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梦里红妆 2019-12-15
ZHEJIANG DAILY 要闻 2014年12月1日 星期一 责任编辑: 滕昶 联系

电话: 0571-85312273

3 本报社址: 杭州市体育场路178号 问询

电话: 0571-85310114 邮政编码:

310039 电子信箱: zjrb@zjnews.

com.cn 广告经营许可证: 浙工商广字第0001-1号 印刷: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印务有限公司 昨日本报开印1时47分 印完3时42分 记者 杨振华 市委报道组 郑积亮 余静轲 前世、 今生与未来, 一只土陶 的三种形态, 此刻正穿越时空, 同 时存于一处: 江山市清湖镇和睦 村瓦窑自然村.这个有着数百年 制陶历史的古村, 窑火不熄, 传承 着3000多年前的原始制陶工艺, 而能工巧匠们的创新思维, 又激 发出土陶新的时代传奇. 千年古陶今犹在 初冬的暖阳, 穿过门框斜照 进王中文的老宅.门内, 嵌进地 面的慢轮陶车, 正好沐浴在阳光 里.靠墙而坐的王中文, 上身藏 在阴影里, 将一坨拍打揉捏好的 湿泥, 放置到车盘中心. 光影之间, 王中文正在进行 的, 是制陶工艺中的 拉坯 .拿起 一根沾满泥巴的木棍, 底端戳进车 盘边缘的一个小孔, 双手握住搅 动, 车盘飞速转起来;

放下木棍, 弯 腰伸出双手, 泥巴在王中文粗糙的 双手里, 渐渐变形;

车盘速度慢下 来, 用右脚蹬几下重新加速, 停止 时, 一只土菜盆已被端了起来. 这一奇妙的塑型过程, 正是 都市流行的 陶吧 体验.王中文 的老宅外, 也放置了一排供游客 体验的慢轮陶车. 拉坯, 仅是制陶过程中一道 省时省力的工序.67岁的王中文, 13岁开始制陶, 家传流传了上千年 的原始制陶工艺, 他脚下的慢轮陶 车, 便是自制的, 用了30多年. 练泥、 拉坯、 晾坯、 烧制等过程, 都不 简单.练泥就不省事, 从田里挖泥 挑回来, 先踩泥, 然后打成一堆, 再 刨泥, 拿板子一片一片刮下来…… 让泥变得均匀细腻粘性强. 王中文制作的陶器, 是这个 土陶村自古以来闻名于闽、 浙、 赣 三省的泥烙壶、 沙锅、 药罐等生活 用具, 经土窑烧制后, 通身灰黑 色.他弟弟王中阳, 则专攻和睦 土陶产品的另一大类, 火炉、 花盆、 火欣等, 烧制后呈红黄色. 鼎盛时期的和睦土陶, 村中 有100 多座土窑, 家家户户以制 陶为业.但现在, 仍像王中文、 王 中阳兄弟在坚守的, 已经不到

10 户.如何推陈出新, 成为一个重 要命题. 土陶彩绘迎新生 上世纪70年代以来, 随着工 业制品的大量生产, 加之制陶辛 苦且利薄, 和睦土陶的窑火不可 避免地渐渐式微.土陶 焕彩重 生 , 发生于2005年, 一位名叫姜 子牙的陶瓷工艺美术师, 给日渐 沉寂的古陶村带来了一股新风. 那是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 从衢州陶瓷研究所回江山发展的 姜子牙, 骑着摩托车在田野间转 悠, 寻找黑陶土原料.一个朋友, 将他带进了和睦村. 当时看到四 五名老人, 正在做泥烙壶, 村里可 见一个接一个的馒头窑. 姜子牙 回忆道, 自己正想开发黑陶, 这里 原料丰富、 制陶文化底蕴深厚, 就 毅然决定在此扎根. 土陶已被时代淘汰, 重生必 须要有改变.姜子牙胸有成竹: 将原始制陶工艺和新兴时尚的彩 陶理念相结合, 融入仰韶文化、 半 坡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等多种艺术 元素, 开发生产仿古彩陶工艺 品.和睦彩陶工艺厂迅速成立, 并在当年开发制作出数十种彩陶 产品, 远销海内外. 对熟悉原始制陶工艺的村民 来说, 彩陶所带来的改变, 并不仅 仅是陶器从寻常百姓家的生活器 具, 变身为能登大雅之堂的仿古 工艺品.江山市政府顺势而为, 将 和睦彩陶文化村 作为重点建 设项目.行将衰弱的古陶村, 华 丽转身为仙霞古道上一个全新的 旅游景点.

71 岁的陆松铭, 是和睦村制 陶工艺的最后一批守望者, 双手 沾上陶泥已经整

60 年.以前只 会制作水壶、 药罐的他, 如今在彩 陶工艺厂学到了更多制作工艺. 旅游的兴起, 更是令他喜笑颜开: 原来做的都是几毛、 几元的陶 器.现在一只小茶壶, 还是没进 窑烧过的, 就能卖到

100 元.游 客买回去当工艺品摆放, 很多游 客都跟我订货. 炭泥产业正当时 和睦土陶的 前世 、 今生 , 陆续上演.而平静的古陶村, 正 在酝酿未来的繁华.炭泥产品, 蓄势待发. 牵头革新的, 仍然是姜子 牙.炭泥产品采用天然陶土原 料, 沿用传统制陶工艺, 结合现代 高科技设备无氧高温煅烧、 瞬间 碳化而成.炭泥产品既具备传统 日用陶瓷的品质, 又具备 炭 物 质的特有吸附保健功能. 炭泥的定义, 外行听了可能 会云里雾里.其实, 炭泥产品的 基础, 就是和睦村一直盛产的泥 烙壶、 茶杯等黑灰陶器具. 数年前, 姜子牙出差四五天 后回来, 意外发现茶杯里的水未 发馊、 茶叶未变黄.这是怎么回 事?反复研究和比对后发现, 神 奇效果来自于那个黑灰的泥陶 杯.陶泥经窑火煅烧后产生了炭 质, 而炭的功能已众所周知. 环保健康日益受到重视, 姜 子牙相信, 具备净化空气、 净化水 质、 红外线吸收等功能的炭泥产 品, 必将受到市场青睐.于是, 这 四五年来, 姜子牙倾其财力, 专注 于炭泥产品的研发, 目前已开发 出100多个产品. 可以说, '

炭泥'

一直存在, 只是现在我们重新进行了命名. 姜子牙举起一只炭泥茶壶说, 原 料还是做泥烙壶的陶土, 但在泥 烙壶制作工艺的基础上进行了提 升, 炭泥产品外观与瓷相当, 炭化 程度达到99%以上. 2013年12月公布的 《浙江省 文化产业重点推介项目》 , 炭泥产 业经济项目 名列其中.姜子牙 说, 炭泥产品已获得10项国家外 观设计专利, 已有小批量产品上 市, 并得到了众多投资商的青睐. 炭泥的应用非常广泛.比 如永康保温杯每年产值几十亿元, 有厂商跟我联系, 希望生产炭泥茶 叶漏, 可以推销给所有保温杯企 业, 光这一块市场就非常大. 姜子 牙豪情满怀, 炭泥产品正在为扩大 规模、 投入市场做准备, 届时, 带动 和恢复和睦 家家制陶 的热火景 象, 将不再是梦想. 江山和睦古陶村探索炭泥经济 千年黑灰陶 研古出新彩 浙匠360 ― ―来自百工之乡 来自百工之乡 的转 的转型纪事① 【开栏的话】 东阳木雕, 永康五金, 海宁经 编, 黄杨木雕, 细纹刻纸……浙江 素以百工之乡而著称, 早在五千 多年前的新石器晚期, 先民们就 在最初的石器、 陶器工艺制作中, 表现出独特的审美意识.时至今 日, 浙江各地的能工巧匠, 又是如 何巧妙运用和发扬工匠精神、 创 新思维和市场意识, 把名扬一时 的古老工艺打造成致富一方的兴 旺产业, 如何让精妙手艺实现家 族传承、 现代化和品牌化的?即 日起, 本报与 浙江新闻 APP、 浙江日报 新浪官方微博联合推 出 浙匠

360 系列报道, 用图、 文、 视频相结合的形式, 记录百工 之乡的转型纪事, 敬请垂注.

本报记者 孙璐 从今年2月开始, 我省30个 三 改一拆 、 五水共治 督查组奔赴全 省90个县 (市、 区) 开展督查.到本 月, 各个督查组的工作已接近尾 声.站在2014年年末, 细细梳理和 回顾过去的几轮督查工作, 记者发 现, 大部分问题都已得到有效解决, 然而, 不可否认的是, 仍有一些方面 的工作并不尽如人意. 正人先正己 , 说的就是自己 先以身作则, 才能去要求和规范别 人做好.尤其是在治水、 拆违这两 项中心工作中, 广大党员干部必须 发挥模范作用. 在督查组的实地了解中, 却发 现不少党员干部并没有起好带头作 用.比如, 金华塘雅镇雅河村村委 会主任蒋小林的700平方米违建已 存在多年.另外, 在一些乡镇党委 政府和村两委的办公地点附近, 在 书记、 村委会主任家周边, 堂而皇 之 地堆积了大量垃圾, 迟迟没有得 到有效处理.更有当地村民忍无可 忍, 直呼 没有比我们更差的村了 ! 在这一年的督查工作中, 记者 还发现, 各地治水和拆违工作在前 期均制定了期限表, 但是在几个月 后督查组回访时却发现, 有些拆违 工作并未全部完成, 有些违法建筑 仍旧 按兵不动 .像某地违建的奶 牛场, 原定于今年9月底全部完成拆 除.但是, 在11月督查组回访时, 发 现违建地点并没有依法拆除的迹 象.另外, 一批在第一轮督查工作 中就已被认定为违建的建筑, 大半 年过去, 仍旧没有全部拆除或是拆 后的建筑垃圾没有得到及时清理. 这一年, 记者跟随第28督查组 深入洞头县、 金华金东区、 嵊州市等 地, 实地了解各地在治水拆违工作 中方方面面的努力.我们深刻感受 到, 治水拆违工作难度不小, 更需上 下齐心、 一起努力, 才能把好事办 好.督查只是对治水和拆违工作的 一种促进, 并不能替代工作本身. 治水拆违工作, 最终要守护的是环 境的优美、 人的健康、 未来的发展空 间, 广大百姓期待党员干部们持之 以恒, 共同呵护 青山绿水、 清风明 月 . 治水拆违, 须上下齐心 督查聚焦③ 本报上海

11 月30 日电 (记者嵇哲) 今天, 随着首批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台州乱弹专 场演出在上海兰心戏院上演, 魅 力台州上海行 大型活动正式拉开 序幕.本次 魅力台州上海行 通 过文化搭台, 面向上海各界、 台州 籍在沪人群, 进行旅游推介、 文艺 表演、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 统手工艺展示等活动, 增进上海各 界对台州的了解........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