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bingyan8 2019-11-27
第6章:参考方法 第6章参考方法 《2006 年IPCC 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 6.

1 第2卷:能源 作者 Karen Treanton(国际能源机构) Francis Ibitoye(尼日利亚)、Kazunari Kainou(日本)、Jos G. J. Olivier(荷兰)、Jan Pretel(捷克共和 国)、Timothy Simmons(英国)和Hongwei Yang(中国) 参加作者 Roberta Quadrelli(国际能源机构) 6.2 《2006 年IPCC 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 第6章:参考方法 目录

6 参考方法 6.1 概述.6.5 6.2 涵盖的源类别.6.5 6.3 算法.6.5 6.4 活动数据.6.5 6.4.1 表观消费量.6.6 6.4.2 转换为能源单位.6.7 6.5 碳含量.6.7 6.6 非燃碳.6.7 6.6.1 原料.6.8 6.6.2 还原剂.6.8 6.6.3 非能源产品用途.6.9 6.6.4 方法.6.9 6.7 燃料燃烧期间未氧化的碳.6.11 6.8 参考方法与部门方法之间的比较.6.11 6.9 数据来源.6.13 6.10 不确定性.6.13 6.10.1 活动数据.6.13 6.10.2 碳含量和净发热值.6.13 6.10.3 氧化因子.6.13 参考文献 6.13 公式 公式 6.1 采用参考方法估算燃料燃烧的CO2 排放量.6.5 公式 6.2 初级燃料的表观消费量 6.6 公式 6.3 次级燃料的表观消费量 6.6 公式 6.4 从燃料燃烧排放中排除的碳 6.10 《2006 年IPCC 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 6.3 第2卷:能源 图图6.1 参考方法与部门方法 6.11 表表6.1 用作原料、还原剂和非能源用途的产品 6.8 表6.2 非燃碳流的活动数据 6.11 6.4 《2006 年IPCC 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 第6章:参考方法

6 参考方法 6.1 概述 参考方法是一个自上而下的方法,使用国家的能源供应数据,来计算主要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 CO2 排放 量.参考方法是一种根据相对易获的能源供应统计资料就可采用的简易方法.非燃碳对数据的需求有一 定程度的增加.然而,依据有限的额外努力和数据要求,部门方法与参考方法之间已可比性增强仍然可 使国家能够得出第二个独立的源自燃料燃烧的 CO2 排放估算. 优良作法是,使用部门和参考这两种方法,来估算一个国家源自燃料燃烧的 CO2 排放,并比较这两种独 立估算的结果.明显差异可能表明了活动数据、净发热值、碳含量、非燃碳计算等可能存在问题(参见 第6.8 节关于此类比较的更详细阐述). 6.2 涵盖的源类别 参考方法旨在计算燃料燃烧的 CO2 排放,起始于高级能源供应数据.假设是碳已保存,使得,例如,原 油中的碳等于所有衍生产物的总碳含量.参考方法未区分能源部门内不同的源类别,仅估算源类别 1A 燃料燃烧 的CO2 排放总量.排放得自以下两个方面:能源部门的燃烧,其中燃料被用作精炼或发电 的发热源;

燃料或其次级产品的最终消费的燃烧.参考方法还包括其不是 1A 部分的少量贡献,这在第 6.8 节有所论述. 6.3 算法 参考方法方法学将燃料燃烧的二氧化碳排放计算分为

5 个步骤: 步骤 1: 估算按原单位的表观燃料消费量 步骤 2: 转化为通用能源单位 步骤 3: 乘以碳含量以计算出总碳量 步骤 4: 计算非燃碳量 步骤 5: 按未氧化的碳进行校正,并转化为 CO2 排放 这几个步骤用如下公式表示: 公式 6.1 采用参考方法估算燃料燃烧的 CO2 排放量 ∑ ? ? ? ? ? ? ? ? ? ? ? ? ? ? = ? 所有燃料 燃料 燃料 燃料 燃料 燃料 非燃碳 表消量观费排放量

12 /

44 )

10 ) ((

3 2 COF CC 转换因子 CO 其中: CO2 排放量 = CO2 排放量(Gg CO2) 表观消费量 = 产量+进口-出口-国际燃料舱-库存变化 (转换因子) = 根据净发热值将燃料转换为能源单位(TJ)的转换因子 CC = 碳含量(吨C/TJ) 注意,吨C/TJ 等同于 kg C/GJ 非燃碳 = 排除在燃料燃烧排放以外的原料和非能源用途中的碳(Gg C) COF(碳氧化因子) = 碳被氧化的比例.通常该值为 1,表示完全氧化.只使用较低的值来计算 无限期保留在烟灰或油烟中的碳 《2006 年IPCC 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 6.5 第2卷:能源 6.6 《2006 年IPCC 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 44/12 = CO2 和C的分子量比率 6.4 活动数据 参考方法起始于有关燃料产量、其对外(国际)贸易以及其库变化的统计资料.根据此信息可估算 表 观消费量 .如果碳可以通过未纳入或部分纳入燃料燃烧活动排放出来,则还需要用作非能源用途的燃 料消费量有限量的值. 6.4.1 表观消费量 参考方法的第一步是估算国内燃料的表观消费量.这需要初级燃料和次级燃料(生产、进口、出口、用 于国际运输(燃料舱燃料)的燃料,以及存入或从库存去除的燃料)的供应平衡表.这样的话,碳就经 能源生产和进口(按库存变化进行调整)进入该国家,而通过出口和国际燃料舱运出该国.为避免重复 计算,至关重要的是,要区分初级燃料(本质上为燃料,如煤、原油和天然气)与次级燃料或燃料产物 (得自初级燃料,如汽油和润滑剂).能源卷导言章第 1.4.1.1 节提供了一个完整的燃料列表. 为计算供应该国的燃料,需要如下各燃料和清单年份的数据: ? 初级燃料的产量1(不包括次级燃料和燃料产物的产量);

? 进口的初级和次级燃料量;

? 出口的初级和次级燃料量;

? 用于国际燃料舱的初级和次级燃料量;

? 初级和次级燃料库存的净增加或净减少. 因此,一种初级燃料的表观消费量可使用以上数据计算如下: 公式 6.2 初级燃料的表观消费量 燃料 燃料 燃料 燃料 燃料 燃料 存化库变国燃料 际舱出口量 口量 进量产表消量观费???+=库存增长是正的库存变化,它取回了消费量中的供应.库存减少是负的库存变化,如果从公式中减去, 就会使得表观消费量增加. 初级燃料的表观消费总量是各个初级燃料的表观消费量之和. 次级燃料的表观消费量应当加入初级燃料的表观消费量.计算时应当忽略次级燃料的产量(或制造 量),因为这些燃料中的碳已纳入到得出这些燃料的初级燃料供应中;

例如,原油表观消费量的估算就 已包含了要精炼的汽油中的碳.次级燃料的表观消费量计算如下: 公式 6.3 次级燃料的表观消费量 燃料 燃料 燃料 燃料 燃料 存化库变国燃料 际舱出口量 口量 进表消量观费???=注意,此计算可能得出给定燃料的负表观消费量.这是可能的,它表明该国此种燃料的净出口或库存增 长.

1 提纯和萃取 NGL 和硫以后,再测量天然气产量.不包括萃取损失和再注入、泄放或喷焰燃烧的数量.煤产量包括 清除惰性物质的任何作业以后计算的开采量或产量.石油产量包括适销产量,不包括回复到形成层的量. 第6章:参考方法 《2006 年IPCC 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 6.7 次级燃料的总表观消费量是各个次级燃料的表观消费量之和. 6.4.2 转换为能源单位 石油和煤的数据通常用公吨表示.天然气可能用立方米表示,或根据总或净发热值2 ,用诸如BTU的发 热值来表示.对于参考方法,表观消费量应当转换为以净发热值的太焦耳.然而,由于参考方法的目的 在于验证采用更详实方法所作的估算,如果该国在其详细的计算中使用了总发热值,则在参考方法计算 中最好也使用该值.如果为参考方法选择的特定国家发热值基于详实的消费量值,则优良作法建议使用 加权平均值.转化为能源单位的更多详细论述,请参见本卷导言章(第1.4.1.2 节). 6.5 碳含量 初级燃料类型之间和同一类型内,燃料的碳含量差异皆可能非常大: ? 对于天然气,碳含量取决于气体组成,提供的主要为甲烷,但可包含少量的乙烷、丙烷、丁烷、 CO2 和较重质的碳氢化合物.在生产现场喷焰燃烧的天然气通常是 湿的 ,即含有较大数量的非甲 烷碳氢化合物.碳含量会相应不同. ? 对于原油,碳含量可能由于原油的构成而有所差异(如,取决于 API 重力和硫含量).对于次级石 油产品,轻质提炼产品(如汽油)的碳含量通常小于重质产品(如残留燃料油)的碳含量. ? 对于煤,每吨煤的碳含量差异很大,视煤的成分(碳、氢、硫、烟灰、氧和氮)而定. 由于碳含量与燃料的能源含量密切相关,所以若活动数据用能源单位表示,碳含量的可变性就很小. 由于碳含量因燃料类型而异,所以应当使用详实的燃料类别和产品类型的数据.仅当特定国家值不可获 取时,才建议使用能源卷导言章给出的碳含量缺省值.如果为参考方法选择的特定国家碳含量基于详实 的消费量值,则优良作法建议使用加权平均值. 对于给定的燃料,特定国家的碳含量可能随时间而变化.其中,不同值可在不同年份使用. 6.6 非燃碳 下一步是,从总碳量中除去未导致燃料燃烧排放的碳量,因为目的在于提供对燃料燃烧排放的估算(源 类别 1A).从燃料燃烧排除的碳要么在清单的另一个部门排放(如,工业过程排放),要么存储........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