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人间点评 2019-12-13
固镇县城总体规划(2014―2030) 文本

1 目录

第一章 总则2

第二章 城市发展目标和城市性质.

3

第一节 发展目标

3

第二节 城市性质

3

第三节 城市规模

4

第三章 县域镇村体系规划

4

第一节 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与战略

4

第二节 城乡统筹规划

5

第三节 县域镇村体系规划

5

第四节 县域村庄发展指引

6

第五节 县域城镇建设规模

7

第六节 产业发展与布局规划

7

第七节 县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8

第八节 县域空间利用规划

9

第九节 县域综合交通规划

9

第十节 县域旅游发展规划

10 第十一节 县域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10 第十二节 县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11 第十三节 县域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13 第十四节 县域空间管制规划.14 第十五节 县域综合防灾规划.15

第四章 规划区规划.18

第一节 规划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18

第二节 规划区空间管制

20

第三节 规划区用地规划

21

第四节 规划区综合交通

22

第五节 规划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23

第六节 规划区市政设施规划

24

第七节 环境保护规划

27

第八节 规划区城市安全与综合防灾.28

第五章 中心城区规划

30

第一节 城区空间结构与功能布局.30

第二节 住房建设与住房保障规划.31

第三节 城区绿地系统规划

31

第四节 城区道路交通规划

32

第五节 城区空间特色塑造指引.34

第六节 城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37

第七节 县城历史文化保护

38

第八节 三区划定

39

第九节 城区 四线 划定

40

第十节 城区地下空间利用规划.41 第十一节 规划管理单元

41 第十二节 城区近期建设规划

42 第十三节 远景规划

43

第六章 规划实施措施与建议.44

第七章 附则

45 附表

46 固镇县城总体规划(2014―2030) 文本

2

第一章 总则第1条 编制目的 为加快固镇县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固镇县新型城镇化建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 乡规划法》和《安徽省城乡规划条例》,按照《安徽省县城规划标准》(2014.1),制定 《固镇县城总体规划(2014―2030)》(以下简称 本规划 ). 第2条 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08);

3.《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7.12.29);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

5.《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2002);

6.《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04);

7.《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2012.01);

8.《安徽省城乡规划条例》(2011.3.1);

9.《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2013-2030)》(报批稿);

10.《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2013);

11.《皖北城镇体系规划(2013-2030)》(报批稿);

12.《安徽省县城规划编制标准(DB34/T 1950-2013)》(2014.01.01);

13.《蚌埠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

14.《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15.《蚌埠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16.《固镇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17.国家及安徽省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划等. 第3条 指导思想 依托当前的发展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创新 发展.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坚持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围绕构建蚌-宿衔接区中心城市为目 标,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地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把有序推进 农业转移和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 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融入城镇化全过程. 促进 五化 协调发展.同时统筹城乡空间布局,促进城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提 高固镇县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第4条 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为 2014-2030 年,其中近期为 2014-2020 年,远期为 2021-2030 年.远 景展望

2030 年以后. 第5条 规划层次与范围 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与固镇县实际,规划范围分三个层次:

1、第一层次――县域行政区划范围,即县域镇村体系规划范围,包括

8 镇3乡共

1363 平方公里.

2、第二层次――城市规划区范围.包括城关镇、连城镇、杨庙乡、石湖乡的部分行政 区域.即在北至国道 G344 以北

500 米,东至蚌固一级公路以东

500 米,西至杨庙乡的杨庙 社居委、输右晕

500 米、南至连城镇界的范围内的区域,总面积

181 平方公里.

3、第三层次――中心城区规划范围,规划中心城区建设用地面积控制在 38.5 平方公 里以内. 第6条 强制性内容规定 本规划强制性内容字体为黑体加粗加下划线文字.强制性内容是对城乡规划实施监督 检查的基本依据,违反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进行建设的,属严重违反城市总体规划的 行为,应依法进行查处. 固镇县城总体规划(2014―2030) 文本

3 第7条 规划法律效力 本规划是固镇县城乡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制定固镇县相关专项规划和城镇总体规划 的基本依据.凡在规划区范围内从事各项城市规划编制、进行规划管理和开展与城市规划 有关的一切建设活动,均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要求执行本规划.

第二章 城市发展目标和城市性质

第一节 发展目标 第8条 总体发展目标 紧紧围绕加快发展、富民强县主题,始终把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坚持转型发展、 开放发展、和谐发展、绿色发展,着力构建经济发展更具活力的富裕固镇,人居环境更为 优美的宜居固镇,社会更加和谐安定的幸福固镇,发展特色更加鲜明的创新固镇,基础设 施更加完善的现代固镇,生态环境更加完善的生态固镇,体制机制更加灵活的活力固镇, 建设成为皖北首位县、全省十强县. 第9条 现代化指标体系 包括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社会进步、民主法治、生态环境

5 个方面,具体量化指标详 见附表 1. 第10条 城市发展战略

1、总体发展战略 以 转型重构 为总体发展战略,通过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 实现固镇的跨越式发展.

2、发展战略 坚持 依托城区(蚌埠中心城区) 、轴线拓展,开发两河(浍河、怀洪新河) 、东连西接, 城乡一体、五化同步,楚汉风格、田园特色 的发展思路. 集约增长.大力推进园区转型和城市转型,优化产业布局和城乡用地布局,构筑结构合 理、空间集聚、效益集约的新格局. 交通引领.依托高等级公路、城际铁路等区域性交通线路和县域干线路网,构筑对外畅 通便捷的交通体系;

结合城乡空间格局,构建多层次公共交通体系,引领城乡发展. 产业升级.以创新为根本动力,强化第三产业、优化第二产业、稳定第一产业,实现产 业结构和层次转型升级. 文化兴县. 深入发掘固镇文化丰厚底蕴, 包装固镇历史文化遗存, 提升固镇文化软实力, 促进文化产业、文化事业与文化服务共同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创新力、文化传播力、 文化保障力和文化竞争力,努力打造固镇文化高地. 统筹发展.加快农民向中心城区和临近中心镇集中,构筑两级村庄发展模式,促进农民 就地转移;

加快农村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区域协作.加快融入市域经济体系,积极开展区域合作,拓展合作空间.以蚌固产业带 建设深入推进为契机,进一步加快对外开放,吸引发达地区产业加速向固镇县转移.

第二节 城市性质 第11条 城市职能 安徽省层面:安徽省重要的现代农业基地;

区域层面:蚌埠――宿州衔接区域中心城 市,市域北部副中心城市 ;

县域层面: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第12条 城市性质 蚌埠市北部副中心城市,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宜居宜业的滨水园林城市. 固镇县城总体规划(2014―2030) 文本

4

第三节 城市规模 第13条 人口规模

1、县域 近期(2020 年) :60.0 万人;

远期(2030 年) :72.0 万人.

3、中心城区 近期(2020 年) :20 万人,其中户籍人口

15 万人、暂住人口

5 万人;

远期(2030 年) :35 万人,其中户籍人口

26 万人、暂住人口

9 万人. 第14条 城镇化水平 近期(2020 年):58%;

远期(2030 年):63%. 第15条 城镇建设用地规模 中心城区近期(2020 年)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

24 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

120 平 方米/人;

远期(2030 年)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 38.5 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

110 平 方米/人.

第三章 县域镇村体系规划

第一节 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与战略 第16条 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 1.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 推进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缩小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努力促 进异地城镇化向本地城镇化的转变. 2.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 以县城和副中心为核心,中心镇为支点,完善县域镇村规模结构;

突出县城和副中心的 辐射带动作用,增强中心镇和一般乡镇的服务功能. 3.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努力实现以人为本的城镇化,稳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建 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4.加速产城一体化发展 以产业为支撑, 县城、 县域副中心和中心城镇建设发展时注重融合产业与生活服务功能, 推进土地开发、道路交通建设、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协调发展,吸引 产业与人口聚集,实现产城一体化发展. 第17条 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

1、生态安全控制战略. 基于区域生态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构筑生态景观安全格局.促进城镇化进程与区域生 态环境保护相协调.

2、集聚发展战略. 走非均衡的点轴联动发展模式,依托交通轴线,培育中心城区、蚌铜产业园和中心镇, 发挥其增长极的带动辐射作用.

3、统筹发展战略. 统筹区域发展,融入蚌埠中心城区,对接皖北城镇群;

统筹县域人口、经济和城镇协调 固镇县城总体规划(2014―2030) 文本

5 发展,鼓励城乡人口向交通便捷、经济基础较好的蚌埠―固镇发展轴线上集中;

统筹城乡 发展,促进人口向自然环境条件较好、经济基础较好和交通等设施条件较好的村庄集聚, 着力培育新型农村社区.

4、城镇产业协调发展战略. 坚持产业多元化战略,以品牌打造和服务培育为抓手提升改造优势传统产业,加快产业 转移步伐,培育周边大城市的配套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坚持走内生型和转移产业并重, 大企业带动和小企业集群并重的发展道路.鼓励扶持企业自主创新,加快产业与产品的升 级改造步伐.立足区位和资源环境优势,大力培育第三产业,实现

二、三产业互动发展.

5、基础设施完善和支撑战略. 基础设施要与城乡空间布局向协调, 重点支持培育中心城区、 蚌铜产业园和中心镇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分级分类布局公共服务设施,促进公共服 务设施均等化.

第二节 城乡统筹规划 第18条 规划目标 按照 城乡空间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要素配置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 务一体化 的总体发展要求,将固镇建成城乡功能互补、设施一体、品质均优、可持续发 展的城乡高度一体化的先行区. 第19条 规划策略 1.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交通条件,提升农村供水、供电保障,加 大环境设施投入力度;

加快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的进度. 2.优先发展县城、副中心和中心镇 优先保障县城、县域副中心和若干中心镇的土地供应指标,加快交通、公共服务设施和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服务业、现代制造业和优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引导人口、产业 集聚.

3、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城乡共同繁荣 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农村非农产业;

加快小城镇和中心村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和 配套服务功能;

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和健康农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和土地整理,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农村,实现适度规模经济;

吸引人 才进入农村,推动农村组织建设,大力发展农业合作社,推动龙头企业和农户合作.

4、保障生态安全,加强规划协调与统筹管理 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严格保护自然山体、河流、湖泊等生态空间,划定应长期 保护的耕地和生态用地范围,落实强制性规划管理要求.

5、提升外出务工人员回流保障,加快推进本地城镇化 高度重视和引导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和创业,妥善解决回流人员户籍、医疗、养老、 住房、子女入学等问题,促进异地城镇化向本地城镇化转变.

第三节 县域镇村体系规划 第20条 县域空间结构规划 规划形成 一主一副一轴三板块 的空间结构. 一主:中心城区. 一副:蚌埠铜陵产业园. 一轴:蚌埠固镇发展轴;

三大板块: 中部发展板块:包括县城(杨庙乡、连城镇)、新马桥镇. 北部发展板块:包括任桥镇、仲兴乡、湖沟镇;

东部发展板块:包括刘集镇、濠城镇、石湖乡、王庄镇. 第21条 县域等级规模结构规划 规划构建 中心城区―中心镇―一般镇―中心村 的四级等级规模体系. 固镇县城总体规划(2014―2030) 文本

6

1、中心城区: 固镇县城(含连城镇、杨庙乡);

至规划期末中心城区人口

35 万人.

2、中心镇:新马桥镇、任桥镇、刘集镇 新马桥镇规划人口 1.0-1.5 万人;

任桥镇规划人口 1.0-2.0 万人;

........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