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喜太狼911 2019-11-05
2

0 1 8年 9月第

3 8卷第 5期Sep.

2018Vol.38No.5现代中医药Modern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M e d i c i n e ・1

0 7 ・ " 燥湿互济" 理论渊薮及临床意义 殷鸣 ( 成都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四川 成都

6 1

0 0

7 5 ) 摘要: 燥湿亦为阴阳之征兆, 燥、 湿之辨是阴阳学说在临床应用上的具体体现, 是辨证论治中的重要环节. 燥、 湿与寒、 热都是" 证" 的基本属性, 因此一些医家以燥、 湿统百病, 以恢复燥、 湿之间动态平衡为治疗目标.在 标本中气理论中, 燥金常从湿土而化, 而湿邪困阻津液亦会致燥, 燥、 湿双方可相互转化.在燥、 湿演变过程中, 会形成燥、 湿相兼的复杂病证, 如咳嗽、 失眠、 痿证等, 根据燥、 湿双方的比例、 部位、 标本不同, 需并用润、 燥之法, 不可偏颇于燥、 湿之一端, 忽视整体平衡. 关键词: 燥证;

湿证;

燥湿互济;

标本中气 中图分类号: R

2 2

1 .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2-

0 5

7 1 (

2 0

1 8 )

0 5-

0 1

0 7-

0 3 D O I :

1 0 .

1 3

4 2

4 / j . c n k i . m t c m .

2 0

1 8 .

0 5 .

0 3

6 燥、 湿之辨是阴阳学说在临床应用上的具体 体现, 是辨证论治中的重要环节.燥、 湿与寒、 热 都是" 证" 的基本属性, 因此清代医家余国、 石寿 棠以燥、 湿二气为百病之纲领[

1 ] , 有现代学者尝试 将燥、 湿增补在八纲辨证之中[

2 ] .现代名老中医 路志正提出了" 燥湿互济" 的学术观点, 常并用燥、 润之品, 以恢复燥、 湿之间的动态平衡为目的[

3 ] . 润、 燥并行的治法由辨证确立, 而证之燥湿相兼, 则是燥、 湿之间转化、 演变的结果.

1 燥湿亦为阴阳之征兆 《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曰: " 水火者, 阴阳之 征兆也. " 阴阳的范畴广泛, 而阴阳的具体现象突 出表现在水火寒热上, 具体疾病的辨证也多以寒 热为依据, 如伤寒、 疮疡等之阳证、 阴证.但燥湿 也可以作为阴阳的征兆, 而且与" 水火" 相比, " 燥湿" 作为征兆在一些方面更能说明问题.结合易 学来看, 离为火, 坎为水, 水火是一对阴阳;

乾为 天, 在五行为燥金, 坤为地, 在五行为湿土, 古人有 " 坤湿乾燥" 之说, 燥湿也是一对阴阳.而且, 先天 八卦以天地乾坤定位, 天地阴阳为万物之父母, 所谓" 乾坤生六子" , 其余六卦为乾坤所生, 乾坤颠 倒, 中爻相换, 即成中女离、 中男坎, 后天八卦以坎 离定位[

4 ] .可见, 燥湿的地位绝不次于水火, " 乾 坤可以兼坎离之功, 而坎离不能尽乾坤之量. " 燥 湿为阴阳之征兆, 这是符合中医理论与临床的[

5 ] . 阴阳有互根互用、 对立制约、 消长、 转化等关 系[

6 ] , 燥湿亦不外之.生理情况下, 人体内不可过 湿, 亦不可过燥, 燥、 湿保持在动态的平衡中, 举例 而言, 脾燥则能消磨水谷, 胃润则能顺降水谷, 过 燥或过湿都会导致纳谷不佳.在燥、 湿失衡的病 理情况下, 则需药物来纠偏, 十剂中有" 燥可去湿" " 湿可去燥" , 这正是燥湿相互制约、 消长的体现. 燥、 湿之间又可相互转化, 转化过程中常出现燥、 湿共存的复杂局面, 这种现象似乎牵强, 难以解 释, 但正如《 医碥・标本说》 所述" 然观仲景治伤寒 燥渴, 反用五苓去湿, 其理可推.盖脾土之湿, 壅 滞不行, 则气化不布, 津液不流, 而胃与大肠均失 其润, 反成燥结, 固有之矣. " 石寿棠曰: " 燥郁不能 行水而又夹湿, 湿郁不能布精而又化燥. " 标本中 气学说则从理论上为这种现象提供了解释.

2 以标本中气理论释燥湿转化 《 内经》 没有明确提出燥湿互济, 但后世张从 正在《 内经》 标本中气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 燥与 湿兼" 的观点[

7 ] .《 素问・六微旨大论》 曰: " 少阳 之右, 阳明治之;

阳明之右, 太阳治之;

太阳之右, 厥阴治之;

厥阴之右, 少阴治之;

少阴之右, 太阴治 之;

太阴之右, 少阳治之. " 这段话将六气排列为如 环无端的圆形.其后言: " 少阳之上, 火气治之, 中 见厥阴;

阳明之上, 燥气治之, 中见太阴;

太阳之 上, 寒气治之, 中见少阴;

厥阴之上, 风气治之, 中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