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迷音桑 2019-10-19
附件一: 四川省威达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科技经费使用管理办法 为实现威达公司的 大战略、大格局、大发展 的奋斗目标,建设创新型企业,组织全矿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学术交流,培养和发现人才,多出成果,特制定威达公司科技经费使用管理办法.

第一条 科技经费实行分级管理、专款专用,并接受财务处和纪监审办公室审计核实. 第二条 科技经费使用范围 1. 添置试验设备、仪器、仪表、特殊工具及特殊材料. 2. 科技项目的试验研究、对外协作、鉴定(验收)费、专家咨询费;

3. 科技交流活动经费;

4. 四新 技术推广项目补助经费;

5. 技术创新、技术革新、技术改进奖励;

6. 科技成果、专利及论文奖励 ;

7. 其它应列入科技经费的费用. 以上范围所涉及本企业职工的各项奖励按工资总额的1%控制使用,在科技经费中列支. 第三条 科技经费使用应遵循的原则 1. 统筹兼顾、突出重点、量入为出、滚动发展;

2. 优先资助高产高效、煤矿安全、煤矿机械化及自动化、节能及循环经济发展等科技项目、 四新 技术推广项目;

3. 凡是在科技经费使用范围内支付的各项奖励和超时劳动报酬不计入个人年薪. 第四条 科技经费支付方式 1. 凡用于购置仪器仪表、特殊工具、材料等费用,经公司相关部门审查,由科技主管部门办理科研经费拨款通知单,经总工程师批准后,资产财务处拨付;

2. 协作费凭生效协作合同和单位发票,经总工程师审批后,由资产财务处支付;

3. 外聘人员劳务费必须在项目合同中明确,根据项目完成进度,由课题组负责人提出申请报告,经公司科技管理部门审核,报总工程师批准后,凭发票结算;

4. 项目的其它费用凭有效发票,经公司科技管理部门审核、总工程师批准后在资产财务部门报销,并列入项目承担单位科研项目费用. 第五条 已获准立项的省级以上的项目,确因所获经费不足难以完成任务的,或者科技合同书中要求承担单位必需配套费用的,项目申请单位可向公司申请经费补助.科技领导小组将根据项目级别及公司科研经费情况予以适当配套. 第六条 科技经费使用程序和步骤 1. 研究单位必须提出项目申请计划书(含项目经费预算及用途);

2. 公司科技项目及成果评审领导小组对项目立项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严格审查和立项审定;

3. 科技管理部门根据审定意见提出经费建议与实施项目签订合同,并按拨款申请要求程序审批;

4. 资产财务处按批准的拨款通知单执行;

5. 项目完成评审验收后,方可办理项目经费结算;

6. 其他科技活动所需经费由公司总工程师审定后,资产财务处执行. 第七条 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执行,解释权属威达公司. 附件二: 四川省威达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科技成果、专利及论文评审奖励办法 为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进一步激发科技人员奋发进取、勇攀科技高峰的精神,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评价、激励长效机制,促进威达公司技术创新工作更好、更快地健康发展,根据公司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组织机构 按威达公司科技工作管理办法,成立公司科技项目及成果评审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负责公司科技成果(技术攻关、技术改进、技术革新、 四新 推广项目)、专利及优秀论文的评审奖励工作. 第二条 科技成果的构成条件 1. 科技成果必须具有 三性 .即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

2. 科技成果必须突出 三大效益 .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3. 科技成果必须具有独立完整的内容,并形成整套资料说明成果的内容报告. ?第三条 技术进步项目评审和奖励范围 1. 列入公司技术创新项目计划管理的项目、 四新 推广项目、技术改造及技术革新项目成果;

2. 计划外项目,通过公司科技中心组织验收(或鉴定)的重大项目成果;

3. 公司内职务发明专利成果;

4. 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和交流的学术论文、川煤集团和公司内组织评审、获奖的论文;

5. 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的科技成果. 第四条 科技成果申报条件 1. 技术创新性.在技术上有重要创新,有独到的建树,进行自主创新,形成了产业的主导技术和优质名牌产品,或者应用高新技术对传统工艺、技术进行改造,通过技术创新,增加产业的技术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产量或功效;

技术难度较大,解决了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性技术问题或安全生产方面的重大技术难题;

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省内行业的先进水平以上;

2. 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所开发的项目经过实施,产生了较大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实现了技术创新的市场价值或社会价值,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 推动行业(领域)科技进步作用明显.项目的转化程度高,具有较强的示范、带动和扩散能力,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升级及产品的更新换代,或者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兴产业,对行业(领域)的发展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4. 必须应用于生产实践一年以上(连续三个月以上技术经济指标稳定),证明其功能稳定可靠,并经过严格的鉴定或验收;

其中属装备和工艺流程的项目,必须完成工业性试验,能形成商品的必须完成试生产;

正在研究试验的项目,原则上应待其完成后,整体推荐申报. ?第五条 科技成果申报程序及有关要求 1. 完成单位必须提出成果鉴定申请;

申报科技成果的资料清楚、齐全;

⑴ 科技成果鉴定申请表,如有协作单位需附协作单位委托书;

⑵ 科技成果鉴定(或验收)证书;

⑶ 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情况的单位证明和单位财务部门出具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证明;

⑷ 说明该项目技术内容的有关技术资料;

⑸ 科技成果查新报告 ;

⑹ 有关其它证明材料. 以上证明材料均应加盖单位公章方为有效,所有申报材料一式二份上报公司科技管理部门. 2. 公司科技管理部门接到二级单位的申请后,送交公司科技项目及成果评审领导小组,分专业组织专家对科技成果进行评审并提出建议和奖励等级,汇总上报公司科技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后进行奖励. 3. 成果申报材料必须提前10天报公司科技管理部门进行形式审查,如需补充材料,应按申报程序办理,并在申报截止之日前报公司科技管理部门,逾期不再受理. 4. 科技成果申报时间为:每年1月至2 月底止;

公司级成果申请科技进步奖项目,每两年申报1 次. 5. 已获公司技术创新奖的项目,凡符合川煤集团、省、国家颁布的奖励条例规定条件的,项目组负责申报科技成果相关资料的填写,由公司按规定向川煤集团、省、国家级推荐申请奖励. 第六条 科技成果评审程序 公司科技项目及成果评审领导小组,组织各专业组对初审合格的成果材料进行评审. 1. 公司科技管理部门负责当年成果收集、形式审查、异议处理及成果分类等工作;

2. 各专业组在对项目进行评审时, 每一项目设主审和副审各1名,负责书面评审意见;

3. 各专业组设主任、副主任各1名,负责本专业评审工作、评审意见汇总,提出建议等级;

4. 评审表决规则: ⑴ 评审、评定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⑵ 评审委员会应有2/3以上(含2/3)委员参加均为有效;

⑶ 科技项目及成果评审领导小组对各专业的评审结果进行汇总,形成评审意见,并提出建议奖励等级,报科技工作领导小组审定;

⑷ 评委对评审的情况应保守秘密;

⑸ 评委会委员为项目主要完成人者,在讨论和表决该项目时必须回避(该委员不记入到会评审人数). 5. 科技成果评审结束后,由公司行文表彰奖励. ?第七条 科技成果奖评审标准及奖励等级 1. 公司科技成果每两年评审奖励1次,分为四个等级,即: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评审标准及奖励等级见表一. 2. 职务发明专利成果奖励标准见表二. 表二:职务发明专利成果奖励标准 专利类别 成果内容 奖励标准 备注 发明专利 专利局受理 8000元/项 本单位写申报材料时,另奖励专利申请人每项1000元. 获专利证书 15000元/项 实用新型 专利局受理 6000元/项 获专利证书 10000元/项 外观设计 专利局受理 4000元/项 获专利证书 8000元/项 专利获奖 获国家级奖 金牌10000元、银牌8000元、铜牌6000元 获省部级奖 金牌8000元、银牌6000元、铜牌4000元 专利转让或产品开发 专利成果转让 按转让费的40%奖励 集团公司内部生产 按年销售收入的0.5%―1.5%提成奖励 由受益单位奖励;

销售收入奖一直到专利终止. 说明: ⑴ 专利申请费和生产实施前的维持费由专利权人统一支付,实施后的维持费由受益单位支付. ⑵ 申请职务发明专利需经本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方可申请,未经同意的由申请人自行承担申请发生的相关费用. 3. 论文奖励标准见表三. 表三:论文奖励标准 论文类型 奖励标准 刊物发表 省级刊物每一千字符奖励200元,国家级刊物加一倍,插图按所占幅面折算字符.版面费在1000元以内的由集团公司统一报销,版面费超过1000元的,超过部分由自己承担(版面费需提前征得科技管理部门同意). 学术会议交流 省级交流奖500元,全国(两省及以上)交流奖1000元.交流论文获奖(凭证书)时,奖励提高50%. 获公司奖 一等1000元,二等800元,三等500元. 4. 技术革新和改进项目可计算经济效益的,根据其年节约或创造的经济价值进行奖励,奖励标准见表四. 5. 获奖成果由公司颁发证书和奖金;

6. 获奖人员的事迹记入本人档案,并作为考核、晋升、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的主要依据;

表四:技术革新和改进项目奖励标准 奖励等级 节约或创造价值(万元/年) 奖励(万元) 一500以上 3以上 二60~500 0.8~3 三30~60 0.5~0.8 四5~30 0.1~0.5 7. 奖金分配不得搞平均主义,应按贡献大小,根据获奖项目的情况,主要完成单位或主要完成人所得奖金应不低于奖金总额的70%. 8. 凡获得川煤集团和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的项目,公司按获奖标准对等奖励. 第八条 附则 1. 各二级单位可参照本办法,制定本单位奖励实施细则. 2. 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执行,解释权属威达公司. 附注:科技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

一、年增产产量评价经济效益项目 1. 煤炭(万吨/a)年增产量=现年产量-原年产量 2. 掘进(m/a)年增进尺=现年实际进尺-原年实际进尺

二、年提高工效评价的项目(%) (现年工效÷原年工效-1)*100%或[(现年工效÷原年工效)*100-100%]÷100

三、社会效益评价项目

1、特别显著;

2、十分显著;

3、显著 凡能用定量方法说明的,均应写清楚具体经济效益,

四、应用后增收(节支)总额 增收(节支)总额=现年总额-原年总额单位用万元计;

或列举其 显著 的事实. 或增收(节支)总额=新增利税+增收节支中未计入新增利税的金额. 新增利税:指采用该成果而新增加赢利,包括上缴税金和利润,其中:应用单位因节支、降低成本而增加了利税,增收与节支两者不应重复计算.

五、应用后投资收益率 年收益率=应用后年增收(节支)总额÷(科技投资+生产投资+其他投资)

六、节约价值计算 1. 工时节约计算=(原工时定额-改进后的工时额)*(计算期第一年平均工时费用)*(计算期实际产量)-工时改革费用. 2. 燃料、原材料、动力、工具等节约价值=(原实际平均先进单位消耗定额-改进后实际单位消耗)*该物质单价*计算期的实际产量-工艺改革费用. 3.减少废品节约价值=单价价值*(改进前6个月的平均废品率-改进后6个月的平均废品率)*计划期产量-工艺改革费用. 表一: 威达公司科技成................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