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JZS133 2019-12-05
3 八一评论 2018年2月18日 星期日 责任编辑/辛士红 长城t望 火红的灯笼、 吉祥的对联、 喜庆的 锣鼓……广袤的神州大地张灯结彩, 浓 郁的年味扑面而来, 新年的阳光洒在每 一个人的脸上.

吹面不寒杨柳风. 春风像一位绝 世的丹青高手, 潇洒地挥一挥画笔, 染 绿了春泥春岭春山岗, 染绿了春草春柳 春海棠,军营内外处处洋溢着新的气 象.几许清新、 几多欢歌、 几缕春意, 或 深或浅地浸润在树梢与眉梢. 读你千遍也不厌倦, 读你的感觉 像春天. 春节被称为中华民族 最大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 , 是辞旧迎新的传统 佳节、 万家团圆的亲情之约, 也是观察 作风之变的重要窗口. 年味千万种, 清新意蕴深. 年是一 身簇新的衣服, 喜气洋洋;

年是一串炸 响的爆竹, 金光闪闪;

年是一种离别, 失 去了过去的日子;

年是一种到来, 迎来 了春光无限. 清新的年味, 就像和煦的 春风, 就像解冻的河流, 为传统的节日 注入了时代元素, 温润着每一个中国人 的精神家园. 清新, 是一种触手可及的新感觉. 关于过节送礼, 有这么一个段子.问者: 你是什么意思?送礼者: 就意思意思. 问者: 这就没意思了.送礼者: 其实也没 别的意思.问者: 那我就不好意思了. 军营绝不给 四风 寻隙反弹的机会.如今, 摈弃 意思意思 , 卸下 人情包袱 , 剪除利益纷扰, 那些以礼尚往来之名攀 附关系的没了托辞, 借觥筹交错之机搞 权钱交易的失去土壤.年味里的变迁, 绝不只是吃喝上的变化、 应酬上的简化, 更鲜明地标识出作风的优化. 清新, 是一种返璞归真的新境界. 为人处世, 不必为送礼拒礼闹心, 不再 为请吃吃请费神, 跳出了人情往来的羁 绊, 远离了污浊之气的雾霾, 少了人情 之负, 多了人情之美, 不但胃肠不累、 门 前清净,而且有更多的时间与家人相 处, 与基层官兵同乐.最好的年味, 是 原汁原味;

最真的情感,是战友之情. 春节应该回归欢乐祥和、 风清气正的节 日内涵.清新之风,是党心民意之所 向, 军心士气之所在.生死相依的战友 情谊, 怎容许在春节时变了味、 染了尘. 清新, 是一种生机勃发的新气象. 过去沿袭 爆竹声中一岁除 , 而今禁放 烟花爆竹的城市越来越多, 绿色过年成 为共识;

过去习惯 无酒不成席 , 而今崇 尚 只要感情有, 喝啥都是酒 , 健康过年 深入人心;

过去热衷用 星级消费 体现 热情, 而今推崇 光盘行动 , 节俭过年成 为风尚……扫除物质主义、 功利主义的 尘埃, 拂去爱慕虚荣、 崇尚浮华的泡沫, 清新的年味让官兵生发出更多新的梦 想、 新的希望, 再加上执著与奋斗, 我们 深信 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创造出来 . 春风朝夕起, 吹绿日日深. 清新 是一种势, 哪怕是 草色遥看近却无 , 也有可能 风吹草低见牛羊 ;

清新是一 种力, 哪怕是 破浪凌霄一羽轻 , 也有 可能 扶摇直上九万里 .清丽的颜色、 清新的味道、 清秀的气质, 绝不是可有 可无的点缀之物, 而是人们孜孜以求的 理想之境.当清新永驻心田, 清廉、 清正、 清明才会成为时代况味;

当清新染 绿军营, 绿色发展、 绿色交往、 绿色出行 才会成为良好习惯. 人间岁岁过新年,最是清新年味 长.清与浊的博弈, 是一场只有起点没 有终点的较量, 不可能一蹴而就, 也不 可能一劳永逸.广大官兵特别是领导 干部, 只有把每一天都当作年关那样去 守 廉关 , 远铜臭而崇清新, 远铺张而 尚俭朴, 绵绵用力、 久久为功, 才能一步 步赢得灵魂深处 天人交战 的胜利. 春节, 一个良好的开端, 一个崭新 的起点.清新的年味, 产生于过去的 现在, 孕育着伟大的未来 .让我们在 品评年味中, 涤荡心灵尘埃, 纯正政治 生态, 勇敢地向着春天进发, 努力去成 就一个更加 伟大的未来 …… 清新, 一缕染绿军营的杨柳风 ――感悟军营 年味儿 ⑥ 辛士红 每逢春节, 衣锦还乡、 招摇过市者 有之,未能 衣锦 、近乡情怯者亦有 之.作为一种社会心理, 衣锦还乡有着 深厚的文化基础和传统, 此人情之所 荣, 而今昔之所同也 , 很有必要重新认 识一下. 当年, 项羽进入咸阳后, 部属劝他定 都关中.谁知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这一 良策: 富贵不归故乡, 如衣绣夜行, 谁知 之者! 这也埋下了他失败的隐患. 他的老对手刘邦, 同样对衣锦还乡 朝思暮想.在荡平天下后, 他威风凛凛 地回到了故乡沛县. 《史记》中记载: 悉 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酒酣, 高祖击 筑, 自为歌诗曰: '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 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

然而, 元曲作家睢景臣却以嬉笑怒 骂的手法, 把 高祖还乡 描绘成滑稽可 笑的闹剧: 红漆了叉, 银铮了斧, 甜瓜 苦瓜黄金镀, 明晃晃马镫枪尖上挑, 白 雪雪鹅毛扇上铺……白甚么改了姓、 更 了名、 唤做汉高祖. 衣锦还乡, 除了面子因素作祟外, 还有的把这当成了抬高身价、 奔竞夤缘 的机会.那个以头悬梁锥刺股出名的 苏秦, 曾跟着鬼谷子学习兵法.外出数 年, 穷困潦倒而归.兄嫂和妻子都讥笑 他.苏秦暗自惭愧, 埋头读书.终以合 纵之术四处游说, 担任了六国的国相. 衣锦还乡时, 妻子、 嫂子都 侧目不敢仰 视, 俯伏侍取食. 苏秦问其嫂子: 何前 倨而后恭也? 嫂子俯身请罪说: 见季 子位高多金也. 一个人也许能从衣锦还乡中找到 成就感, 但这种建立在物质和浮华之上 的成就感, 也许未必就如想象中那样美 丽.西汉有个叫朱买臣的高官, 原本出 身贫寒, 一心想通过读书考取功名.无奈4 0多岁了, 仍然一事无成, 只得以割 草卖柴为生.妻子实在不愿和他一起 再过这种清苦的日子, 就找了一个老实 男人改嫁了.朱买臣飞黄腾达后, 声势 浩大地回到老家会稽当太守.路上正 好碰见前妻和现在的丈夫, 就把他们带 回到府第安顿下来, 免费供给丰厚的衣 食.他的前妻把这种照顾当成了对自 己的羞辱, 生活一个多月后, 突然上吊 自杀了. 对于苏秦、 朱买臣二人的经历, 欧 阳修评价: 若季子不礼于其嫂, 买臣见 弃于其妻.一旦高车驷马, 旗旄导前, 而骑卒拥后, 夹道之人, 相与骈肩累迹, 瞻望咨嗟;

而所谓庸夫愚妇者, 奔走骇 汗, 羞愧俯伏, 以自悔罪于车尘马足之 间. 宋代诗人徐钧专门以《朱买臣》为 题写道: 长歌负担久栖栖, 一旦高车守 会稽.衣锦还乡成底事, 只将富遗耀前 妻. 对于不了解自己的人, 衣锦还乡也 许可以产生炫目的光环, 但在很多亲朋 故旧看来, 提到你的名字, 想得最多还 是那些熟悉的往事.在戏曲《薛仁贵荣 归故里》里, 发小忆起的全是端不上台 面的鸡毛蒜皮: 俺两个也曾麦场上拾 谷穗, 也曾树梢上摘青梨, 也曾倒骑牛 背品腔笛, 也曾偷得那青瓜连皮吃. 树高千尺不忘根.共产党人、 革命 军人永远不应忘记父老乡亲, 不应忘记 父母的养育之恩, 但决不能搞 一人得 道、 鸡犬升天 那一套, 不能搞 衣锦还 乡、 光宗耀祖 那一套.邓小平自从2

0 世纪5 0年代离开四川老家, 尽管先后9 次回川,却始终没有回广安老家.他说: 我怕. 邓榕在《我的父亲邓小平》 一书中解释: 我们姊妹几个都很想回 家乡看看, 跟他要求过好多次, 可他就 是不让, 他自己不回也就罢了, 也不让 我们回去.后来父亲告诉我, 我们一回 去, 就会兴师动众. 原来, 他怕给地方 政府和乡亲添麻烦, 怕兴师动众造成不 好的影响. 一个人的 身价 , 与 面子 大不大 无关, 与 派头 足不足无关, 只取决于 他对社会的贡献.所以, 不论当多大的 官、 干多大的事, 都应谨记: 自己也是 老百姓, 还乡何需衣锦荣. (作者单位:

3 1

6 9 7部队) 还乡何需衣锦荣张志坚 春节聚会, 免不了天南海北地畅叙 一番.然而, 有些人津津乐道的是, 某 某当上处长了 某某发大财了 某某的 孩子考上名校了 某某住上大房子 了 ……言谈之中,流露的是为个人进 步、 为孩子考学、 为老大无成、 为买不起 房子等焦虑的情绪, 让人真切地感到 压 力山大 的存在、 焦躁不安的弥漫. 整个世界似乎被按下了快进键. 当今日新月异、 深刻变革的时代, 势必会 在人们心中留下求变、求快的心理投 射.一个世纪前, 世界还定义中国人是 漠视时间的人 , 现在, 则发现一些人成 了 急躁和没有耐性的地球人 .置身于 不断前行的中国, 这种群体性焦虑似乎 无处不在: 成功的焦虑、 年龄的焦虑、 发 财的焦虑、 身份的焦虑……人们似乎感 到生活富足了, 幸福感却少了;

有房有车 了, 成就感却少了;

挣脱外在束缚了, 归 属感却少了.让人想起那个经典发问: 这个世界还会好吗? 职级焦虑 是困扰一些干部的 心病 .追求政治上的进步、职务上的提 升, 实乃人之常情、 无可厚非.然而, 一 个单位的位子就那么几个, 而........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