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QQ215851406 2019-07-14
课内阅读向作文训练迁移的方式举隅 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学要注重 综合性 ,从阅读教学的角度看,把握语文课程的 综合性、实践性 ,就是不要孤立地看待和进行阅读教学,而是要注意阅读与写作的联系.

笔者在教学中尝试从课内阅读向写作迁移的角度,或对经典文本进行续写或读后感式的写作,以写作的方式辅助深度阅读,或对非经典篇目进行仿写或改写,从语用的角度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将作家的文章转换成自己的文章,久而久之,学生也就能提高写作水平,增强阅读鉴别力.利用这样的迁移,学生找到阅读和写作的落脚点,读写有据, 就可以将两者结合在一起,互为促进. 阅读终究要受到写作的检测,阅读是手段,写作是目的,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历来是众多的读书人所追求的一种境界,阅读积累到一定的数量,心中的话语呼之欲出,便是神来之笔了.作为学生而言,要在繁重的学业中寻找到阅读的缝隙,让阅读在夹缝中求得生存,确乎不易,但并非不可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都进行一定的积累,三年下来收获不菲, 下笔如有神 指日可待.这就可以借助课内阅读向写作迁移的方式来达成这样一种目标.

一、课内阅读向写作迁移的之――仿写、改写 以仿写或改写的方式来加深学生对课堂所讲述的语用知识点的印象,并在运用中提升写作的能力.以苏教版八年级下的教材为例来讲,《我骄傲,我是一棵树》这首诗并不需要学生进行深度阅读,教师仅仅点到即止又过于肤浅,属于无效阅读.如何把握这之间的度?根据学生当下的阅读水平,不妨把阅读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 独立自主的阅读和体味 (郭静娟《解读生活与解读文本》)来把握这首新诗的情感内涵及形式特点.笔者在教学中尝试了以下做法. 仿写 首先,带领学生朗读整首诗,通过个人读,集体读,再分角色朗读,学生基本体会出诗歌 骄傲 的情绪背后所蕴藏的对国家、对人民的深情.接着,笔者介绍了作者写作的时代特点及相关背景知识,在学生对诗歌内涵和情感有了更为深入的把握之后,笔者要求学生找出诗歌中契合 树 这个形象所描写的诗句,学生找到如 我为他们抗击风沙,我为他们抵御雷火. 我欢迎那样多的小虫―― 小蜜蜂,小螳螂,和我一起玩耍;

我拥抱那样多的小鸟―― 长嘴的,长尾巴的,花羽毛的小鸟,在我的肩头做巢…… 这些句子,再要求学生找出超现实主义的表现句,学生找出 我愿摘下耀眼的星星,给新婚的嫁娘,作闪光的耳环;

我要挽住轻轻的云霞,给辛勤的母亲,作擦汗的手帕 我能流出奶,流出蜜,甚至流出香醇的酒,并且能开出各种色彩、各种形状、各种香味的花朵…… 这些句子.在通过反复比较和朗读之后,学生能够认识到诗歌可以借助大胆的想象和夸张的表现形式来表现艺术形象,但又不能空想,必须基于该形象的特点.此后我引入学生背诵过的王籍的《入若耶溪》这首诗,让学生品味 蝉噪林逾静, 鸟鸣山更幽 这两句诗从侧面表现溪流清幽的环境,以此来烘托泛舟溪上幽静恬淡的心境.然后让学生找出《我骄傲,我是一棵树》中侧面表现的句子,学生一下就找到 山教育我昂首屹立,我便矢志坚强不移;

海教育我坦荡磅礴,我便永远正直生活;

条条光线,颗颗露珠,赋予我美的心灵;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