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星野哀 2019-07-16

第一章 我们为什么浮躁 浮躁是什么?浮躁就是指心浮气躁,做事无恒心,见异思迁,不安分守己,总想投机取巧,成天无所事事,脾气暴戾.

它是一种病态的心理表现,也是传染性极强的社会病. 浮躁是人生的大敌 浮躁就是心浮气躁,是多种心理疾病的根源,是人生成功、幸福和快乐的绊脚石,是人生的大敌.一个人为什么会精神错乱失常?恐怕至今没有人知晓全部的答案.据医学专家和心理学家的观点,大多数情况很可能是由于浮躁或忧虑而造成的后果. 从前,有一个性情十分暴躁的人.他射靶子,射不中靶心,就把靶子的中心捣碎;

下围棋输了就把棋子摔碎.人们劝告他说: 这不是靶心和棋子的过错,你为什么不认真地想一想,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但他总听不进去,最后因脾气急躁发病而亡. 现在很多人都想一蹴而就、一夜暴富或一举成名,其实做任何事都是有一定规律的,欲速则不达.往往你越着急,你就会越偏离成功的轨道.因为浮躁会使你失去清醒的头脑,结果在你奋斗的过程中,使你不能正确地制订方针、策略以稳步前进.只有正确地认识自己,才不会盲目地让自己奔向一个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目标,才能够脚踏实地地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人一旦急躁则必然心浮,心浮就无法深入到事物中去仔细研究和探讨其发展的规律,无法认清事物的本质.气躁心浮,办事不稳,差错自然随之即来.当目标确定,你就不能性急,而要一步一个脚印地来.俗语说 性急吃不得热豆腐 . 战国时期的魏国人西门豹,性情非常急躁.魏文侯时,他做了邺县令.为了克服暴躁的脾气,他常常扎一条柔软的皮带来告诫自己,要忍躁、求稳、求安、求静,因此才在邺县做出了成绩. 唐朝人皇甫嵩,字持正,是一个出了名的脾气急躁之人.有一天,他命儿子抄诗,儿子抄错了一个字,他就边骂边喊,叫人拿棍子来要打儿子.棍子还没送来,他就急不可待地狠咬儿子的胳膊,以至咬出血.如此急躁的人,怎能宽容别人?这样教育后代,能教育得好才怪呢!后来他也意识到这样急躁,气性过大,对人对己都没有好处,便开始学习忍耐. 相反,东汉时的刘宽是个情商很高的人,他忍躁不乱行事,于人于事有从容的风度.汉桓帝时,刘宽由一个小小的内史迁为东海太守,后来又升为太尉.他性情柔和,能宽容他人.有一次,刘宽正赶着要上朝,时间很紧,他衣服已经穿好,夫人想试试他的忍性,就让丫环端着肉汤给他,故意把肉汤打翻,弄脏了刘宽的衣服.丫环赶紧收拾盘子,刘宽表情一点没变,还慢慢地问: 烫伤了你的手没有? 他的性格气度就是这样. 其实肉汤已经洒在了身上,时间也确实很紧,即使是把失手洒汤的人骂一顿,打一顿,时间也不会夺回来,急又有什么用处呢?倒不如像刘宽那样,以自己的容人雅量,从容对事,再换件朝服,更为现实. 还有明朝的赵豫也是一个耐性很高的人,宣德和正统年间,赵豫任松江知府.他对老百姓问寒问暖,关怀备至,深得松江老百姓的爱戴. 赵豫处理日常事务,有他自己的一套工作方式.每次见到来打官司的,如果不是很急的事,他总是慢条斯理地说: 各位消消气,明日再来吧. 起先,大家对他的这套工作方法不以为然,甚至还暗地里编了一句 松江知府明日来 的顺口溜来讽刺他.这句顺口溜慢慢地在老百姓中间流传开来,老百姓见到他都叫 明日来 .听到这个绰号,赵豫总是仁慈地笑笑,从不责备叫他绰号的人. 赵豫曾对人说起过 明日再来 的好处: 有很多的人来官府打官司,是乘着一时的忿激情绪,而经过冷静思考后,或者别人对他们加以劝解之后,气也就消了.气消而官司平息,这就少了很多的恩恩怨怨. 明日再来 这种处理一般官司的做法,是合乎人的心理规律的.以 冷处理 缓和情绪,不急不躁,才能理智地对待所发生的一切,避免不必要的争执,忍一时的不冷静,对人对己都有好处. 我国文化的精要就包含以静制动,处安勿躁.想有所作为,而又不能马上成功,就会产生急躁的情绪;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