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匕趟臃39 2022-11-02
特急市监综函〔2018〕768号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 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报送 国务院《 十三五 市场监管规划》 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的函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 十三五 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工作的通知》(发改规划〔2018〕238号)要求,市场监管总局研究制定了国务院《 十三五 市场监管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期评估工作方案,组织有关方面和地方开展中期评估工作,研究提出如下中期评估报告.

一、《规划》实施取得显著成效,呈现一些突出特点 《规划》是第一部全国市场监管中长期规划,是国家 十三五 重点专项规划之一,是进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动市场监管改革创新的行动纲领.《规划》的发布实施,标志着国务院对市场监管的高度重视,标志着我国到了重视市场监管改革创新的重要时期. 市场监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各地政府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规划》部署,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狠抓落实,《规划》实施取得显著阶段性成效,市场监管理念和原则、市场监管目标和任务得到有效落实,取得良好的规划效应和社会反响,在改革发展大局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规划》实施呈现出一些突出亮点. 一是中长期规划目标任务与年度工作部署相结合.围绕《规划》明确的市场监管目标任务,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年度监管工作与长远规划紧密结合,一些重大改革举措陆续出台,一些创新性监管方式有序实施,避免了近期工作缺乏长远指导、长远规划缺乏年度支撑的矛盾. 二是全国整体部署与地方贯彻落实相结合.市场监管的突出特点,是全国的统一性、上下的一致性,一些重大改革举措和监管创新在全国各地是一以贯之,在国家和省、市、县联动展开、全面落实.这是《规划》能有效落实的重要支撑,也是商事制度改革、市场监管创新能取得突出成效的重要保障.许多地方都按照《规划》要求,出台细化方案和实施意见,并在市场监管实践中有所创新. 三是市场环境形势分析与规划实施动态评估相结合.规划评估实质是绩效评估、绩效评价,是市场监管改革创新的社会经济效应.近年来,结合国务院经济形势分析的要求,持续开展市场环境形势分析.通过各个阶段的市场环境分析,动态跟踪分析规划实施的社会反响和经济社会效应,把规划评估常态化、动态化,充分反映规划效应、监管成效. 四是定性分析总结与大数据分析评估相结合.开展市场环境形势、《规划》实施效应分析过程中,在注重定性总结分析的同时,积极探索运用大数据技术方法进行定量分析、进行社会评价.充分发挥科研机构的力量,对市场监管举措、市场环境状况进行数量分析,更全面认识商事制度改革、市场监管创新的宏观效应和社会反响,为改进监管工作提供借鉴. 五是市场监管部门与相关部门监管工作相结合.《规划》是市场监管的综合性、基础性和战略性规划,涉及范围多、涉及内容广.为加强规划组织实施,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同意建立市场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函》(国办函〔2017〕118号)精神,建立由市场监管部门牵头、35个部门组成的市场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制度.2018年3月召开了联络员会议,并在有关部门材料基础上,形成了《2018年落实国务院〈 十三五 市场监管规划〉重点任务及分工》,为多部门协同落实规划提供了基础.

二、《规划》提出的监管理念和原则有效贯彻,为市场监管改革创新提供了指引和遵循 理念是行动的指南,原则是行动的遵循.《规划》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围绕营造良好的市场准入环境、市场竞争环境和市场消费环境,强调树立现代市场监管理念,明确提出五大市场监管理念,解决了为什么监管、为谁监管的问题,为市场监管指明了方向.同时,《规划》围绕实现市场监管目标任务,提出了六项市场监管原则,解决了如何监管、怎样监管的问题,为市场监管提供了基本遵循. 《规划》有效实施的一个突出亮点,是市场监管新理念、新原则有效贯穿在市场监管工作之中,真正发挥了以理念、原则指引监管、规范监管的作用,避免了理念原则与具体实践两张皮的现象.从五大监管理念看,近年来,通过商事制度改革,降低市场准入制度性门槛,市场主体持续较快增长,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风向标,就是把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作为市场监管重要方向的体现;

强调放管结合,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做到放而不乱、活而有序,市场竞争环境不断改善,就是把规范市场秩序、维护公平竞争作为市场监管重要着力点的重要体现;

倡导树立消费者至上的理念,改变招商引资、投资者优先的传统模式,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强调改善消费环境,就是把维护消费者权益放在市场监管核心位置的重要体现;

创新监管模式,实施 双随机、一公开 监管,建立企业信用监管长效机制,改革传统的人盯人、普遍撒网的烦苛监管方式,就是把提高监管效率作为市场监管基本要求的重要体现;

强调用国际视野审视市场监管规则的制定和市场监管执法效应,不断提升市场监管的国际化水平,就是强化全球视野的重要体现. 同时,《规划》提出的坚持依法依规监管、坚持简约监管、坚持审慎监管、坚持综合监管、坚持智慧监管、坚持协同监管等六项监管原则,在市场监管改革创新中都有较好的遵循.如,为加强协同监管,在消费维权、广告监管、网络市场监管、公平竞争审查等重要监管领域,都建立了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和工作协调机制.在社会共治方面,特别强调发挥消协组织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消费者体验式调查、产品比较试验、公益性诉讼等工作,成为消费维权的一大亮点.

三、《规划》目标任务取得重大进展,市场环境不断改善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重要基础 围绕国家 十三五 规划《纲要》和《规划》要求,按照 放管服 改革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服务大局,坚持改革创新,坚持攻坚克难,把商事制度改革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推动市场监管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市场准入环境、市场竞争环境、市场消费环境不断改善,推动形成有利于创业创新、诚信守法、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形成便利化、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

(一)商事制度发生根本性变革,市场准入环境明显改善,为市场主体较快增长提供了制度性保障.市场准入改革是 放管服 改革的先导,是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的关键.近年来,针对投资开办企业面临的准入难、门槛高、环节多、效率低、期限长等突出问题,以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为切入点,从制约百姓投资创业的第一道门改起,涉企证照大幅取消整合,投资开办企业时间大幅缩减,新增市场主体持续大幅增长,市场准入制度性成本大幅度降低,营商环境大幅改善,成为 放管服 改革中的突出亮点. 1.企业准入改革纵深推进.一是 先照后证 改革重大任务基本完成.从 先证后照 改为 先照后证 ,推动涉企证照改革不断深化.2016年,取消40项前置审批,将152项前置改为后置审批,缩减了85%,保留了34项前置审批.2017年,实现前置审批再削减三分之

一、后置审批削减50项的改革目标.目前,改革重点已经转向 照后减证 .二是 多证合一 改革从各地探索走向全面规范.从2015年启动 三证合一 改革,2016年推进 五证合一 ,2017年实施 多证合一 改革,今年上半年进入全面规范阶段,在全国首批将24项涉企证照统一整合.三是 证照分离 改革从试点开始在更大范围复制推广.2016年在上海浦东开展 证照分离 改革试点,2017年在天津、辽宁等10个自贸试验区推广复制上海市改革试点成熟做法,2018年推动 证照分离 改革在更大范围复制推广,分类推进改革试点,着力破解 准入不准营 难题.四是登记注册便利化改革取得突出成效.加快企业名称登记改革,企业名称库全面放开.取消企业集团核准登记、设立分公司备案、外商投资合伙企业设立变更注销分支机构备案等行政许可事项.全国31个省(区、市)全程电子化登记系统全部开通,22个省实现无纸全程电子化,推进电子营业执照应用.推行外商投资企业商务备案与工商登记 一口办理 .许多地方进行了 一址多照 一照多址 、工位注册、集群注册、商务秘书公司等多样化改革.许多地方探索手机APP、人脸身份识别、最多跑一次等创新举措,登记注册成为便民服务的一大亮点.企业注册登记所需时间大幅缩短,便利化程度大为提高.五是企业简易注销改革持续推进.鼓励各地开展企业、个体工商户简易注销改革,破解创业者 退出难 问题.有关部门联合在全国清理长期停业未经营未纳税企业,加大对僵尸企业清理力度.2016年在39个地区开展简易注销登记改革试点,2017年3月1日在全国全面推开,累计38.8万户企业通过简易注销程序退出市场.六是行业准入进一步放开.不断加大基础设施领域对民间资本开放力度,2018年发布《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大幅放开多个领域外商投资市场准入.七是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加大对小微企业扶持力度.建成并优化小微企业名录,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小微企业库查询 和 扶持政策集中公示 功能与中国政府网实现对接,推出多项减税措施,加大对小微企业信贷投放.近年小微企业活跃度保持在70%左右. 2.产品准入改革提速.一是积极推进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改革.大幅压减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目录,2017年国务院印发《关于调整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目录和试行简化审批程序的决定》,取消下放50%的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目前许可证目录已减至38类,今年年底再完成取消14类、下放4类的改革任务.全面开展生产许可证 一企一证 改革,在全国20个省推行简化审批程序改革试点.上半年已有6195家取得 一企一证 证书,129家跨产品类别生产经营的企业领到含有多个产品类别的许可证,1943家企业按照简化程序获得许可证.对继续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提高审批效率,降低企业取证成本.二是积极推进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改革.改革CCC标志发放管理,不断扩大实施机构指定数量,打破认证检测市场垄断,给予企业更多自主选择权.19种产品不再实行强制性产品认证,认证目录产品种类从160种减至141种,对20种质量稳定、安全风险较低的产品,允许企业运用自我声明评价方式替代第三方认证.三是推行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企业标准从备案制转为自我声明公开制,累计16万多家企业公开企业标准70万余项. 3.食品、药品和医疗器械注册制度改革步伐加快.一是深化食品生产经营许可制度改革.深化食品生产许可制度改革,全国半数省份具备电子证书发放条件,今年上半年共发放食品生产许可证1.5万张.积极推动食品经营许可改革,2016年实行食品流通许可和食品餐饮许可 二证合一 .加快特殊食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新批准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204个,在审注册保健食品申请数由1万余件降至8000余件.二是推进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创新药、临床急需药品和进口药品上市速度显著加快,九价宫颈癌疫苗等防治严重危及生命疾病的境外新药上市.目前待审评的药品注册申请已由2015年高峰时的2.2万件降至3200件以内,有118件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试点品种上市,41件仿制药制剂通过一致性评价. 4.商事制度改革的宏观效应凸显.通过改革,消除了市场准入的制度性成本,激发了百姓投资创业热情,释放了经济发展的内在潜力和市场活力.一是夯实了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促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至2018年6月底,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亿大关,达到1.03亿户.日均新设企业从改革前的0.69万户提高到2016年的1.51万户、2017年的1.66万户,到上半年是日均1.81万户.新增市场主体大量涌现,成为创业创新的风向标.二是促进了新产业新业态繁荣发展,为经济转型提供了新动能.近年,在新设立企业中,服务业企业占8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新兴服务业、 互联网+ 领域企业快速发展,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三是扩大了就业和税收,促进了经济增长.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就业不减反增,市场主体的大量涌现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并且,新增纳税主体大幅增长,对税收贡献不断提升.只要有就业、有税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就会不断扩大.四是改善了营商环境,提高了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从2013到2017年度,我国营商环境的世界排名提高了18位,其中开办企业便利度上升了65位.商事制度改革,成为改善营商环境的重要突破口.社会对营商环境的评价持续走高,满意度从2016年的91.3%提升至2017年92.4%,2018年上半年为93.7%.五是取得广泛的社会共识,获得各界的充分认可.多项改革评估表明,商事制度改革是百姓满意度和获得感最高的改革之一.互联网大数据分析表明,网民对市场准入环境的正面评价,持续保持较高水平,2017年正面评价占86.3%,较2016年提升1.18个百分点;

2018年一季度正面评价占86.33%,上半年为84.8%.

(二)竞争执法力度不断加强,市场竞争环境持续改善,为企业公平竞争、优胜劣汰营造良好市场条件.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灵魂,是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的内在动力,是市场力量能否发挥的关键.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是《规划》的重要目标任务. 1.市场竞争环境平稳改善.近年来,按照 宽进与严管 相结合的要求,在激发市场活力的同时,把规范市场秩序、维护公平竞争作为市场监管的重要着力点,加大执法力度,提高震慑力,推动市场监管重心由传统的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初步构建了与商事制度改革相适应的市场监管新机制. 根据互联网相关大数据分析,网民对市场竞争环境的正面评价从2016年一季度的77.5%提高到2017................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