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旋风 2019-11-28
0

6 面孔2019.

6.4星期二 农历五月初二 责编史文丽美编桂媛校对王莹排版桂媛晨报官方微信 坚守在缝补行当里的张秀枝 晨报融媒记者 郭治华摄影 晨报融媒记者 郭治华 每缝一针, 衣服上的洞就缩小了, 缝过100多针后, 原本指甲大小的破洞, 被 同色系的线遮盖了起来.针线在张秀枝 手里飞转, 残破的衣服一会儿便缝补好 了. 一天缝补

五、 六件衣服, 一年四季风 雨无阻, 张秀枝就是这样一位缝补匠人. 每天上午9 点多, 在呼市回民区贝尔 路南巷, 都会看到几位妇女搬着凳子坐 在路边, 低头聚精会神地缝补着手里的 衣服.这里属于商业街, 车来人往、 嘈杂 的人群, 这些似乎都影响不到她们. 张秀枝就是这个群体中的一个.

5 月2

2 日上午, 记者见到张秀枝时, 她正好刚刚接到一单缝补活. 今年

5 0 岁的张秀枝衣着朴素, 头发 整齐地扎在脑后.因为长期风吹日晒, 她的皮肤有些粗糙、 黝黑.她一边与记 者说话, 一边在针线盒里寻找着相同颜 色的棉线, 还不时用手指比量着破洞的 大小. "我已经干了

2 5 年了, 从25岁到

5 0 岁. " 张秀枝说, 干这行必须认真和有耐 心.

2 5 年来, 很多人进入这个行当, 又有 很多人从这个行当里离开. "在贝尔路南巷, 缝补匠最多的时候 有20多人, 现在就剩十几个了. " 张秀枝 说. "我们干的活, 裁缝铺干不了;

裁缝 铺干的活, 我们也干不了. " 这是张秀枝 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在缝补匠的工作中, 全部都是补衣 服破洞一类的手工活, 这是缝纫机等机 械无法替代的, 或许这就是这个行当存 在至今的原因. 从业至今, 张秀枝缝补了大大小小 两万多件衣服. "我现在眼力还行, 体力 也行, 还能做一名合格的缝补匠.看着 衣服破洞在自己手里变得不再明显, 我 的心里是骄傲的.今后也会继续坚守这 份手艺, 也盼望这份手艺能够在年轻人 中得到传承. " 张秀枝说. 内蒙古餐饮业首个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吴志强 "烹饪" 艺术家 "呼市技术能手" "内蒙古 技术能手" "全国技术能手" "全 国烹饪大赛金牌" , 吴志强是内 蒙古烹饪界唯一一个从玉泉 区、 呼市、 内蒙古、 华北、 全国到 国际的六级大满贯获得者.

2 0

0 6 年, 吴志强被中国烹 饪协会专家组评为 "中国烹饪 大师" , 并获得 "中国烹饪大 师" 金质奖章与荣誉证书, 这 是中国烹饪界至高无上的荣 誉.自此, 吴志强与父亲吴明 二人成为内蒙古烹饪界唯

一、 国内罕见的父子两代烹饪大 师, "吴派技艺" 也被业界称为 "内蒙古烹饪第一家" . 对这些荣誉, 吴志强看得 很淡, 他说最让他引以为傲的 还是被评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 殊津贴专家.他也是内蒙古烹 饪界第一个获得全国技术能手 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殊 荣的专家. 去年, 吴志强被世界中餐联 合会授予 "中餐厨师艺术家" 称号, 他成为内蒙古地区唯一获得两 级烹饪艺术家称号的烹饪大师. 如今,吴志强最大的希望是将自己的烹饪技艺传给 更多的人: "人生重要的并不 是你得到了什么, 重要的是你 给社会和人们留下了什么. "

2 5 年缝补两万多件衣服 张秀枝 "缝补" 坚守人 吴志强获得诸多荣誉 (本人提供图片) 晨报融媒记者 鲁蒙海 "全国最受瞩目烹 饪艺术家评出四位, 吴 志强拔了头筹, 这项大 奖被誉为中国厨界 '奥 斯卡小金人' . " 吴志强 获奖, 在内蒙古餐饮界 引起关注.

5 月11-12日,中国国家品牌日中餐品 牌大会首届中国烹饪 艺术家师门大会在北 京召开, 这是首次全国 各省菜系的师门群英 大会, 是中国餐饮行业 难得的盛会, 被称为餐 饮界的 "奥斯卡盛典" . 吴志强摘得 "中国 烹饪艺术百家师门――吴志强师门" "中 国最受瞩目烹饪艺术 家" 两项大奖. 子承父业 吴志强师门是从吴志强 的父亲内蒙古餐饮业泰斗、 吴派创始人、 特一级烹饪大 师吴明开始传承下来的.上 世纪

4 0 年代, 吴明在绥远将 军衙署为傅作义、 董其武做 私厨, 新中国成立后又为乌 兰夫主席掌勺.

1 9

6 0 年在人民大会堂全 国双革会议烹饪大比武中, 吴明荣获三项全国冠军, 至 今无人能破此纪录, 成为中 国烹饪史上及内蒙古烹饪史 上的一个里程碑. 吴志强并没有想要走父 亲的路: "小时经常跟着父 亲, 觉得父亲的工作太辛苦, 太累了.但看着父亲兢兢业 业地工作, 为家人带来诸多 荣耀, 我的想法改变了. "

1 9

7 8 年, 吴志强跟随父 亲在呼市麦香村当学徒, 从 基础刀工、 勺工练起, 在父亲 的悉心指导下, 他渐渐掌握 了父亲技艺的精髓. 为了赶超父亲,

1 9

8 2 年 吴志强又去北京民族宫深造 半年, 他的烹饪技术得到进一 步提高.功夫不负有心人,

1 9

8 5 年, 在全区首届职工技 术比赛中,

2 9 岁的吴志强就 夺取了烹饪第三名的好成绩, 自治区、 呼市两级人民政府授 予他 "技术能手" 称号;

1 9

9 3 年吴志强的菜品 "玉鸟驼峰 丝" , 为内蒙古在全国烹饪赛 事中实现金牌零的突破. 在6

0 年的烹饪生涯中, 吴 明呕心沥血, 为中国烹饪事 业、 内蒙古烹饪事业发展做出 了巨大的贡献.其匠心传承 四代人, 培养出的弟子遍布全 国各地,可谓是"桃李满天下" . 看到父亲 "桃李满天下" , 吴志强也想像父亲一样, 将烹 饪技术传授下去.2

0 0

3 年, 组 织上将吴志强安排到呼市第 一职业中专学校, 让他为社会 培养更多的烹饪人才. "掌握了父亲烹饪技艺的 精髓后, 我开始注重烹饪理论 修养, 熟读了十多册专业技术 书籍和各地菜谱, 学习了 《毛 利计算》 《营养学》 等专业书 籍, 并把一些主要章节分析、 归纳, 总结出2

0 0 多道习题, 再 把每道题都概括为几个字或 一句话, 背得滚瓜烂熟. "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为吴 志强的教学工作打下了坚实 的基础. 最令他欣慰的是, 他的儿 子吴俊卿也成为了一名知名 厨师.2

0 1

7 年底, 吴俊卿随父 亲代表中国参加了 "首届呼和 浩特国际博览会中、 俄、 蒙烹 饪大师表演" , 在吴志强的指 导下, 制作的草原烤羊方, 从 造型到口感受到了八大菜系 掌门人等

1 9 位评委及观众媒 体的高度评价, 一举拔得头 筹. 传授技艺 行家里手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