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捷安特680 2019-10-14
光电三极管的工作原理,结构,及识别方法 光电三极管与普通半导体三极管一样,是采用半导体制作工艺制成的具有NPN 或PNP 结构的半导体管.

它在结构上与半导体三极管相似,它的引出电极通常只有两个,也有三个的. 光电三极管的结构如图所示. 为适应光电转换的要求,它的基区面积做得较大,发射区面积做得较小,入射光主要被基区吸收.和光电二极管一样,管子的芯片被装在带有玻璃透镜金属管壳内,当光照射时,光线通过透镜集中照射在芯片上. 将光电三极管接在图所示的电路中,光电三极管的集电极接正电位,其发射极接负电位.当无光照射时,流过光电三极管的电流,就是正常情况下光 敏三极管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穿透电流Iceo 它也是光电三极管的暗电流,其大小为 Iceo =(1 + hFE) I 式中: Icbo---集电极与基极间的饱和电流;

hFE ---共发射极直流放大系数. ? 当有光照射在基区时,激发产生的电子--空穴对增加了少数载流子的浓度,使集电结反向饱和电流大大增加,这就是光电三极管集电结的光生电流. 该电流注入发射结进行放大,成为光电三极管集电极与发射极间电流,它就是光电三极管的光电流.可以看出,光电三极管利用普通半导体三极管的 放大作用,将光电二极管的光电流放大了( I + hFE) 倍.所以,光电三极管比光电二极管具有更高的灵敏度. 常见的硅光电三极管有金属壳封装的,也有环氧平头式的,还有微型的. 光电三极管的管脚识别 ? 对于金属壳封装的,金属下面有一个凸块,与凸块最近的那只脚为发射极e.如果该管仅有两只脚,那么剩下的那条脚则是光电三极管的集电极c;

假若该管有三只脚,那么与e脚最近的则是基极b,离e脚远者则是集电极c.对环氧平头式、微型光电三极管的管脚识别方法是这样的:由于这两种管子的两只脚不一样,所以识别最容易――长脚为发射极e,短脚为集电极C . ?? 倘若有一只已经使用过的光电三极管,管壳上的字样无法辩认,甚至无法知道它是光电三极管还是光电二极管.这又该怎样辨别呢? 取一块万用表,拨至R*lk档.设待测管为一只光电三极管(例如3Du23).首先把该管放在暗处,负表笔接集电极c,正表笔接发射极e,表针微微摆动;

再把该管放在光线很强的地方,这时会发现接收到的光线愈强,表针指示的阻值越小.一直降到几千欧.这时可再将万用表拨到R*100Ω档,若阻值降到几百欧,则此管为光电三极管,否则就是光电二极管.倘若测试结果与上述不符,则有可能是表笔接错,可将表笔互换一下再测. 这里顺便提一下:光电二极管的正向电阻值,即使在无光照时也会与普通二极管一样是数干欧,而光电三极管在无光照时,不论万用表表笔是以何种方式接管脚,其阻值都是很大的.此外,不得使用万用表的R*lΩ、R*10Ω档测量光电三极管. 常见光电三极管有3DU0~7型、3DU11~51型以及硅光电三极管组合件.在图1中,有的硅光电三极管只有两只脚,这是由于在制作时,基极b没有引出的缘故.硅光电三极管组合件是将10只或15只光电三极管,采用集成电路工艺,利用双列直插式外壳封装而成.在外壳上,每只光电三极管都有一个玻璃窗口.?? 光电三极管与光电二极管在自动控制电路中是可以互换的,但电路的工作点需要调整. 由于光电三极管较光电二极管有放大作用,其响应时间更短,因而用途更多.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