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学冬欧巴么么哒 2019-11-06
责编:徐卫星

电话: (010)67113136 传真: (010)67102492 星期四 2016/06/23 Green Manufacture Green Manufacture Green Manufacture Green Manufacture Green Manufacture Green Manufacture Green Manufacture Green Manufacture Green Manufacture Green Manufacture Green Manufacture Green Manufacture Green Manufacture Green Manufacture Green Manufacture Green Manufacture Green Manufacture Green Manufacture Green Manufacture Green Manufacture Green Manufacture Green Manufacture Green Manufacture Green Manufacture Green Manufacture Green Manufacture Green Manufacture Green Manufacture Green Manufacture Green Manufacture Green Manufacture E-mail:chanjing9999@sina.

com 绿色制造

10 本报记者徐卫星 近日, 有着引领我国化纤行业未 来发展风向标之称的中国化纤科技大 会在江苏省连云港市举办, 包括中国 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院士蒋士 成、 俞建勇、 张全兴在内的纺织化纤领 域专家学者以及企业界人士一致认为, 开展纤维材料的绿色制造应作为 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任务. 绿色制造助力化纤行业升级 生物基纤维、 循环再利用纤维、 原液着色纤维成未来发展方向

本报记者徐卫星 在首批获得 绿色纤维 认证的

8 家企业中, 半数都生产原液着色化 学纤维.到底什么是原液着色?它 与传统的染色方法又有什么不同呢? 据中国化纤工业协会相关负责 人介绍, 原液着色指的是在聚合加工 过程中或过程后, 在纺丝前加入着色 剂制得有色纤维的生产方法.而传 统的染色方法是在纤维制成织物后, 通过印染方法进行染色. 传统纺织印染用水量大, 每吨 印染加工纺织品耗水100 吨~200 吨,其中80%~90%成为废水,是排污大户之一.现在国家对印染的准 入政策越来越严格, 废水间接排放标 准提高到 CODCr 200mg/L, 敏感地区 甚至到了 CODCr60mg/L;

从 《国家危 险废物名录》 《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 物排放标准》 到 《印染企业环境 守法导则》 , 环境的压力一步步倒逼着行业转型升级,目前在很多地方,印染产业的发展受到了限制. 绿色纤维 认证企业广东新会美达锦纶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卓胜介绍, 原液着色纤维能够省略污 染最严重的染色和大部分染整工序, 大量减少二氧化碳与 COD 的排放, 大幅节省用水与化学品用量 (用水量 削减75%, 化学品用量削减80%, 二 氧化碳排放量减少 65%) , 实现丰富 色彩与清洁生产的高度融合. 何卓胜告诉记者, 以锦纶与氨纶 针织面料等常规纺织品为例, 公司生 产的达丽纶绿色纤维系列产品从配 布、 水洗、 定型到最后制成成品生产 周期仅需

1 天, 而传统方式制成成品则需要5天,在生产成本上,水耗、电耗、气耗、煤耗以及助剂消耗也大大减少.以加工一吨坯布计算,生产成本约2500 元 /吨, 而传 统染色纱成本达

1 万元/吨. 原液着色会颠覆重塑印染业? 会议同期, 中国化纤工业协会还专 门为 绿色纤维 认证企业举办了产品展 示及对接专场, 而有一家企业的展示柜 台被围得水泄不通. 这家名为海斯摩尔生物科技有限公 司的企业带来了两件产品, 分别是医疗 用卫生护垫、 糖尿病人保健袜.起初, 包 括记者在内的参观人员都表示质疑, 其 余绿色纤维认证企业展示的都是环保面 料, 而这家企业更像是药店, 其产品和绿 色纤维有何关系呢? 企业董事长胡广敏解释, 这些产品 其实都是以来自海鲜加工场等地方的虾 蟹壳体为原料的, 经过提纯、 溶解、 纺丝 制成纯壳聚糖生物纤维, 既不依赖石油, 又不与粮食、 棉花争地, 变废为宝、 绿色 环保. 由于具有天然的抑菌、 防霉除臭、 吸湿快干、 快速止血等特性, 利用其广谱 抑菌性和生物相容性、 可降解性以及安 全性, 已在医疗、 卫生、 航天、 军品、 过滤、 服饰等

6 大领域开发出上千品种的新产 品. 胡广敏还透露, 壳聚糖生物纤维已成为倍受国际关注的海洋生物基纤维主要品种,也是海洋生物基纤维重点研究的材料之一.目前,这项技术是国内真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在世界范围内还未有同级别产品, 已有国外多家知名医药企业主动上 门寻求合作. 而在会议举办地――国家级高性能 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高兴技术产业化基地 连云港, 也诞生了自建国以来拥有完全 自主知识产权的一个高新材料――聚酰 亚胺纤维. 作为高性能纤维, 它具有不燃、 耐高 温、 保暖、 抗菌、 远红外等特性, 可广泛应 用于军工、 航天、 工业、 民用等领域.过去, 一直被奥地利兰精集团垄断.近两 年, 两家中国公司陆续突破技术障碍, 开 始量产聚酰亚胺纤维, 一家是长春高琦 聚酰亚胺材料有限公司, 另一家就是位 于连云港的江苏奥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 司. 不同于高琦和兰精两家采用的湿 法, 江苏奥神采用的是干法纺聚酰亚胺 纤维, 相比于湿法, 干法纺丝溶剂回收率 高, 废气更少, 环境效益更好. 董事长王 士华告诉记者, 江苏奥神也成为全球第 三家量产聚酰亚胺纤维的企业, 今年产 量能到

2000 吨. 聚酰亚胺是一种染色极其不易的 材料, 长期以来只有一种天然的金黄色, 但是目前我们已批量化生产黑色、墨绿色等很多种原液着色聚酰亚胺纤维,这使得企业在这一领域处在领先的位置. 王士华向记者坦言,近几年光顾着在技术上研发,忽视了市场的开拓,希望通过此次对接会能让下游厂家了解企业的产品性能.他同时期待, 在国家层面能对新材料的应用推 广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 以促进行业的 健康发展. 据悉, 为了解决上下游衔接、 信息不 对称等问题, 工信部和中 国化纤工业协会已联手推出一年一度的 中国纤维流行趋势 ,为新纤维提供宣传平台,让下游行业了解各种纤维的特性,并给予新型纤维应用开发的相关方向性建议. 全面推进化纤行业绿色制造 对存量绿色改造, 对增量绿 色构建 当前, 化纤工业已进入供求关系 再平衡期、 存量产能优化调整期和高 品质增量适度发展期的 '

三期叠加阶 段'

.在这种时期下, 行业发展方式粗 放、 不平衡、 不协调、 不可持续的问题 仍然突出.自主创新能力弱, 常规化 纤产能结构性过剩, 高附加值产品占 比低, 智能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滞后;

产业链上下游发展不平衡, 原料 不匹配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化解;

资 源和环境约束日益趋紧. 蒋士成院士 认为, 绿色发展是 十三五 经济社会 发展的重要理念之一, 化纤行业发展 面临着更加严格的环保法律法规和环 境治理要求, 需要对存量进行绿色循 环低碳改造, 对增量进行绿色循环低 碳构建, 使其发展建立在资源能支撑、 环境能容纳、 生态受保护的基础之上, 提高绿色制造水平. 他建议, 化纤企业必须更加紧密 地结合市场发展态势, 主动把握技术、 品牌、 生态等核心要素, 发展绿色加工 技术, 实现加工过程低能耗、 低排放、 低污染、 高效率. 据了解, 工信部正在全面推进化 纤等行业的绿色改造, 目前除了已 发布包括轻工纺织等重点行业的两 批共

99 家绿色设计试点企业名单 之外, 还配合国家发改委建立水效 领跑者 制度, 组织研究高耗水行 业水效 领跑者 方案细则. 工信部节能和综合利用司副司 长高宁透露, 下一步工信部将重点 在化纤行业节能环保新技术、 再生 循环和清洁生产体系建设上开展工 作. 其中, 在新技术上推广绿色制 浆、 聚酯无锑催化剂聚合、 原液着色 与在线添加等技术工艺, 发展新溶 剂纤维素纤维及易染纤维等绿色纤 维产品, 并推进生物基纤维 (以生物 质为原料生产的纤维) 、 循环再利用 纤维、 原液着色纤维等产品的 绿色 纤维 评价体系建设. 原液着 色技术在纺 丝前即制得 有色纤维. 资料图片 支持下游用户使用绿色纤维 首批

8 家化纤企业已经获得绿色纤维认证 据中国化纤工业协会提供的 十二五 化纤工业科技发展情况显示, 十二五 期间, 中国化纤行业已形成 完整的产业链配套体系, 生产的产品 从常规化学纤维、 高性能化学纤维到 生物基化学纤维, 覆盖面及应用范围 也非常广泛.其中, 以生物基、 循环再 利用化学纤维及原料核心技术为代表 的绿色制造技术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据统计,2015 年,新型生物基纤维总产能达40 万吨,充分利用农产品、 农作物废弃物和竹、 麻、 速生林等 资源, 实现可再生、 可降解、 可循环.

20 个500ml 的废饮料聚酯瓶纤维再生可以制作一件上衣, 两个两升 聚酯瓶循环再利用可以制成 0.09m2 地毯,

35 个两升的聚酯瓶可以制成一个 睡袋所用的全部填充纤维.1 吨废聚 酯瓶可以生产 0.9 吨左右的再生涤纶 纤维, 可以节约

6 吨石油, 减少 3.2 吨 二氧化碳排放. 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 司原巡视员、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 副会长贺燕丽表示, 全球化学纤维年 产量超

4000 万吨, 其中超 90%来自石 油.在石油资源越来越紧张、 能源 危机已成为全球性挑战的大背景下, 寻求可替代的绿色纤维已成为 化纤工业新的增长点.而令人欣慰 的是, 中国在生物基、 循环再利用化 学纤维这两项领域的整体技术水平 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 小平透露, 十三五 化纤行业还将 绿色制造技术列为十大科技发展重 点任务之一, 并具体分解为

8 项节 能减排技术+3 项绿色........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