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ddzhikoi 2019-10-03
新能源学院 2017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目录 目录

1 引言

2 1 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3 1.

1本科专业设置情况

3 1.2师资队伍状况

3 1.3教学机构设置

4 1.4教学基本条件

4 1.5学生培养情况

7 2 本科教学工作思路、举措和成效

8 2.1教学基本建设

8 2.1.1专业建设

8 2.1.2课程建设

10 2.1.3教材建设

10 2.2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路、措施和成效

11 2.3教改成果应用及科研促进教学情况

11 2.3.1教改成果应用

11 2.3.2科研促进教学

12 2.4加强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控的措施和成效

12 2.5学风建设情况、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毕业生成就

12 3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12 总结

13 引言 2017年,新能源学院针对应用型转型需求,重新规划、确定人才的培养目标,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制定符合转型需求的培养方案,注重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管理,注重实验室、实践基地建设,本科专业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 按照学校下发的《关于编制2017年度教育质量报告的通知》要求,新能源学院按照自身发展规划,在对人才培养理念和目标、学科、专业和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过程及效果等进行客观、全面的梳理和总结的基础上,形成了新能源学院2017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1 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1.1本科专业设置情况 新能源学院目前拥有4个本科专业(工科),分别为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化学专业、能源化学工程专业(2016年停止招生)和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目前,新能源学院拥有40名专业教师,862名在校本科学生,师生比为1:21. 2017年招生人数为225人,具体详情见下表. 表1.1 2016年新能源学院本科专业基本情况 序号 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获批时间 首次招生时间 在校生数 教师人数 生师比

1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 080503T 2011年2011年394人20人20:1

2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 080414T 2013年2014年231人11人21:1

3 应用化学专业

070302 2009年2011年164人 6人 27:1

4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 081304T 2011年2014年73人 3人 24:1 合计 4个40 表1.2 2017年新能源学院本科专业招生情况 序号 专业名称 招生数

1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 100人2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 70人3应用化学专业 55人 合计 225人1.2师资队伍状况 新能源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教师队伍年龄、职称、学历等结构分布合理.截至2017年底,拥有专业专任教师40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14人,占34%,具有高级职称15人,占37%,中青年教师27人,占66%.具体详情见下表. 表1.3 2017年新能源学院教师基本情况 学院师资情况 合计 专任教师职称结构 专任教师学历结构 专任教师年龄结构 职工总数 专任教师数 正高 副高 中级 其他 博士 硕士 本科 50岁 以上 40-50岁30-40岁30岁以下 40人40人 3人 12人20人 6人 14人24人 3人 5人 9人 21人 6人 比例 7.3% 29.3% 48.8% 14.6% 34.1% 58.5% 7.3% 12.2% 21.9% 51.2% 14.6% 1.3教学机构设置 新能源学院设有三个系部,分别为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系、化学工程系和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系,负责专业建设和日常教学运行的全面工作.同时还设有产学研合作办公室、新能源研究所和实验中心. 序号 机构名称 对应本科专业名称 承担课程门次 人数

1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系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 15门17人2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系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 16门10人3能源化学工程系 应用化学专业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 21门 6人

4 产学研合作办公室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应用化学专业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 3门 1人

5 新能源研究所 4门 1人

6 实验中心 19门 6人 表1.4 新能源学院教学机构设置基本情况 1.4教学基本条件 在学校基础实验室设备齐全的基础上,新能源学院的专业实验室也不断建设完善中.经多方努力终于在2016年与大唐新能源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截至2017年底,学院已投资1600万余元建设专业实验室来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与辽宁太阳能研究应用有限公司共同建设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为新能源学院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工程实践环境.建成沈阳地区第一个零耗能太阳能房.同时与11家企业建立了联系,共同实施了校企联合培养,启迪学生创新思维、开发创新潜能、培养创新能力、强化工程训练、提高学生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学院在原有化工原理实验室基础上,2015年投资100余万(中地共建---能源化学科研平台)建设新型煤化工实验室(煤制气、制油等实验设备)、热解与催化实验室、生物质化工实验室、测试与分析实验室,能够很好地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中央与地方共建的风能实验室也初步建成.2017年又投资3万余元改善基础化学实验室装置,能够很好地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专业实验课开出率100%.具体详情见下表. 表1.5 新能源学院专业实验室基本情况 序号 名称 对应本科专业名称 实验室面积(m2) 资产 (万元)

1 风电机组运行实验室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

100 45.6

2 零耗能太阳能房(太阳能社区) 实验室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

110 140

3 太阳能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实验室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

100 20

4 太阳能电池组件测量实验室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

50 8

5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

20000 4429

6 纳米科技薄膜制备实验室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

100 400

7 太阳能电池片制备与分析技术 实验室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

100 200

8 新能源材料测试与分析技术实验室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

100 110

9 基础化学实验室 应用化学能源化学工程

80 80

10 能源化工实验室 应用化学能源化学工程

80 50

11 能源化工污染控制实验室 应用化学能源化学工程

40 20

12 能源化工废水处理实验室 应用化学能源化学工程

40 6

13 化工材料腐蚀与防护实验室 应用化学能源化学工程

40 20

14 化工油质分析实验室 应用化学能源化学工程

80 12

15 煤质分析实验室 应用化学能源化学工程

80 10

16 新能源薄膜材料制备实验室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

100 271.45

17 新能源材料测试分析实验室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

80 166.7

18 材料处理实验室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

80 8.72

19 LED器件封装及检测实验室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

20 25

20 储能实验室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

80 45

21 柔性太阳能材料研发实验室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

200 300

22 太阳能电池组件测量实验室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

50 8

23 零耗能太阳能房(太阳能社区)实验室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

110 140

24 光伏实践教育中心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

20000 4429 表1.6 新能源学院校外实习基地基本情况 序号 名称 对应本科专业名称 年度接纳人次 校内、校外

1 辽宁太阳能研究应用有限公司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

251 校外

2 华电福新能源有限公司铁岭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

297 校外

3 沈阳工业大学风能技术研究所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

80 校外

4 沈阳华岩科技有限公司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

3 校外

5 北京泰豪新科技有限公司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

6 校外

6 中泰集团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

6 校外

7 中国英利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

6 校外

8 辽宁华电铁岭发电有限公司能源与动力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应用化学能源化学工程

200 校外

9 抚顺矿业集团煤矸石热电厂实践基地 应用化学 能源化学工程

100 校外

10 中国科学院沈阳科学仪器研究有限公司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

30 校外

11 辽宁普通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

30 校外

12 辽宁众城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

30 校外

13 国电东北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

30 校外

14 大唐(朝阳)新能源有限公司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

30 校外

15 中电投东北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

30 校外

16 中广核风电有限公司辽宁分公司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

30 校外

17 华能辽宁清洁能源分公司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

30 校外

18 朝阳太阳能有限公司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

30 校外 1.5学生培养情况 截至2017年,新能源学院拥有在校本科学生862名.2017年,共有18名学生次获得省级大赛的奖励,60多名学生参与了18项大学生创新创业实验项目,8名学生公开发表了科技论文.由此可见新能源学院的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成果比较显著. 表1.7 2017年部分新能源学生获省级及以上各类竞赛奖励情况表 No 竞赛名称 获奖学生 学号 获奖时间 获奖类别 获奖等级

1 全国第一届新能源创新创业大赛 邵伟2014x35219 2017/10 国家级 三等奖

2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 刘宇浩 2015X35202 2017/02 国家级 三等奖

3 全国数学竞赛 张彪 2015X35210 2017/10 国家级 三等奖

4 全国数学竞赛 张彪 2015X35210 2017/10 省级 一等奖

5 全国数学竞赛 丁程 2015X35204 2017/10 国家级 三等奖

6 全国数学竞赛 丁程 2015X35204 2017/10 省级 一等奖

7 辽宁省移动应用开发大赛 宋东敬 2015X35112 2017/05 省级 三等奖

6 辽宁省移动应用开发大赛 高士海 2015X35122 2017/05 省级 三等奖

7 2017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计算机设计竞赛 王祥

2016823229 2017/11 省级 三等奖

8 2017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计算机设计竞赛 曹智宇

2016823208 2017/11 省级 三等奖

9 新能源创新创业大赛 马明远

2016823219 2017/06 省级 三等奖

10 2017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计算机设计竞赛 苏浩

2016823122 2017/11 省级 三等奖

11 2017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计算机设计竞赛 张博钧

2016823127 2017/11 省级 三等奖

12 大学生创业创新设计 孙海英 2014X35103 2017/03 省级 甲等

13 大学生创业创新设计 张海龙 2014X35109 2017/03 省级 甲等

14 大学生创业创新设计 张根龙 2014X35113 2017/03 省级 甲等

2 本科教学工作思路、举措和成效 2.1教学基本建设 2.1.1专业建设 2017年,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获评了辽宁省向应用型转型示范专业、辽宁省创新创业改革试点专业.2017年5月,学院申报的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荣获沈阳工程学院教学成果三等奖.2017年结合学校转型,完成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应用化学和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三个专业的能力模块式培养方案修订与课程大纲、模块大纲的编写工作. (1)构建以产教融合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根据行业特点,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探索构建校企联合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共同精细设计人才培养全过程,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以工程能力培养为主线,根据企业对人才需求设置课程及确定教学内容.改革学生学习评价标准,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纳入考核标准中.进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创新,探索产学研联合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制定 双师型 教师队伍建设方案,教师深入企业一线,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根据行业特点,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探索构建校企联合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化学专业与大唐沈东热电厂、辽宁华电铁岭发电有限公司、抚顺矿业集团煤矸石热电厂、华润沈海热电厂、沈阳施博达仪器仪表有限公司、辽宁调兵山煤矸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签订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人才的协议.2017年在编写《电厂化学仪表》教材中,多次到企业调研,同时企业人员参与编写教材,为教材编写提供宝贵的资料.校企联合开发专业课程,动态调整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改革学生学习评价标准,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纳入考核标准中.进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创新,探索产学研联合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制定 双师型 教师队伍建设方案,教师深入企业一线,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同时,企业工程技术骨干进入课堂,组成一支由专兼职教师组成的满足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求的教学团队.2017年获得中央地方共建能源化学科研平台项目280万元,建设《火电厂热力设备腐蚀防护实验平台》.新能源专业获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230多万建设经费.这一系列项目的建设为我们专业的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校企联合培养过程中校内外人才培养基地或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建设、与社会和企业的密切联系以及毕业设计工作内容涵盖的拓展与延伸等方面联合作用,满足人才培养目标所确立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体系. (2)秉承学校 工程教育、职业取向 的办学理念,走转型发展之路,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 三个专业团队在明确专业定位和建设指导思想基础上,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探索创新,努力建设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强调应用技术型,立足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和国家新型战略产业发展服务.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在课程体系上,重视实验、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课外科技活动等教学环节的配置.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训练学生养成严谨科学的工作作风,同时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是适应我国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在2014年设立的,是由材料、物理、化学、电子、机械等多学科交叉,以能量转换与存储材料及其器件设................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