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枪械砖家 2019-12-09
附件3: 2018年中国技能大赛―― 第八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决赛竞赛规程 加工中心操作工 (多轴联动加工技术) 全国组委会技术工作委员会 二零一八年八月二十四日

1 目录1.

项目描述

4 1.1 技术基本描述.4 1.2 技术能力要求.4 1.3 基本知识要求.5 2. 竞赛题目

6 2.1 竞赛形式

6 2.2 命题标准

6 2.3 命题内容

6 2.4 加工精度要求.9 2.5 实际操作竞赛样题

10 3. 命题方式

10 3.1 命题流程

10 3.2 最终赛题产生的方式

10 4. 评判方式

11 4.1 评判流程

11 4.2 评判的硬件设备要求

12 4.3 评判方法

12 4.4 成绩复核

13 4.5 最终成绩

14 4.6 成绩排序和奖项设定

14 5. 大赛的基础设施

14 2 5.1 机床设备条件.14 5.2 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平台

18 5.3 竞赛作品检测仪器设备.20 5.4 刀具、量具、夹具和工具

20 6. 大赛竞赛日程.23 6.1 场次安排

23 6.2 场次抽签

23 6.3 日程安排

23 7. 裁判员条件和工作内容

24 7.1 裁判长

24 7.2 裁判员的条件和组成

24 7.3 裁判员的工作内容

25 7.4 裁判员在评判工作中的任务

26 7.5 裁判员在评判中的纪律和要求

27 8. 选手条件和工作内容

27 8.1 选手的条件和要求

27 8.2 选手的工作内容

28 8.3 赛场纪律

29 9. 竞赛场地要求.32 9.1 场地面积要求.32 9.2 场地照明要求.32 9.3 场地消防和逃生要求

32 10. 竞赛安全要求.32

3 10.1 选手安全防护措施要求.32 10.2 有毒有害物品的管理和限制

34 10.3 医疗设备和措施

34 11. 竞赛须知

34 11.1 参赛队须知

34 11.2 教练须知

35 11.3 参赛选手须知.36 11.4 工作人员须知.38 11.5 裁判员须知

39 12. 申诉与仲裁??????????????????????????????????????????????40 13. 开放现场的要求

40 12.1 对于公众开放的要求

40 12.2 关于赞助商和宣传的要求

40 14. 绿色环保

40 13.1 环境保护

40 13.2 循环利用

40 4

2018 年中国技能大赛――第八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决赛 加工中心操作工(多轴联动加工技术)竞赛规程 1. 项目描述 1.1 技术基本描述 加工中心操作工(多轴联动加工技术)项目是指使用五轴加工中心 机床对金属零件进行切削加工的技能竞赛,其中也包括使用常用的手 动工具配合完成的相关工作.参赛选手需要根据技术图纸和技术要 求,进行工艺制定、数控编程、刀具选择及安装、刀偏设定等工作, 以去除材料的方式去加工精度等级等于IT6级和低于IT6级精度的工 件.加工中心操作工(多轴联动加工技术)项目允许在机床数控系统 上直接编写程序,也可以利用CAM软件来进行自动编程. 考点以操作技能为主:刀具,五轴加工操作,五轴机床参数设置, 五轴编程(手工和CAM) ,五轴工艺,五轴后置,代码传输,简单装配 等. 1.2 技术能力要求 参赛选手应具备以下技术能力: 1.2.1 识图技能 能对图形、图标、标准、表格和其它技术要求进行解释;

1.2.2 刀具选择 能针对工件材料和加工需求选择切削刀具;

1.2.3 工艺制定

5 能针对工件材料、图形结构、加工状况确定其加工方式、加工流 程、加工路线及切削参数;

1.2.4 编程技能 能掌握不同的编程技术(包括手工编程和计算机辅助编程);

1.2.5 工件装夹 能根据操作需要,为工件选择装夹方法和装夹系统;

1.2.6 操作技能 能完成在五轴加工中心上安装刀具和附件的整个过程,能识别和 确定在五轴加工中心上各种不同的加工操作,能识别和确定在五轴加 工中心上加工操作所需的各种功能参数;

1.2.7 检测技能 能选择和使用测量仪器并掌握测量方法;

能使用机床测头对工件 尺寸进行在线测量. 1.2.8 能正确记录在线测量检测结果(限学生组) . 1.2.9 简单装配技能 能进行简单产品装配,包括紧固件的安装调整. 1.2.10 安全防护 遵守相关安全防护条例和环境保护要求. 1.3 基本知识要求 参赛选手应掌握以下基本知识: 1.3.1 相关知识 数学知识、测量知识、材料切削性能知识等. 1.3.2 延伸知识

6 工艺设计知识、计算机技术知识、公差与配合等标准、金属切削工 艺知识等. 2. 竞赛题目 2.1 竞赛形式 加工中心操作工(多轴联动加工技术)项目由理论知识竞赛和实际 操作竞赛两部分组成.理论知识竞赛和实际操作竞赛总成绩100分,理 论知识竞赛占总成绩的20%,实际操作竞赛占总成绩的80%. 理论知识竞赛的竞赛规程另行制订,本竞赛规程主要对实际操作竞 赛做出技术工作规范. 2.2 命题标准 加工中心操作工(多轴联动加工技术)项目实际操作竞赛是在五轴 加工中心上利用三爪夹盘、台钳等夹具和相应的铣削刀具,使用计算 机自动编程软件或手工编程方法,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图纸要求完成 零部件的加工、和简单装配等操作技能竞赛.竞赛实际操作赛题由大 赛全国组委会技术工作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按照公布的加工中心操作 工(多轴联动加工技术)竞赛规程和《加工中心操作工国家职业技能 标准》统一设计. 2.3 命题内容 加工中心操作工(多轴联动加工技术)项目实际操作竞赛要求选手 在规定时间内在五轴加工中心上完成指定图样的加工,主要考察选手 数控加工工艺能力、五轴编程能力、合理使用加工刀具能力、合理选 择加工参数能力,以及运用专业知识均衡处理质量、效率、成本的综 合能力,强化选手的安全和环保意识.

7 2.3.1 标准 职工组和院校教师组,实际操作竞赛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加工中心 操作工》中规定的国家职业资格二级(技师)要求实施;

院校的学生 组,实际操作竞赛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加工中心操作工》中规定的国 家职业资格三级(高级工)要求实施. 2.3.2 实际操作竞赛材料 职工/教师组竞赛题目中使用的零件材料,大致为铝合金、黄铜、 不锈钢.铝合金材料为2A12,黄铜为H65(国际标准CuZn35) ,不锈钢 为06Cr19Ni0(旧国标为0Cr18Ni9,美国为304) .具体材料当以赛场提 供为准.现场加工零件数量2-3件. 学生组竞赛题目中使用的零件材料大致为铝合金、聚四氟乙烯.铝 合金材料为2A12,聚四氟乙烯为可机加工聚四氟乙烯(PTFE) .现场加 工零件数量2-3件. 2.3.3 实际操作竞赛内容 加工中心操作工(多轴联动加工技术)项目各组别竞赛内容与时长 详见表-1. 表-1竞赛内容与时长 竞赛内容 分值 时间 竞赛安排 理论知识竞赛 20分60分钟 分场进行 实际操作竞赛:各类加工要素尺寸精度、表 面质量、形位公差及配合 80分300分钟 共六场,按抽 签场次参赛

8 2.3.4 实际操作竞赛命题要素 加工中心操作工(多轴联动加工技术)项目各组别竞赛命题基础要 素如表-2所示. 表-2竞赛命题基础要素 命题要素 要求 备注 平面 必要 垂直面 必要 斜面 可选 平面轮廓(型腔、岛屿) 必要 曲面铣削 可选 钻孔、扩孔、铰孔、铣孔、攻丝 必要 直槽、键槽 必要 表面粗糙度要求 必要 形位公差要求 必要

9 五轴加工要素为: 需要五轴加工的内腔、五轴槽、五轴刻线、五轴侧铣的面、五轴 加工曲面、五轴定向加工的要素(台、面、槽、孔等)…… 2.4 加工精度要求 加工中心操作工(多轴联动加工技术)项目所有组别的加工精度要 求如表-3所示. 表-3加工精度要求 命题要素 内容 公差等级 平面 公差精度等级≥IT6 垂直面 公差精度等级≥IT7 斜面 公差精度等级≥IT6 平面轮廓(型腔、 岛屿) 公差精度等级≥IT6 曲面铣削 钻孔、扩孔、铰孔、铣孔、攻丝 公差精度等级≥IT7 直槽、键槽要求 公差精度等级≥IT6

10 表面粗糙度 不高于Ra0.8 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 不高于7级2.5 实际操作竞赛样题 加工中心操作工(多轴联动加工技术)项目各组别实际操作竞赛样 题于赛前30天另行公布. 3. 命题方式 3.1 命题流程 3.1.1 专家组长根据本竞赛规程的要求组织命题. 3.1.2 题库建立和样题产生. 竞赛采用建立赛题库并公开竞赛样题的方式进行.赛前30天在大赛 指定网站公布理论知识竞赛题库和职工/教师组、学生组各一套操作竞 赛样题(包括评分标准) . 3.1.3 本赛项的职工组和教师组采用相同赛题,与学生组赛题不 同. 3.2 最终赛题产生的方式 实际操作赛题在公开样题的基础上变化而成,内容变化严格限定在 20~30%范围内. 竞赛时,同一场竞赛的相同组别选手采用相同试题,不同场次使用 不同赛题.每个组别正式操作赛题的套数按照竞赛场次数加一(一套 备用赛题)的数量准备. 每场竞赛赛前随机抽取当场赛题,技术工作委员会指定专人负责赛 题抽取、印刷、加密保管、领取和回收工作.

11 4. 评判方式 4.1 评判流程 大赛决赛评分流程采用世界技能大赛的评分方法进行.裁判员被分 为不同组别,分别针对已加工完毕的零件进行评分.操作三坐标测量 机和粗糙度仪的第三方检测人员必须在不少于2名裁判员的监督下进行 数据测量和数据存储.存储后的测量数据任何人不得修改,必须立即 打印纸质文件并经监督裁判签字确认生效后提交给裁判长妥善保存. 主观评分和手工测量数据必须由每一个参与评判的裁判员签字确认生 效后提交给裁判长妥善保存. 首先进行零件主观评分.评判应由5名裁判员共同负责打分并记录 结果;

零件表面质量由第三方检测人员或至少由3名裁判员负责操作粗糙 度仪并监督和记录检测结果;

采用手动量具测量尺寸时应至少由3名裁判员负责测量数据并记录 检测结果;

螺纹检测至少由3名裁判员使用螺纹环规和螺纹塞规负责检测并记 录结果;

零件绝大部分尺寸将采用三坐标测量机进行测量,三坐标测量机无 法检测的部位将以手工量具辅助测量.竞赛前应严格划分出手工测量 和三坐标测量机的工作范围.手工测量产生异议的,将以三坐标测量 机检测结果为准,如该异议部位三坐标无法检测的需裁判长监督手工 测量并裁决;

12 所有检测数据由裁判长指定的录入裁判员输入评分系统进行评分、 统计与排名. 4.2 评判的硬件设备要求 检测设备和量具:三坐标测量机、数显游标卡尺、数显内外径千分 尺、数显深度千分尺、数显高度尺、数显公法线千分尺、数显叶片千 分尺、数显测高仪、表面粗糙度仪、杠杆千分表、百分表、螺纹环规 和塞规、塞尺、标准块规等. 4.3 评判方法 4.3.1 弧顶径向尺寸可用手工量具或三坐标测量机进行检测;

4.3.2 轴向尺寸采用三坐标测量机(或测高仪)进行检测;

4.3.3 三坐标测量机测量直径尺寸采用测量圆柱直径方式.在用手工量 具测量直径尺寸时,至少需要测量三处.测量时应避开夹伤、碰伤、毛刺 点.一处不合格,即判为不合格;

4.3.4 三坐标测量机测量长度、槽宽、平行度等尺寸应采用 面到面 距离测量方法.在用测高仪或者手工量具测量长度、槽宽、槽深和平行度 时,至少需要测量三处.一处不合格,即判为不合格;

4.3.5 螺纹可由人工利用螺纹环规和螺纹塞规进行检测.合格为 Yes, 不合格为 No;

4.3.6 小间隙可由人工利用塞尺进行检测.合格为 Yes,不合格为 No;

4.3.7 表面质量将采用台式粗糙度仪进行检测.零件必须架在 V 型铁和 平台上.粗糙度仪的测针必须保证无磨损状态;

粗糙度仪无法测量的部位, 需要人工使用对比板测量(按主观测量规则进行,参见 4.3.10) .

13 4.3.8 粗糙度仪测量表面质量时,应以表面质量最差处作为测量点.测 针的运动方向应尽量垂直于加工纹理方向;

4.3.9 形位公差尺寸必须由三坐标测量机进行测量. 测量同轴度时,应在基准圆柱面上取2个或2个以上截圆,且距离越 远越好,形成基准圆柱面,从而得到基准圆柱面的轴线.被测圆柱面 的轴线取得方法与基准圆柱面轴线取得方法相同.同轴度的评价方法 将采用 单一基准轴线评价方法 .由三坐标测量软件自动计算误差结 果. 4.3.10 主观评判应先于客观评判进行.主观评判时,每一评价要素要由

5 人组成的裁判组打分(从1-10) ,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取剩余

3 个数之平均值.再除以

10 作为该要素计分系数.这一系数与该要素配分之 积,即是该要素的最后得分.裁判组打分时最高分与最低分的分差值不得超 过3分.超过

3 分则本轮打分作废,需重新打分.但在重新打分之前出示分 差值最大的裁判员必须做出解释. 4.3.11 非完成品测量:对完成度不大于 60%的作品,将不再上三坐标测 量机进行检测.由检测组根据完成的加工要素,用手工量具进行检测,检测 尺度需一致. 4.4 成绩复核 为保障成绩评判的准确性,监督仲裁组将对赛项总成绩排名前20% 的所有参赛选手的成绩进行复核;

对其余成绩进行抽检复核,抽检覆 盖率不得低于15%.如发现成绩错误以书面方式及时告知裁判长,由裁 判长更正成绩并签字确认.复核、抽检错误率超过5%的,裁判组将对 所有成绩进行复核.

14 4.5 最终成绩 赛项最终得分按100分制计分.最终成绩经复核无误,由裁判长、 监督仲裁人员签字确认后公布.实际操作竞赛结束后24小时左右公布 最终成绩. 4.6 成绩排序和奖项设定 4.6.1 名次排序方法:名次排序根据选手竞赛总分评定结果从高到低依 次排定;

各组选手如果竞赛总分相同者,按实操得分高者优先. 4.6.2 奖项设定遵照人社部函[2018]94 号文相关规定颁奖. 5. 大赛的基础设施 5.1 机床设备条件 本次加工中心赛项(多轴联动加工技术)设备,按职工、教师、学 生三个组别进行划分.除职工/教师组外,学生组将全部使用小五轴设 备. 加工中心操作工(多轴联动加工技术)赛项职工组配备了DMG(西 门子系统)和GF(海德汉系统)2种组合;

教师组配备了DMG(西门子 系统) 、辰榜(西门子系统) 、欧马(西门子系统) 、大连三磊科技(海 德汉系统) 、沈阳(i5系统) 、华中(华中系统)6种组合;

学生组配备 了安卡尔(广数系统) 、凯迪四海(广数系统)2种组合可供选择. 每个代表队职工组选手限1人选报DMG(西门子系统) 、1人选报GF (海德汉系统) ;

学生组选手限1人选报安卡尔(广数系统) 、1人选报 凯迪四海(广数系统) ;

教师组各队根据需要自由选择(如果发生冲 突,由组委会协调) .

15 每个参赛队根据赛场配备的机床、数控系统类别、数量以及软件种 类进行选择,每位选手数控系统和CAD/CAM软件限选1种(不含仿真软 件) . 5.1.1 机床台数及控制系统配置 机床台数及数控系统配置见表- 4(赛场实际设备,以赞助商最后 提供设备情况为准) .机床主要技........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