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lqwzrs 2019-11-15
2

2016 年12 月24 日 星期六 责任编辑: 吕志勇 编辑: 方方校对: 李含英 数字报

网址: http//www.

lsrbs.net 要闻(上接第

1 版) 切实加强城镇管理.依托我市 三江 汇集的自然生 态资源,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城市水岸、绿地系统,划定 并强化城市水线、绿线管制.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构建低 碳、便捷的城市交通体系.开展海绵城市建设,提高城镇 供排水、防涝、雨水收集利用、供气、综合管廊、市容环 卫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加 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逐步推行环卫保洁机械化清扫,加 强对市中区城乡生活垃圾清扫、收集、运输、处理工作和 乐山市垃圾填埋场的监督管理.

(四) 加快建设美丽乡村 科学编制乡村规划.坚持规划先行,调整完善县域新 村建设总体规划,对新村聚居点、旧村落和传统村落进行 整体规划和统筹布局.加快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 规划编制,传承农耕文化和农村民居特色,打造一批乡村 旅游特色乡镇、精品村寨.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加快 农村危旧房改造,保护传统村庄院落民居,加强农村环境 集中连片综合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强农业面源污 染防治,推动环境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强农作物秸 秆、畜禽粪污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集中处理设施建设, 加大农村污水处理和改厕力度.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 系建设,继续推进 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 的模式.推行农村雨水收集工程及农田径流回收工程建 设.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 业循环经济,推动一产带三产,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 等新型业态,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提升农业的生态价 值、休闲价值和文化价值,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发展适度 规模经营,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基地.突出抓好农业生态环 境保护与治理,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深化农村精神文明 建设,扎实推进文明村镇建设,稳步实施贫困地区、民族 地区 新家园、新生活、新风尚 创建活动.

三、着力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五)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贯彻实施 《中国制造

2025 四川行动计划》 和 《乐山市 十三五 工业发展规划》 , 促进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优化升级,加快 培育发展壮大电子信息、清洁能源、新材料、现代装备制 造和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推动新 能源汽车、航空与燃机、节能环保设备等高端成长型产业 高起点绿色发展,加快冶金建材、盐磷化工、农产品加工 等传统优势产业提质增效,着力打造产业基地,形成一批 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 积极化解过剩产能.推进工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 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效益.制定出台工作方案,积极化 解钢铁、水泥、煤炭、铁合金、陶瓷、纺织等重点行业过 剩产能.加强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动态监测分析,建立 完善预警机制.严把行业准入关,坚决遏制产能盲目扩张 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积极支持和推动产能过剩行业实施兼 并重组和转产升级,引导企业主动退出产能过剩行业.严 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强化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安全生 产、产品质量等强制性标准约束,切实发挥市场机制作 用,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做好淘汰落后产能企业职工安置 工作. 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全面提升能源开发和综合利用效 率,减少煤炭消费,提高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 比重.科学、合理推进水电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因地制宜 发展新能源.优化城乡用能方式,推进能源科技创新应用 和能源转化利用方式变革.

(六) 加快发展绿色产业 发展节能环保低碳产业. 实施节能环保产品推广目录, 引导绿色消费, 推动高效清洁节能锅炉、 节能电机、 大气污 染防治、 水处理、 固体废物处理等装备规模化发展, 大力发 展节能环保服务业. 建设智能电网, 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 源, 探索建筑光伏发电一体化. 积极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和 清洁能源汽车, 推进公共领域和公共场所应用新能源汽车, 引导和鼓励新能源汽车进入个人消费领域.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推动电子商务、现代物 流、现代金融、科技服务、养老健康服务五大新兴先导型 服务业加快发展,形成新的增长点.以研发设计、技术孵 化、检验检测、商务咨询、软件外包等为重点,优先发展 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推进文化创意、 餐饮业等特色服务业转型发展,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加快 发展全域旅游,以旅游业为核心,对旅游资源及相关产 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 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加快景点旅游模式 向全域旅游模式转变,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 发展. 推进农业绿色化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发挥我市生态优势,大力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以及 特色经济林、林下经济、森林旅游等林产业,打造乐山特 色农业升级版,培育农产品品牌,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 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到2020 年底, 全市认证有机农产品基地达到

30 万亩、有机畜禽产品品 牌累计达到10 个、建成全省最大的有机茶叶基地.

(七) 推动科技创新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强化与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合作, 加强科技人才引进, 围绕电子信息、 清洁能源、 新材料、 现代 装备制造、 生物制药等产业发展技术需求, 在节能减排、 资 源综合利用、 新能源开发、 污染治理、 生态修复等领域研发 或引进关键共性技术. 加快构建协同创新体系, 以技术进步 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 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深入实施 互联网+ 行动计划.加快推进下一代互 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 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支持各行业建设基于 科技云的科技咨询服务创新体系和服务网站,构建装备制 造、建材、纺织等融合发展的行业云服务平台.充分利用 互联网技术着力推进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推动先进制造 业和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 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 加强互联网在建设、政务、交通、教育、健康、安全、人口、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和综合集成,提升政府 公共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 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对接省上实施企业创新主体培 育、产业创新牵引升级、区域创新发展示范、产学研用协 同创新 四大科技创新工程 ,加强科技人才培养,推动 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四、推动建立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体系

(八) 协同推进节能减排 推进重点领域节能.开展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实施重 点产业能效提升计划.严格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加 快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建立健全机关、事业单位办公 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实施可再生能源建筑 应用省级示范、城市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和农村可 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加快推进新型住房绿色低碳建筑 示范化项目建设,推进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优先发展公 共交通,完善公共交通网络体系,提高步行和自行车交通 设施水平,建立中心城区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优化运输 方式,推广节能与新能源交通运输装备,发展甩挂运输. 鼓励使用高效节能农业生产设备.开展政府机关、学校、 医院等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创建活动. 继续强化总量减排.强化目标管理,分年度下达并确 保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任务.强化结构减排,加大高 污染行业淘汰力度.强化工程减排,全面推进脱硫脱硝和 除尘设施建设,加强工业和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设 施建设.强化管理减排,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严控城 区餐饮油烟污染,建设重点污染源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管理 中控系统,建立健全总量预算管理、初始排污权分配、总 量前置审查和排污许可管理制度,加强污染治理设施运行 执法监管.加快实施市、县生活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 程、管网完善工程和乡镇、农村居民聚集区污水处理设施 建设,全面完成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加强建筑工地 施工扬尘污染防治.指导公路、水路行业环境保护和节能 减排工作,督促港口、航运和公路建设企业按照国家及相 关行业法规标准实施污染防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依法淘 汰黄标车、老旧汽车. 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切实加大重大节能节水技术 改造项目推进力度,实施一批节能降耗共性、关键技术及 重大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大力推广高效配电变压器、高 效节能电机等产品.抓好重污染行业、工业园区管控,全 面整治燃煤小锅炉.加快实施水泥、玻璃、钢铁等重点行 业脱硫脱硝除尘、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重金属污染防治 等减排工程.

(九)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 构建循环型产业体系.推进煤炭、化工、........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