我们一定要建起状元博物馆! 我的这一承诺, 与当时县里文化建设思 路颇相契合, 经诸方努力, 各界支持, 状 元博物馆顺利建成, 状元古县之文化地 标应运而生, 并成为展示徽州文化和状 元文化之窗口. 状元博物馆建成后, 我深感知音得 遇, 胡宁书记及休宁县里的一批文化人, 他们敢于担当、 雷厉风行的敬业精神, 令 我十分敬佩.于是, 我毅然践诺, 捐出清 代科举文化系列藏品

200 余件.在 中国 状元博物馆 群落内, 分建一座 清代科 举文化博物馆 .后任黄山市政协副主 席之胡宁先生, 在 《生命的践诺》 一文中 写到: 老人果然践诺, 在北京育新花园 他们的家里, 老人一件一件地把东西交 给我们, 包括张謇、 翁同、 张之洞、 康有 为、李鸿章等大家的墨宝,没有一点不舍, 只有郑重托付.我们派去一辆大面 包车, 装满老人的这批宝贝, 遥遥千里, 运回徽州.……这里的每一件展品无不 包含着寻访收藏的艰辛, 浸润着他对家 乡的赤子之爱, 所以, 家乡的人们更愿意 将这处充溢着书香的博物馆称作道德馆. 对于馆名, 尽管休宁县领导向我解 释, 道德馆不是指个人, 而是为了弘扬中 华传统美德.我说, 我的名字毕竟与馆 名相关, 不合适.为了制作匾额, 我与国 学大家冯其庸先生联系, 恭请赐书.经认真权衡,确定馆名为 清代科举文化馆 .冯老很快题写了一幅四平尺行书 馆名, 给我来电话说: 馆名横幅已写毕, 你派人来取.但有话在先, 一不要钱, 二 不要送礼品.我几次去徽州旅游, 对徽 州有感情, 你做了这么大的贡献, 我写这 一横幅也是我对徽州文化的一点敬意. 冯老也是一位书画家, 其作品在市场上 都有明码标价, 其对休宁之深厚情谊, 至 今仍难以忘怀. 清代科举文化馆于

2010 年11 月17 日正式开幕.设计十分精巧, 藏品+高科 技, 将观众带入清代士子漫长科举之路 之场景,使其体会到,只有通过刻苦学习, 才能走进保和殿, 参加殿试, 取得功 名, 成为国家有用之才.科举文化馆之 陈列, 首为序厅, 下分四大主题展厅: 第 一展厅: 官学私学, 十年寒窗;

第二展厅: 科考规制, 应试岁月;

第三展厅: 榜上有 名, 捷报频传;

第四展厅: 功成名就, 翰墨 飘香.开馆以来, 观众络绎不绝, 驻足观 赏, 昂首品味, 无不为中国科举文化所体 现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底蕴而赞叹!据状元博物馆汪涛馆长说: 平均每 年来馆参观的观众达二十六万人左右, 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 这不仅宣传了状 元精神, 而且也带动了休宁县的旅游事 业. 多年来, 我总觉得 状元博物馆 群落, 尚缺 书院文化 板块, 因书院是中国 古代教育史上影响甚大之教育机制, 是 古代学子成才之必经之路与坚实根基. 如果说科举文化是状元馆群落之左膀, 而书院文化则为其右臂, 相辅相成, 不可 或缺.所以, 我多年来一直倾力收集书 院文化相关文物, 尤其是典籍文献, 今已 形成系列.我与老妻商量, 打算为家乡 再献绵薄,填补状元馆之一大短板.2017 年6月中旬, 休宁县委卢邦生书记 携左右一行八人, 造访寒舍, 讲述休宁今 后五年奋斗之主要任务, 十分强调今后 将深入发展全域旅游, 深度开发状元文 化、 道教文化、 罗经文化与徽州文化, 希 望我再次助力家乡, 开发状元文化.在 交谈中, 我感到又一次遇到知音.卢书 记不仅热心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且对徽州文化遗产相当熟稔.当时, 我郑重承诺, 愿为家乡建立一座 清代书 院文化馆 ,赠献书院文化系列展品一批,襄助家乡状元文化之深层次发展.同时, 我要求书院文化馆在设计上, 要与 科举馆相呼应, 在整个状元博物馆群落 中, 起到画龙点睛之作用.卢书记当即 要求廖副县长、 黄副局长等, 抓紧筹办建 馆各项事务.

2018 年春, 休宁县廖副县长与县文 广局程声长局长、 黄永强副局长等一行 六人来京, 给我送来 清代书院文化馆 规划设计图, 并征求意见.首先, 由中央 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公司马总和工程 师对设计图作详细介绍. 清代书院文化 馆 除总序厅外, 另设七个主题陈列厅. 第一展厅: 崇尚圣贤, 四时祭祀;

第二展 厅: 徽州书院, 文风昌盛;

第三展厅: 省会 书院, 文教中心;

第四展厅: 科举抡材, 书 院之基;

第五展厅: 书院改制, 与时偕行;

第六展厅: 儒家学术, 影响世界;

第七展 厅: 书院堂阁, 红色文化.七个陈列厅之 展品, 突出地区特色, 展现中国古代书院 教程之全过程.第七展厅展示书院与红 色文化之关系, 是一种全新尝试, 或曰创 新.在全国, 将古代书院与现代革命相 关联之专题馆, 目前未曾或见.清代书 院文化馆, 将建成一座两层徽式建筑小 楼, 与科举馆遥相呼应, 并于明年对外正 式开放. 四十载盼美梦能得圆 收藏、 研究、 出版、 展示与宣传, 最终 只是为圆我与夫人汤蕉媛之平生梦境――建立一座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博物 馆.为圆此梦, 多年来, 我们一直四处奔 走呼号, 但反馈之信息, 颇不尽如人意. 我深知, 成此宏大工程, 绝非易事, 短期 之内, 很难奏效.于是, 静下心来, 整理、 研究数以千计之高校文物史料, 准备汇 集成册, 公之于世. 自2014 年开始, 我与北京市单位合 作, 主编并准备推出一套四部九集 中国 近现代高等院校文物史料丛书 . 丛书 第一部 《中国近现代高等院校聘书暨名 师授业史料图鉴》 (上、中、下) ;

第二部《中国近现代高等院校章程校刊证章暨 学生入学修业史料图鉴》 (上、 中、 下) ;

第 三部 《中国近现代高等院校毕业证书暨 同学录图鉴》 (上、 下) ;

第四部 《中国近现 代高等院校校(院)长遗墨图鉴》 . 九集 丛书 , 入编高校各类文物史料达

2000 余件 (套) , 涵盖 1898-1966 年全国各重 点高校各类文物史料, 其中有不少孤品, 文物等级甚高.第一部 《图鉴》 分四章:

第一章, 中国高校聘书;

第二章, 名师授 课;

第三章, 名师指导研究生;

第四章, 高 等院校讲义教科书.附录, 老照片.其中, 以

第一章聘书为例, 收录了中国近现 代校长(或院长)延聘教师及相关人员聘 书达170 余件.入编范围,以晚清至1952 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期间为主,1963 年至

1966 年 文革 前, 也收录了一 些.涵盖面有北京、 天津、 山西、 辽宁、 吉林、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陕西、 甘肃、 台湾等 地区高校.这批聘书, 十分珍贵, 尤其是 北京大学的

11 件聘书更为稀罕.如清 宣统二年 (1910 年) 京师大学堂总监督 刘廷琛延聘宋育仁教席聘书和民国元年 (1912 年) 北京大学校长严复延聘高毓 辖滔甘,至今尚未发现第二件.至于蔡元培、 陈大齐、 蒋梦麟、 傅斯年、 胡适、 汤用彤、 马寅初等校长颁发之聘书, 存世量亦十分稀少. 北京大学陈平原教授欣然为这套丛 书作序.序中写到: 北京大学法学院程道 德先生半路出家, 从 '

国际法'

一转而为 '

近 代书札'

, 二转而为 '

科举文化'

, 三转而为 '

高教文物'

.如此曲折的收藏之路, 因缘际 会中, 包含着某种独特的眼光与趣味.我歆 羡其收藏的不少珍品 (如康有........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