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夸张的诗人 2019-12-01
2010 年5月24 日 星期一 责任编辑:朱玲枫 版式:冯富宽 校对:袁晓林 A

10 速读 ・ 社区 丈夫和女同事吃饭 老婆吃醋引闹剧 时报讯(通 讯 员张 金 健记 者朱 琼华)老公外出赴约,梅梅(化名)悄悄跟随其后,发 现老公竟然是和一位女士在吃饭, 顿时醋意大 发,掀桌子,一番大闹.

前天傍晚,经警方出面,调 解时发现是一场误会. 梅梅是一位全职太太,相夫教子,日子过得安 稳. 可是,她总是担心,丈夫太帅,事业成功,风流 倜傥,怕丈夫有外遇. 前天下午5点,丈夫回来后, 说晚上公司聚餐,在家精心挑选了领带、西服,出 门时还喷了些香水. 这些举动让梅梅特别担心. 当晚,她悄悄骑车跟随丈夫后面. 只见丈夫 进了西区一家西餐厅,接下来和一位女士对面而 坐,两人有说有笑. 梅梅顿时认定丈夫有外遇,便 拨打电话,把哥哥、弟弟、妹妹等人全部叫来. 在 等人的间隙,梅梅心情特别不爽,还一个人躲在 角落喝闷酒. 几位亲戚来了之后,梅梅二话不说,趁着酒 意对着与丈夫对坐的女子就是一个耳光,然后将 桌子掀翻. 任丈夫怎么解释,她都不听,哭哭闹 闹. 餐厅众多员工都看着他们夫妻两人,帮忙劝 解、解释,梅梅还是不听. 无奈,梅梅的丈夫拨打了110,邗上派出所民 警赶来调解. 等梅梅酒醒之后,民警耐心解释,并 找出相关证人作证,梅梅才知道这确实是公司聚 会,继而惭愧地低下了头,和丈夫回家了. 31名残疾人学电脑 为能在网上看世博 时报讯(通 讯 员顾 李 扬记 者高 宝亮) 哇,我会开机关机了! 我会在网上浏览世 博视频了. 前些天,在文昌中路市科技干部进修 学院教室里,来自曲江街道13个社区、6个村的31 名残疾人朋友沸腾了, 在指导教师的指点下,他 们学会了网上看世博. 5月1日上海世博会开幕后, 许多市民纷纷利 用节假日前往上海参观世博会,亲身感受世博会的 巨大魅力. 由于残疾人行动的不便,去上海看世博 有诸多不便. 曲江街道残联了解到,许多残疾人家 里都有电脑,可是他们不会用,于是,一阵紧锣密鼓 的筹备后,第一期残疾人计算机培训班开班了. 药物致残的陈红英大妈眼睛不太好,经过两 天学习,她已经学会在网上浏览世博信息、看视 频了. 开毛线编织店的李莉是挤出时间来学的, 她表示,网络知识对现代人太重要了. 她学会了 用电脑,将来要开一家网店,把生意做大、做活. 时报讯(记 者高 松 元羌 伊然)昨天是凤凰岛一年一度的 桑葚节. 由本报和凤凰岛生态旅 游区联合推出的 凤凰岛采桑 葚 活动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情 响应.上午9点,本报40余位读者 乘车1小时,来到自然生态、风景 优美的凤凰岛,与30余位自驾前 来的读者会合后,大家一起摘桑 葚、吃农家饭,在这里度过了一 个愉快而又颇有收获的周末. 上午10点30分, 大伙一窝 蜂地钻进了桑葚园. 30多亩优 质、无公害的桑树园里,8000多 棵桑树挂满了桑葚果.有的市民 提着小篮子, 有的拎着塑料袋, 大家嘴里吃着、手里摘着,满口 酸甜,满心欢喜. 家长们在玩乐 的同时,还不忘向孩子传授农作 物知识,其乐融融. 真好玩! 来自江都的葛先 生和他的10名同事, 是活动上 迎来的第一批游客.他们在桑树 林中兴奋地穿梭, 边摘边吃,直 呼过瘾. 记得小时候邻居家里有一 棵桑树,我还常常爬到树上摘桑 叶,那时候桑葚随便吃,有多少 吃多少. 后来搬家了,好多年再 没见到桑树. 市民陈女士拎着 满满一篮桑葚,情不自禁地对记 者讲起儿时经历.她还特别展示 了一个心形的桑葚, 黑紫透亮, 你瞧,多漂亮啊! 桑树的个头不是很高,由于 在生长过程中就被修去顶端,这 对孩子们来说采摘很方便.乔女 士是梅岭小学的老师, 她的11 岁女儿告诉记者,过去只在书本 上见过桑葚,昨天是她第一次看 到真正的桑树. 原来,桑葚是从 青变红,再由红变紫的. 她手上 已沾了好多紫红色的桑葚汁,却 毫不在意, 那些紫得发黑的桑 葚,才甜呢! 快看! 那边是采茶姑娘 吗? 顺着一位小读者的话,大伙 不禁回头望,只见三五位姑娘以 汉服为民族文化和美的载体,辅 以采桑故事背景,重新演绎现代 版的采桑汉女农作图.采桑姑娘 的出现,立马把大伙的眼球全给 吸引过去了. 大伙一直保持采摘的兴奋 劲,直到肚子发出 咕噜噜 的抗 议声时,才发现已是中午12点. 在本报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大伙 来到湖外湖酒楼. 在餐厅,看着 已上桌的农家菜,大家馋得直掉 口水. 红烧鱼、土鸡汤、麻婆豆 腐、蒸玉米、小粽子……别具特 色的农家菜让读者大饱口福,有 的男士甚至一连吃了三碗饭.丰 富的农家饭菜和鲜甜多汁的桑 葚虽让大家肚皮滚圆,但还有人 打起了风景区里大麦酒和桑葚 酒的主意,一下子买了好几瓶带 回家品尝. 下午3点,活动结束,很多读 者流连忘返. 活动形式很好,有 吃有喝有玩,还能带孩子学到知 识,希望时报以后多组织一些这 样的活动, 我们一定还会再报 名! 市民袁女士临走时再三叮 嘱本报记者,说下次有类似活动 最好提前通知她. 时报策划 本报凤凰岛采桑葚活动昨成功举办 时报讯(记 者杨 妃 妃文 /图)昨天下午两点, 在来鹤台 广场紫轩印石西餐厅, 前来学 做比萨 的小朋友聚集在一起. 好吃 的比萨是怎样做出来的呢? 对于专业面点师傅的问 话,10位参加 DIY 比萨 活 动 的孩子们早已急不可耐地喊着 我要学,我要学 . 要制作出一个好吃的比 萨,每个步骤都要遵循严格的规 定, 原料的分量不能有丝毫马 虎. 面点师傅介绍说. 涂比萨 酱、撒芝士粒,还要按要求的分 量认认真真的先进行测量,小朋 友们学得别提有多认真了. 做好比萨模型, 放进炉箱 烤大约七八分钟, 一个个美式 精选9寸大小比萨相继出炉了. 看着贴有自己姓名标签的成果 摆在面前, 孩子们别提有多高 兴了. 这是孩子们自己做的, 真不错,可以拿出来卖了. 时 报的这个活动真好, 可以锻炼 孩子们的动手能力. 家长们看 着自家孩子做的比萨饼, 都乐 滋滋的. 最终, 李翰竹获得优胜奖, 钱龙辉和黎嘉昕获得表现奖和潜 力奖, 奖品分别为紫轩印石西餐 厅价值150元、100元和50元的现 金券. 家长们说, 不管有没有得 奖, 让孩子们亲自尝试体验到做 比萨的乐趣, 本就是件快乐的事 情. 自己做的比萨,比买的好 吃多了. 正在津津有味和妈妈 分享成果的小朋友叶凡自豪地 说道. 今天玩得真开心,有这么 多小朋友一起参加. 另一位小 朋友黎嘉昕还准备把没消灭完 的比萨打包带回家给奶奶尝尝. 时报带小朋友学做比萨走进紫轩印石西餐厅 小朋友们乐坏了, 都说自己做的比萨格外香 近百读者凤凰岛采桑葚、品农家乐 时报讯(记 者惠 万 里文 /图)5月20日,本报刊发 《 小鸟窗 台安家,还下了一窝蛋要孵小鸟》 一文,并抛出疑问:下蛋的小鸟叫 什么名字? 刊发后多位市民打来 电话,告诉我们答案. 只是市民 意见发生了分歧,有的说是百舌 鸟,有的说是八哥,还有两位市民 告诉记者,有同样的小鸟在他们 家也安家了. 家住东方百合园的陈女士致 电本报称小鸟名叫百舌鸟,不久 前就有一只百舌鸟在她家窗台上 做窝、下蛋、孵小鸟,一个月前孵 出的小鸟已经长大飞走了,现在 鸟窝还在. 鸟妈妈跟时报报道的 那只小鸟长得一样,下的蛋也一 样,应该是同一种鸟. 陈女士说,百舌鸟在她家安 家的时候,一家人也都很关注小 鸟的生活,开始不知道小鸟叫什 么名字,请教爱养鸟的邻居,才知 道叫百舌鸟,是歌声很美的一种 鸟. 百舌鸟孵了两个星期,孵出 了小鸟,小鸟生长很快,又过了约 两个星期,小鸟就长大能飞了. 观察中,陈女士发现百舌鸟 每天不知道从哪里衔来了蚯蚓喂 小鸟,觉得鸟妈妈很辛苦. 后来 陈女士偶尔发现百舌鸟喜欢吃猪 肝,于是就买了一些猪肝,每天趁 鸟妈妈不在的时候放在窝边,百 舌鸟很喜欢吃. 对此说法,家住四季园秋桂 苑的钱先生有不同意见,他觉得 小鸟可能是八哥,因为鸟飞起来 翅下有白斑. 钱先生说,这种小 鸟已经连续在他家 落户 三 年了, 每年都在阳台上的花盆里做 窝. 今年还有一个小插曲,小鸟 一开始把窝做在钱先生的一株名 贵的花卉上,钱先生很心疼,就放 置了一个新花盆供它们做窝,可小鸟 不认账 ,依然我行我素.如今刚在窝里下了一个蛋. 关于百舌和八哥的区别,记 者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百舌鸟 又叫乌鸫,体长约30厘米. 喙为 蜡黄色,眼周有一金色圈,通体为 乌黑色,除无鼻羽和翅上无白斑 外 ,外 形酷似八哥,但 较八哥略大. 不过,两者都很能唱. 资料 显示,百舌鸟的叫声居然有一百 二十余种变化,即使很能唱的画 眉也不过五十余种. 八哥一样也 是效鸣高手,还 能学,可 以从画眉、燕子、黄鹂、柳莺到喜鹊乃至 小鸡的叫声,无不学得惟妙惟肖. 这下难了. 记者在红园花鸟 市场请教了多位卖鸟和养鸟人, 他们也拿不准,说需要看到小鸟 才能断言. 不过倾向百舌鸟的较 多. 因为百舌鸟有一个特征,那 就是城市化程度非常高,在分布 区域内,只要有人的地方一般都 能见到它们. 是百舌还是八哥,这只小鸟难住不少人 《 小鸟窗台安家,还下了一窝蛋要孵小鸟》追踪报道 去找 皮球神医 吧! 他或许会有办法 足球、篮球、排球…… 坏了个小口子就扔掉太可惜? 时报讯(曹 月 慧记 者葛 学涛)上周四,记者接到读者报料称,在扬大瘦西 湖校区 ( 扬师院) 附近有个身怀绝技的老人,不管 什么质地的篮球、足球、排球,不管球坏成什么 样,老人总能让它们 起死回生 ,他也因此被大 家戏称为 皮球神医 . 现在,老人主要靠给学生 补球为生,一个月可以赚5000元左右. 记者赶到老人的补球地摊时,一位老汉正坐在 数十个各种各样的皮球中,在众多围观者好奇的目 光中,展示自己的独特技艺. 只见他双腿紧紧夹着 一个破损的足球,左手拿着一根穿着长长白线的大 铁针,右手按着足球,动作娴熟地来回穿梭. 采访中记者得知,老汉姓移,今年60岁,家住 姜堰市桥头镇,曾是泰州制球厂工人,公司停产 后赋闲在家,无意间发现学校里有好多废弃的足 球、篮球、排球,这些球看上去还是崭新的. 一只 篮球好歹也值几十元,如果不小心扎破了一个小 小的口子就扔掉,那就太浪费了. 花几块钱就能 补好,补好后还能用几年. 老汉说,于是他就购 置了胶水、剪刀、橡皮锤、大铁针、打气筒等工具, 风风火火地干了起来,一干就是30多年. 老移说,全省有这么多学校,每所学校都有 很多报废球,体育类院校的数量更是惊人. 他近 几年基本在省内补球, 平均每个月换一个城市, 巡回补球. 老移说,他还曾骑着自行车,带着几十 个各种颜色供修补用的备用皮球,跑遍了国内十 多个省份,最远到过陕西. 范友林庄 剑 翔摄 ........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