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过于眷恋 2019-12-17
贵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目录

第一章 创新引领 全面开创发展新局面.

1 -

第一节 发展回顾.1 -

第二节 发展环境.5 -

第三节 发展条件.7 -

第四节 战略选择.9 -

第二章 总体要求.11 -

第一节 指导思想.11 -

第二节 战略定位.12 -

第三节 主要目标.14 -

第三章 开放合作 全面推进西江经济带开发建设.17 -

第一节 打造经济中心 推进西江经济带开放发展.17 -

第二节 推进东进融合 促进西江综合经济开发区产业与要素集聚 -

19 -

第三节 统筹全市发展 推动以中心城区为核心的区域协调发展.... -

21 -

第四章 整合优势 打造西江水陆交通多式联运枢纽.23 -

第一节 全面建设西江流域航运中心.23 -

第二节 构建水陆交通高效运作枢纽体系.24 -

第五章 创新模式 做大做强工业产业经济.27 -

第一节 实施工业强市战略 全力培育发展现代新兴优势产业.28 -

第二节 强化东进合作 开辟 前市后厂 工业发展新路径.31 -

第三节 强化产业园区整合与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工业发展环境.34 -

第六章 建设园区市场 全力发展现代服务业.36 -

第一节 着力打造珠江-西江经济带现代物流中心.36 -

第二节 加快战略性商贸物流园区和市场建设.37 -

第三节 全力开拓和创建大区域物流市场.38 -

第四节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39 -

第五节 统筹发展其他服务业.41 -

第七章 改革创新 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发展.41 -

第一节 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41 -

第二节 全面发展市场导向型现代农业产业.43 -

第三节 加强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和专业化市场建设.45 -

第四节 建立健全农业新型服务体系.45 -

第八章 合作共赢 创建跨区域大型旅游经济区.47 -

第一节 整合旅游资源 推进高品位景区建设.47 -

第二节 推进区域合作 打造 一圈一带 大型旅游经济区.48 -

第九章 建设区域中心城市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51 -

第一节 建设西江流域现代化美丽滨江城市.51 -

第二节 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54 -

第三节 大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57 -

第十章 建设先进文化 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58 -

第一节 建设贵港先进文化 塑造贵港时代精神.58 -

第二节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推动文化产业发展.59 -

第三节 发挥科技引领作用 全面实施创新驱动.60 -

第四节 重视教育事业发展 加强社会人才培育.63 -

第五节 发展卫生体育事业 提高社会人口素质.66 - 第十一章 加强民生保障 建设稳定和谐法治社会.68 -

第一节 加强民生保障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68 -

第二节 加强社会综合治理 建设稳定和谐法治社会.70 - 第十二章 加强环境保护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73 -

第一节 标本兼治,维护自然生态环境.73 -

第二节 循环清洁,推动经济绿色转型.74 -

第三节 创新机制,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76 - 第十三章 强化规划实施 实现 十三五 宏伟蓝图.77 -

第一节 建立规划高效实施机制.77 -

第二节 加强规划统筹协调力度.77 -

第三节 完善规划实施程序.78 - 根据《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共贵港市委员会关于制定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贵港市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 阐明贵港市 十三五 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任务,对贵港市 十 三五 时期加快珠江-西江经济带开放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实施新型发展战略,实现全市新发展新跨越作出重大部署,是未 来五年贵港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 动纲领.

第一章 创新引领 全面开创发展新局面

第一节 发展回顾 十二五 时期是我市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 外复杂变化形势的挑战,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团结带领全市 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以建设西江 流域核心港口城市为目标,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 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基本 完成 十二五 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由

2010 年的

545 亿元 提高到

2015 年的 865.2 亿元,年均增长 7.4%;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由12392 元提高到

20240 元,年均增长 6.6%;

财政收入由 40.02 亿元提高到 72.75 亿元,年均增长 12.7%. 产业逐步发展壮大. 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19.8:45.6:34.6 调整为

2015 年的 20.1: 40.3: 39.6, 第二产业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由

2010 年的 470.3 亿元增加到

2015 年的

866 亿元,年均增长 13%;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

2010 年的 168.7 亿 元增加到

2015 年的

268 亿元,年均增长 8.6%;

产值超亿元工业企 业200 家,比2010 年增加

1 倍.农业结构不断优化,特色农业、 规模农业、品牌农业、效益农业获得长足发展.农林牧渔业总产 值由

2010 年的 242亿元增加到

2015 年的 301亿元, 年均增长 4.5%. 港航物流、商贸服务、休闲旅游等服务业加快发展,社会消费品 零售总额累计完成 1600.6 亿元,年均增长 13.2%;

电子商务取得 新发展,累计注册网店 3.5 万家,200 多种特色产品上网销售;

旅 游业健康发展,旅游接待总人数年均增长 17.8%,旅游总收入年均 增长 29.9%;

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

5000 万吨,由2010 年的

3825 万吨增加到

2015 年的

5334 万吨,年均增长 7%. 城乡建设成效显著.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2868 亿元, 是 十一五 时期的 2.4 倍,交通、市政、农村和其他公共设施 进一步改善,大藤峡水利枢纽开工建设,南广高铁、梧州至贵港 高速公路建成通车;

城市规模扩大,功能提升,中心城区建成区 面积由

2010 年的 51.1 平方公里增加到 64.5 平方公里,城区新增 绿地面积 102.4 公顷,人均新增绿地面积

2 平方米;

市体育中心、 档案馆、民族公园等一批城市公共设施建成,青云大桥、罗泊湾 大桥开工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大,全市通村水泥(或 沥青)路比例达到 98.7%;

城镇建设卓有成效,桥圩打造成自治区 工贸名镇,木乐等

5 个乡镇被列为全国重点镇,大圩等

11 个乡镇 被列为自治区重点镇,东龙、大安两个镇被列为自治区城镇建设 百镇示范 工程项目.全市城镇化率由

2010 年的 40.2%提高到

2015 年的 47%.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大力实施学前教育推进、中小学布局调 整、义务教育巩固提高、普通高中加快发展等重点工程,荷城初 中、荷城二小、荷城三小等投入使用,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一 期全面完成,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均 衡发展走在全区前列,提前一年实现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县城 全覆盖;

职业教育、民族教育稳步发展.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五 年共获得省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

10 项,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

140 件,组织实施科技项目

744 个,建立自治区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2 家,自治区级农业科技园区

2 家,建成博士后工作站

2 个、自治 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4 个.文化事业稳步发展,市图书馆、博物 馆投入使用,市文化艺术中心开工建设,建成村级公共服务中心

452 个、乡镇文化站

73 个、农家书屋

1134 个;

提前实现村村有农 家书屋的目标;

无线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 98.2%.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民生投入累计

569 亿元,占财政支出的 80.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

15531 元提高到

24890 元,年 均增长 9.9%,农民人均纯收入由

5289 元提高到

10017 元, 年均增 长13.6%;

新增城镇就业人数 8.6 万人, 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 21.4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3%以内;

五项保险参保人数扩大 到262.8 万人次, 社会保险参保率达 53.3%, 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加 快推进,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实现全覆盖,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 率均保持在 95%以上;

社会救助体系得到加强,累计投入 22.7 亿 元救助资金,救助城乡低保对象 1631.2 万人次、救助医疗对象 136.8 万人次,救助五保供养对象 16.7 万人次;

城乡低保应保尽 保,2015 年城乡低保月人均水平分别为 264.5 元和 111.4 元,比2010 年分别提高 36%和43%.五年共建成保障性住房、棚户区(危 旧房)改造 2.46 万套(户) ,发放租赁补贴

14931 户次,有力缓 解了城镇中低收入群体、乡镇中小学教师、卫生院和乡镇政府干 部职工住房困难问题;

扶贫工作扎实推进, 十二五 期间累计减 少贫困人口

24 万. 生态建设成效明显.大力推进环境保护与治理,化学需氧量、 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完成自治区下达 任务;

主要江河段面水质达标率 100%;

城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 85%, 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 100%;

全年市区环境空气优良率保持在 99% 以上.节能降耗工作扎实推进,能源利用效率提升明显,规模以上 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比

2010 年下降 26%;

生态保护与建设扎实推 进,全市森林覆盖率达 46.3%;

深入开展 美丽贵港・清洁乡村 活动和 绿满八桂 造林绿化工程,城乡环境卫生........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